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第二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484680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5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学原理-第二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安全观,1、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全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实现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其对安全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既同又异,同中有异。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 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又指导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

2、想,第二节 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一、安全的本质 1、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的五种类型 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 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 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 从安全内容的扩展中认识,三个层面 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 2、对安全现象的认识,不能解决安全本质问题。 3、生产安全的本质就是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运动。,4 安全与危险 安全和危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在安全评价中,主要是指人和物的安全和危险。 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有

3、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故障、作业方法及作业环境不良等,所有这些又涉及设计、施工、操作、维修、贮存、运输以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分析,并采取综合方法消除危险,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安全的相对性 绝对安全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 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 讨论安全是不现实的;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即,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 危险的绝对性 事物一诞生危险就存在,中间过程中危险势可能变大或变小,但不会消失,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

4、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 静止与运动的相互关系,辩证关系 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双方互相反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安全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安全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另一方面安全与危险两者互相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 安全与危险这对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推动着安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安全意识的提高。 世界上绝没有便宜的安全可得。要做相当的代价投入以阻止矛盾对抗现象发生,乃至引导转化。 事物两个流向:自然(不符合);人为。,安全中的质变与量变 在安全科学中表现为流变与突变。 流变表现为事物微小而缓慢的量的变化,突变表现为显著而迅速的质的飞跃,在流变中往往也有部分质变,在质变

5、中也伴随着量的变化。,二、安全的规律 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安全规律的表现形式: 1 生存规律 2 构成规律 3 发展变化规律,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第三节 安全价值观,一、安全价值观的认识现状 二、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 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

6、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功能分析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三、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1、安全孕育在生产活动中,生产离不开安全的保证 2、有安全就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3、安全与效益又互为矛盾 四、安全价值的观念性 1、安全的战略观念 2、安全的市场观念 3、安全的竞争观念 4、安全的服务观念 5、安全的素质观念 6、安全的开发观念 7、安全的信息观念,第四节 大安全观,一、大安全观的含义及其树立的必要性 1、含义: 两层意思: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7、,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2、必要性: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 现实情况的不容乐观 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之策 3、大安全之目的: 就是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对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树立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1、恶性事故层出不穷,特大事故触目惊心。 2、公众安全观的变化,民心所向 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入人心 5、高新科技产品给家庭带来风险 6、独生子女要求更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保障 7、缺乏安全科普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三、大安全观的

8、基本内容 1、全民的安全意识 2、树立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 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观 4、全力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 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四、大安全科学体系 协同、综合的大安全观新学科的发展 1、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仍需要完善 2、安全科学技术应考虑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3、灾害科学应把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作为研究对象 4、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本质上存在协同和交叉 5、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术层次有公用共享的基础 6、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共同目标 大安全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本章小结,一、基本概念 安全规律、安全价值、大安全观 二、基本原理 1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2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3 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4 科学大安全观的五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