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4427533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栀子花一般开在 。先是一些个翠绿的苞儿慢慢、慢慢地长大。突然一个早晨,有一朵花先绽开了,在微微的晨风中怯怯地晃动着 的脸。第二天早晨千朵万朵的栀子花就放肆而开。仿佛是 ,都在等着谁先发个音似的。寂静的山谷一下子因万朵攒动的花儿,变得 了。A夏末 单纯 伴奏 热闹 B春末 素洁 合唱 热闹C春末 羞红 伴奏 热烈 D夏末 素洁 合唱 热烈2.下面的语句排序形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

2、或膜拜的情操。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A B C D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事物,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海棠)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丁香)B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C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红梅)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D

3、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荷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松)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A人们直接看到的总是事物的假象B认识事物实在的形状只能借助先进的工具C人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模样D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结果5下列交际用语的使用,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你既然感到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B我爱人和郭教授的拙荆是多

4、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总有说不完的话。C真是意外!犬子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D他的书法龙飞凤舞,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无法弥补,只好当场致歉:“对不住,献丑,献丑!”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赵清献公神道碑苏 轼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公得虔州,地

5、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

6、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有杀人当死者 卒:士兵 B既至,遇吏民简易 遇:遇见 C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 骨鲠:正直 D逆者如见父母 逆:迎接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凡通过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而被张榜分三甲录取的统称“进士”。 B徙:文中指调动官职。古代任命、罢免或

7、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如“拜、除”是授予官职;“黜、夺”是罢免官职。 C致仕:文中指官员退休。致仕意为交还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D谥:即加赠谥号。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特别褒扬的称号。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4分)(2)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4分)9请简要概括赵抃的品行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西塞山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8、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1)请赏析首联的写景艺术。(4分) (2)颔联写行舟所见,试分析“渐映”和“斜生”两词的妙处。(3) (3)请概括尾联“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与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的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淇则有岸, 。(诗经卫风氓)(2) 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 ,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4)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节选)(5)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6) 所守或匪亲, 。 (李白蜀道难)(7) ,莲动下渔舟。 (

9、王维山居秋暝)(8) 桃李不言, 。 (司马迁史记)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 :宗 月 大 师 老 舍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

10、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学校就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

11、。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在我由私

12、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

13、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胜理智的。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多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

14、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 12请简述刘大叔一生所经历的人生变故。(4分) 13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部分的写法。(4分) 14试结合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