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提示与讨论2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1224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提示与讨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问题提示与讨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问题提示与讨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问题提示与讨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问题提示与讨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提示与讨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提示与讨论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认识论何以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话题? 2、近代哲学中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何在?休谟的怀疑论 提出了什么有价值的思想? 3、如何理解康德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 可能的? 4、如何认识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等 命题在认识论上的真理性及其价值?,第二章问题提示与讨论,5、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历史使命及当代哲学的反叛? 6、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论断 的?如何理解? 7、真理是什么?哲学史上有哪些真理观? 8、如何认识真理的两种形态“逻辑真理、科学真理与体验真理、 艺术真理”的区别与关系? 9、如何理解真理与自由、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2、一、认识论何以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话题,人们关于自身思维能力至上性的信念是人们从事本体探寻的必要前提和积极推动力量。但是这种前提并非人们经过自觉审度和客观检验的,而只是一种朴素的、自发的信念,是一种相信。,1、审视本体论探究的认识论基础,随着本体问题探寻的不断深入和论争的激化,人们发现,对于世界本体的不同理论、不同见解并不一定是世界本体所具有的,而是人们在观念中赋予它们的。对人们认识能力及其限度的考察,是进一步探讨包括世界本体问题在内的其他问题的必要前提。,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支配着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文 化生活。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奴婢。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资产阶级政治解放运动,共同

3、呼唤理性、呼唤人性。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运动的典型后果,是认识论成为哲学的中心。这也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的分化,从神学中的独立。,2、适应近代社会变革的理性需要,认识论成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从哲学和神学中的分化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确立。自然科学的相对独立化及取得的成果尤其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成果,为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比较专门的、坚实的对象性基础。,3、总结自然科学发现的认识论机理,4、确立新的哲学观的需要,认识论在近代哲学的中心地位是通过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观的建构而得以确立的。近代的几乎所有主要的哲学家都在力图解决“思维与存在何以可能、如何统一”这个问题。从培根新工具、笛卡尔

4、方法谈、洛克人类理解论、莱布尼茨人类理解新论,到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无不以认识论为自己哲学的关注重心。,16-18 世纪中叶认识论成为哲学的中心,围绕着认识的 起源、可靠性、过程和方法等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理论。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摧毁神学和经院哲学,以理性和经验代替信仰和权威。 经验论的代表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唯物主义);贝克莱、休谟(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代表有:斯宾若莎(唯物主义、荷兰);笛卡尔(法国、唯心主义)、莱布尼茨(唯心主义、德国)。经验论主要发生在英国,而唯理论主要在欧洲大陆。,二、经验论与唯理论及其分歧,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

5、问题。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 观念”,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 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 源有天赋的、外面得来的和臆造的三种、后两种都是没有 真理性的.,分歧的主要表现,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了他的由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普遍必然性的“归纳法”。这就是他的“新工具”。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创立新的演绎逻辑。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则是思想从单纯上升到复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涵逻辑。这种关于思想本身发展的内涵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构成了概念辩证发展

6、的逻辑。,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经验论认为“错误或虚假 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 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在心灵里”。唯理论认为感觉是 骗人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中,逐步从 彻底的两个极端而走向肯定感觉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各自 合理性,但却一直把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渔 夫 的 恐 惧,渔 夫 的 恐 惧,休谟问题之一:因果联系客观普遍吗?针对的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否为理性的必然。Hume认为因果联系只是“人们心灵的一种习惯性联想”。“习惯是人生的导师”。 休谟问题之二:如何从“是”中推出“应该”?针对的是人类道德的理性基础。 How to derive “O

7、ught” from “Being”? Hume认为从事实判断中不能推出价值判断。,休谟的怀疑主义,Davi Hume (17111776),第一,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个别的事实,并不能感知事实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仅仅由于某些事实经常集合在一起先后或同时被我们感知,我们便推断它们之间有因果联系。所谓因果联系只不过是我们的习惯性联想,至于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 第二,所谓因果联系是一事实必然导致另一事实的关系,可是,观察和实验总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多少次看到两个事实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也不能据此断定它们永远如此。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从经验中不能得出永远有效的必然判断。,两千

