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430718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6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综合训练》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综合训练,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于波,单元一,教学准备与教案编写,任务一 教学准备,为什么要准备? 要做哪些准备? 怎样做准备?,教学准备的意义,教学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王策三)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李秉德)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为了有效教学,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2、 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职业 教学准备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教学准备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准备的功能,规划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计划性 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关注学生特点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思考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保障性,教学准备的内容,课题 地位(学科内、相关学科) 知识的前后关联 学习对象 现实水平 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教科书 具体目标及目标达成,教学内容 重难点 系统化 活动化 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学生,教师课前具体任务,明确课题 研究课标和教材 课题相关的内容及要求 分析学情 设计

3、教学活动,撰写教案 准备教具、学具(实验) 课前想课 课前侯课,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 教学目标应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导教指导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 注重获得信息、学习结果 有意义接受学习,讲授教学 注重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 发现学习,任力驱动教学 导学引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 导评是评价教学实际效果的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情感领域 对各类不同水平的目标作出具体行为描述,认知领域,动作技能

4、领域,情感领域,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结果的类型 智慧技能 言语信息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 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提供不同的教学,学习结果及其相应的条件,智慧技能 学会通过使用符号保持与环境的接触。 智慧技能的最典型的形式是规则。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已经习得的构成新技能成分的先决技能 回忆已习得的下位技能并将它们以新的方式组合 外部条件 促使先决技能和下位技能的回忆 告知学习者行为目标 以陈述、提问或暗示的方法引导新的学习 提供一个与新习得技能相关的新例子,以使学习者练习,言语信息 学会用口头言语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通过绘画来陈述或告诉一个事实或一系列事件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已有经验中必须

5、具备的语言规则 认知结构中具有有意义组织言语的可利用性。这类组织化的结构被认为是早先习得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与新信息的获得相关 外部条件 剌激使学习者想到将新的有意义的背景信息融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背景中 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 重复重复听或阅读材料,认知策略 对学生来讲,认知策略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它贯彻学习过程的始终。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知识储备 相关的智慧技能 外部条件 以间接的方式对内部调控能力的学习实施外部控制 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练习使用不同的策略 激励学生发现和使用他们自己学习的思维的新方法,动作技能 学会在一系列组织化动作行为中完成运动。这些相关的动作构成了综合性活动的组成部分

6、,动作技能通常由一套序列动构成。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习得动作技能的先后程序。(执行程序,它具有规则的特征) 局部技能 外部条件 周期性练习。动作行为序列在提供了反馈或结果的知识的情境中一再重复。,态度 通过学习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具备适合于某种行为的能力(态度须有一定的行为表现手段) 模仿(态度通常形成于个体模仿自己所尊敬或羡慕的人具有有品质) 外部条件 在行为过程中形成带有情绪色彩的经验。 对榜样行为的“好”或“坏”的结果的观察。,教育意义,表述教学目标的ABCD法,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量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学目标包括 A(audience学习者)

7、 B(behavior 行为) C(conditions 条件) D(degree程度 ),2.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的常见活动 设计教学活动的要领,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 教师 活动内容 活动任务 活动流程 活动组织 活动时间 活动工具,常见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组织 课堂导入 课堂讲解 课堂讨论 课堂问答 课堂自习 课堂检测 ,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针对教学而开展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体现教学的特殊要求。 超前性和预测性 创造性和想象性 差距性和不确定性 将外部的教

8、学事件与学习的结果联系起来。,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与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与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系统开发过程的所有阶段(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它是一套帮助教师系统化的准备教学、对教学系统作出决策的方法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不是力图发现尚未知晓的教学规律,而是运用已知的教学

9、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设计规划的成分,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内容的分析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评价,学习需求分析 解决教师为何教,学习者为何学的问题 学习内容的分析 解决教师教什么,学习者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者的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事某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状态,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 明确学习结果,并以具体的、明确的术语加以表述 教学策略的设计 课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的顺序与节奏 教与学的活动 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的形式 教学的时空安排 教学活动失效对策 教学媒体的设计 根

10、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习者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等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 用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扼要表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直观地表示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的评价 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否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体明确?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是否有效?,教学设计过程流程图,任务二教案编写,教师备课的任务是什么? 课时教案包含哪些内容? 课时教案有哪些基本格式? 编写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备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前提: 学习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 了解学生 弄清: 为什么教?

11、教什么? 学生怎么学? 教师怎么教?,备课 学期(或学年)备课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学 期 备 课,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钻研课程标准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订出全学期(或全学年)的教学计划 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考虑教学方法 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 通览教材 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知识范围; 明确各个单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掌握重点,分清主次 作出课时划分,单 元 备 课,拟出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 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或课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妥善地

12、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 以单元为单位,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课 时 备 课,主要任务 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 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2、编写教案的要素,教学课题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关健 教具、学具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及相应教学方式 板书设计,3、常见的教案格式,条目式教案 以顺序的条目为结构 有相对固定的条目 表格式教案 以专有栏目的表格为结构 有相对固定的栏目,4、注意的问题,目标定位以及如何表现 教学内容及其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环节及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