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433527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客观题答案》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每一名学生),统计总体是(某大学5000名学生)。 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成绩分别是70,75,80,90,95,这5各数是( D ) 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 某企业职工张三的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标志)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 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C) A学生成绩,B销售额,C年龄,D身高,第三章,判断: 1.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

2、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分组界限。() 单选 3.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4.下面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5.下面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工人按年龄分组; C工人按性质分组; D工人按民族分组 6.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D) A 9.3;

3、 B 9; C 6; D 10 7.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变量分组,如果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 85在第三组;B 75在第一组;C 95在第三组;D 85在第二组 8.按连续变量分组,期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B) A 2500; B 2250; C 2100; D 2200,多选题 9.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CE) A组数;B变量值的大小;C组限;D总体单位的多少;E组距 10.对于连续变量编制次数分布数列(ABC) A只能用组距数列; B相邻组的组

4、限必须重合; C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D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开口组限;E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闭口组限 11.编制组距数列时,组限的确定(BD) A最小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变量值; B最小组的下限应略小于最小变量值; C最大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D最大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E最小组的下限和最大组的上限应分别等于最小和最大变量值,12.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BCD) A、品质分布数列 B、变量分布数列 C、组距变量分布数列 D、次数分布数列 E、等距变量分布数列 13.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ABCD) A划记法;B过录法;C折叠法;D卡片法;E制表法 14.统计资料汇总前审核的主要内

5、容包括(ACDE) A资料的真实性;B资料的广泛性;C资料的准确性; D资料的及时性;E资料的完整性,15.统计分组( ABDE) A 是将总体中性质不同的单位分在不同组 B 是将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分在同一组 C 是在总体内部所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D 是在总体内部所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E、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16.在分布数列中 (BDE) A 各组频数之和等于100 B 各组频率大于等于0 C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D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 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1.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1) 商品销售额 商品库存额 商品库存量

6、 职工人数 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2) 工人出勤率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每百元产值利税率 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 3.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4) 只能是相对数 只能是绝对数 只能是平均数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4) 国内生产总值 流动费用率 人均利税额 商店总数,第四章,多选题,1.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345)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实物指标 劳动指标 价值指标 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1345)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利税总额 利税总额 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总额 3.下列

7、指标属于时点总量指标的有(135) 年底人口数 粮食产量 牲畜存栏数 油料播种面积 物资库存量 4.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的有(24) 学期初学生人数 商品销售额 商品库存额 工业总产值 资产负债总额,5.常用的相对指标有(12345) 动态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25) 比例数 无名数 结构数 抽样数 有名数 7.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于(1345) 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 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 先进地区水平和后进地区水平的比较 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8.某地区今年新

8、出生人口数为60万人,这一数值为(13) 时期数 时点数 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 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指标的有(35) 动态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第五章,一、单选 1.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3) 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 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 2.平均数反映了总体(1) 分布的集中趋势 分布的离中趋势 分布的变动趋势 分布的可比程度 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2)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9、接近标志大的一方 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接近哪方无法判断,4.根据同一分组资料计算简单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其结果相同,是因为(2) 各组权数不等 各组权数相等 各组变量值之差相等 变量值大致相等 5.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中权数(频数)是(1) f 6.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中权重系数是(3) f 7.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3) 变动趋势 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 一般趋势,8.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1) 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1) 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 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以上都对 11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

10、.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平均数为7,则( 1 )。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12.计算离散系数是为了比较( 2 )。 不同分布数列的相对集中程度 不同水平的数列的标志变动度的大小 相同水平的数列的标志变动度的大小 两个数列平均数的绝对离差,13.是非标志的标准差范围 的取值范围是(4) 0 1 0 1 0 0.5 二、多选题 1.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12) 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代表值 总体内各单位的品质标志差异抽象化 总体指标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异质总体的

11、各单位标志的差异抽象化,2.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12345)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对若干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进行比较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研究某一总体某种数值的平均水平的变化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平均指标可作为某些科学预测、决策和某些推算的依据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反映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 3.正确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循的原则是(12345) 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 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必须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4.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1234) 分配数

12、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5.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1234) 衡量平均数代表的大小 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 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科学地确定必要的抽样单位的因素 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某总体的变动趋势,单选题 1.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3) 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2.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3) 绝对数动态数列 相对数动态数列 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13、 3.某企业上一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企业上一年全年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4) 204% 306% 408% 102% 4.根据两个不同的时点数列,正确使用公式 和 ,分别计算序时平均数,这两个平均数 (3) 都是准确数 都是近似值 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前者是近似值,后者是准确值,第六章,5.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的数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的动态数列是(3) 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去年为3%,今年为4%,则这两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3) 1% 7% 7.12% 12% 7.某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

14、度(以系数表现)为P1,P2,P3,其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式为(4) ,单选题,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以分为(3)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2) 确定被比的对象 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确定对比基期 计算个体指数 3.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为(3) 都固定在基期 都固定在报告期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第七章,4.某厂今年生产费用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比去年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了(3) 25% 37.

15、5% 20% 12.5% 5.某企业今年的职工工资水平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2) 10% 7.1% 7% 11% 6.某商店商品销售额和基期相同,报告期商品价格比基期价格提高了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量比基期(2) 提高了10% 减少了9% 增长了5% 上升了11%,多选题,1.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2345) 某农产品产量的总指数 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某种工业产品成本总指数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 职工工资水平指数 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123) 产品产量指数 播种面积指数 职工人数指数 成本指数 物价指数 3.编制统计指标指数的作用主要有(134) 综合反映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