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19355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6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诗歌2单元写作规划(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 元 写 作 规 划 (一) 表达交流抒写真性情 表达真感悟,“真情是散文的生命”,这是已故散文家李若冰喜欢说的一句话。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这是散文的生机之所在,力量之所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我们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我们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要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让我们心动的东西来。因此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这样,我们的写作就犹如长江之

2、水,源源不断。,真性情就是做自己,不造作。淡泊名利是真性情,理智冷静也是真性情。真感悟就是由衷发出的感动,同情怜悯是真感悟,赞美向往也是真感悟。 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所谓的真情出自 然,即把繁杂的生活现象进行锤炼加工,使散文收到返璞归 真、妙造自然的效果。道法自然,不矫情,不造作,才是真散 文。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此乃文之本 也”。怎么才能写出真性情、真感悟的散文呢?,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地昼夜不息。”这是说当同学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

3、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候,就会不可抑止地发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最饱满最动人的。 只要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就能得出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融会贯通的直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就会成为生发妙文的导引,从而使生活成为我们写真情的源头活水。,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人每天都不会糊里糊涂地度过,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思想的活动,都有情感产生。或是旧情旧思的重温与延续,或是新情感新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它们有时间的长短之分,也有程度的深浅之分,长的深的容易引人追寻,短的浅的则往往如轻风拂面难留痕迹。如果不及时把这些思想和情感定格下来,它们就会

4、成为历史的陈迹,越来越缥缈,越来越虚空,以致于趋向于无。及时定格这些瞬间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 累,将成为丰厚的文章题材,为真情的抒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所谓随手拈来,信笔挥去,心有所悟,笔随意走,无须杜撰。一切所思所悟所感皆从心底自由自在地流淌出来。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常言道真情出于自然,也就是散文的自然美,目的就是使情感真诚。这里的自然是艺术的自 然,就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

5、和形式反映生活,浑然天成、文出自然是散文的特殊要求。 关注生活的细节,拨动敏感的心弦。让每一个睫毛的闪动,每一个嘴角的微笑,每一个动人的颔首,都成为你散文中美丽的精灵。,牡丹花水 坐在从兰州开往敦煌的旅游车上,一路不停地喝水。问自己怎么会这么渴,回答竟是,焦渴的大戈壁传染给了我难耐的焦渴。 导游王小姐是个锦心绣口的人儿。在讲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时候,她说:“你随便到一户人家做客,人家就会把你奉为上宾,用牡丹花水沏了八宝茶来款待你”我问邻座的燕子,什么叫“牡丹花水”?燕子说她也不清楚。我只好凭空猜测仿佛就是,妙玉给宝玉、黛玉沏茶用的“梅花雪水”吧?从梅花的蕊上小心翼翼地收集点点细雪,融成一掬冰莹蚀骨

6、的柔水。这“牡丹花水”,说不定就是采牡丹花瓣上的露水雨水呢。这样想着,禁不住对那“牡丹花 水”神往起来。,到了嘉峪关市,我们要用午餐。坐在餐桌边等着上菜的当儿,服务员来上茶了。导游王小姐笑着说:虽不是八宝茶,却是“牡丹花水”,大家一路辛苦,请用吧! 我万分惊讶地站了起来,瞪大眼睛看着就要亲口品尝到的“牡丹花水”。 但是,不对呀!服务员居然拎了个寻常的铝壶,咕嘟嘟给大家倒着最寻常的茶水。我跟燕子嘀咕道:开玩笑,这哪里会是“牡丹花水”嘛!燕子也是一百个想不通的样子。我唤来王小姐,问她,难道,这真的就是你所说的“牡丹花水”吗?王小姐听罢噗地笑了。她盯着我问:你以为“牡丹花水”是什么神水仙水呀?“牡丹

7、花水”是咱西北的老百姓对开水的一种形象叫法儿你仔细观察过沸腾的水吗?在中心的位置,那翻滚着的部分,特别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我“哦”了一声,双手捧住一只注满了“牡丹花水”的茶杯,眼与耳,顿时屏蔽了饭店中一切的嘈杂。 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给一壶滚沸的水起了这样一个俏丽无比的名字?世世代代,老天总忘了给这里捎来雨水。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草活得那么苦,树活得那么苦,人活得那么苦。有一点浊水就很知足了,但,一个幸运的容器,竟有幸装了沸腾的清水!幸福的人盯着那水贪婪地看,他(她)想,喔,总得给这水一个昵称吧?叫什么好呢?抬头看一眼窗外,院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好,那欣然释放着的繁丽生命,多