8、多年来追求世界的本质和自然法则的科学思想,在休谟这里遭遇到了破产,人类科学知识大厦的基础面临前所未有的崩溃。既然所谓的客观本质或自然法则只是人们根据或然性推理推论出来的,人类对科学知识过去所有的那种信念也就失去了基础。把科学当作人类未来的全部希望,将科学作绝对化、理想化的期待的思想观念,在休谟这里首次遭遇到真正的打击。,休谟: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哲学家,无论是物质实体的概念还是精神实体的概念,均在休谟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休谟不仅摧毁了一切关于实体的论证,也宣告了上帝证明的不可能性。休谟之后,西方哲学家不得不承认,上帝是否存在,不是一个逻辑论证的问题,而是一个纯粹信仰的问题。信仰与知识不可画

9、等号,知识也不能代替信仰。 休谟哲学的另一伟大意义在于启示了两千多年来哲学这门学科过去为自己建立的宏伟任务的全面破产。这个宏伟任务即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想。具体说就是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寻找世界的终极基础,以及确立知识大厦的绝对基础的理想。,休谟告诉我们,一直以来我们只不过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知觉中,这个知觉中的一切,包括自我、物体、自然规律等无不是人为构造出来的,没有客观实在性也并不真实。休谟发现,过去一切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都共同假定了经验事物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一旦这种联系被证明并无可靠的基础,不仅科学的基础遭到了质疑,形而上学还能否存在也是问题。正是这一思想把康德从迷梦中惊醒,也迫使休谟之后

10、的任何一位哲学家不得不重新面对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的问题。,休谟代表近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分水岭,是近代哲学历史转折点上的重要人物。从休谟出发,可以看到西方哲学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发展到今天。一条是英美哲学路线。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和今天仍然统治着英美哲学界的分析哲学,是从洛克贝克莱以来的经验论路线的延伸。另一条是欧洲大陆哲学路线。休谟启发了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一生的哲学思路,导致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成,以及此后的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现象学等诸多哲学流派。,康德:是休谟把自己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 康德:卢梭是道德世界的牛顿。卢梭:使人文明起来又使人堕落下去的东西,是诗人看来是金和银

11、,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康德哲学革命的两条道路:1、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在总结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他的名言是:思维无感性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2、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黑格尔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问题。真正达到对这一问题的辩证理解,并超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则需要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这种实践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三、康德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什么是知识?经验论认为知识

12、最基本单位是感觉、知觉和印象,统称为经验;唯理论认为知识的自明形式是清楚明白的概念。 经验论导致休谟的怀疑论,唯理论导致同义反复。康德认为两者皆有片面性,并导致科学危机。康德提出知识是“判断”,但并非一切判断都构成知识。 判断成为知识的两个条件:一是普遍必然性;二是提供了新的内容,扩展了知识。判断有两类: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有普遍必然性,但不扩展知识,只具解释性的意义;综合判断有扩展性,但无法保证普遍必然性,无法承担真理的任务。 分析判断属于先天判断,综合判断属于后天判断。两者互补使判断既有普遍必然性,又有新的经验内容,形成真正的知识。 基本结论:1、知识之为可能的前提和根据是先天的范

13、畴形式;2、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开端,也是一切知识的内容,一切知识从经验开始,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其中必然包含先天的成分。3、知识仅限于现象的范围,而不能达到物自体。 哥白尼式的革命:人为自然立法。,四、哲学史认识论命题的真理性分析,1、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Knowledge is reminiscense,I doubt therefore I am,2、笛卡尔:我思故我在,黑格尔对笛卡尔的评价,1、笛卡尔是彻底的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 2、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是内在性。这 种内在性一般地表现在基督教里,

14、是新教的原则。现在的一般原则是坚持内在性本身,抛弃僵死的外在性权威,认为站不住脚。按照这个内在性原则,思维,独立的思维,最内在的东西,最纯粹的内在顶峰,就是现在自觉地提出的这种内在性。,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关系”性的存在。离开主体无所谓 客体,离开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 而存在的关系。 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而是 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历史的结果存 在。客体也不是与主体无关的自在的事物的存在,而是被主体认识 和改造的对象性事物的存在。,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理论理

15、性认识主体 2、实践理性道德主体 3、历史理性历史主体,主体的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 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品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

16、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 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 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All social life is essentially practical. All mysteries which lead theory to mysticism find their rational solution in human practice and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is practice.,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 务并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