8、像这壶中滚沸的水啊!好了,就叫她“牡丹花 水”吧。 “牡丹花水”,一个让人心疼的名字,一个让人心暖的名字。人间烟火味里铺展着无尽的梦幻织锦,美好的感恩,由衷的赞颂,既朴素又华丽,把所有对生活的祈愿都凝进这一声轻唤当中,让苦难凋零,让穷困走远我的大西北,愿你守着一朵富丽的牡丹,吉祥平安,岁岁年年。,点评:这篇散文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表达了作者对大西北艰苦环境的关切,对大西北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恩情怀的赞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博大的情怀,对大西北人民的赞美与祈愿真切动人,让人心里暖暖地感动。情自心出,不矫揉造作,自然真实,才能有动人的魅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写难耐的焦渴为牡丹花水的出现做

9、了铺垫。,巧妙引入“牡丹花水”,过渡自然,衔接顺畅。,想象中的“牡丹花水”和后文现实中的“牡丹花水”形成了鲜明对比。,谜底即将揭开,难掩心头兴奋之情。,行文至此,才揭开谜底。和前文中作者的好奇和猜测形成对比和照应。,我陷入深思,自然地由“牡丹花水”引出下面的思索。,大西北人民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着乐观幸福的心态,多么可贵!,点明题旨,赞美“牡丹花水”其实是赞美大西北人民。,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茶之书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庭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

10、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林冲洒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责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是啊,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真实,让我们感到美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点拨】 这则材料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也具有写作的真实性。“真实”本身也是高考在写作要求中提出的一点,与之相关的“感情真挚”在近几年的高考评分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确实,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很多,与生

11、活的真实相关的东西也很多,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自我的外在显露,等等。若写记叙类的文章,需要对人物包括自我进行深层次挖掘,对人物的性格内核进行剖析,还要注意借助一定的情节发展、借助特定情境,逐渐揭示人物的性格。若写散文,要抓住话题的核心“真实”立意,只要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展现出来,再加上人的主观能动,即使是丑的也会有美的因子存在。揭示生活的真实时,要善于揭去笼罩在真实之上的“面纱”,真实的话题,可以涉及到人的真实,也可以涉及到物的真实,还有历史的真实;既有实的真实,也有虚的真实。以历史为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就是为历史做真实的评判。,在基本内容的

12、决定下,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文体写作很重要,文体的确定决定于下面几个因素:尽量避开千人一面的“俗套”,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选择有话可说且材料“新鲜”的文体,选择最能体现自身文学积累的文体。,例文 活得真实 一片夕阳,一座篱笆围成的院子,偎着篱笆墙的是一簇簇菊花,还有一位老人。 看到这儿,你会想到什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老人所追求就是这样一种自由、恬静的生活,没有世俗的杂务纷扰,只有自然的清静、恬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纷扰的世俗中,老人以自己闲适的心境,捕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清新淡雅的田园生活。 污浊的官场,是紧密的罗网,束缚着不羁的灵魂;清静的田园,是自由的天空,释放

13、着人们的梦想。,老人也曾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误入这张罗网,他厌恶网中的虚伪欺诈、勾心斗角,浮华与喧嚣背后,藏了太多的绝望。“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入仕几年后,自幼就厌恶官场、“性本爱丘山”的他,终于抛弃了污浊的官场,“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地寻回了他的终南山。 久别的山,潺潺的水,安逸的田园,还是那么熟悉,看着飞鸟,是那么亲切。看透世俗的老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独赏庭前花开花落。“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比起那世俗的是是非非,更是一处桃源。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开垦的田园 里,“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愉快的心情,乡居的乐趣,辞官后的欣喜,

14、归隐后的清静,如此一派怡然自得的场景,岂不更高于“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吗?,宁静的田园,没有虚伪,充满淳朴的气息。 舒畅的田园,没有束缚,溢满率真的个性。 清幽的田园,没有黑暗,撒满真实的阳光。 辞官了,那些虚无飘渺的名与利,财与势,就不必在乎了。富足的家产,豪华的庭院,这些本来就不属于他,他的乐趣还是在耕作、种菜、养花、饮酒、赏菊,对了,一定少不了赋诗。 他清朴,他实在,他是陶渊明。 那片夕阳,映红那个院子;那个院子,栽种着一簇簇菊花;那簇簇菊花,陪伴着老人度过一天又一天 那种生活,叫做真实。,点评:本文洒脱而不失厚重,率真而不失谨严。多用短句也使文意畅达不凝滞,更适合抒发恬淡的心境。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如一朵出水芙蓉,淡雅清新,让人回味无限。,题目: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