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41915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最新完整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第一节 题型思路简介题型思路解析之前,先强调思路的重要性及深刻含义。思路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思路决定出路。答题没有思路,就像盲人没有了拐杖,司机没有了方向盘一样。有人把思路当做是套路,那是错误的想法,因为思路是活的,套路是死的。打个比方,我们出门坐车有很多种方式:自驾、搭公交车,坐出租车,乘地铁等,这就是思路。但套路只认定一种形式,比如只懂得坐公交车,这就是思路和套路的区别。当然了,有的题型思路相对比较固定,比如组织协调型的题型,这种题型有一半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可以记下来。只有真正重视并熟练掌握思路的考生才能取得好成绩,曾经有位考生对思路进行

2、了经典的总结:思路很重要,只有心中有了思路,才能在熟练掌握之后抛开思路。很多考生听到这句话,马上联想到武侠小说经常提及的“无招胜有招”。学习都是相通的,比如学车时,学员都会按照教练要求的步骤一步步地进行机械化操作,但是开了几年车后,却忘记了步骤是什么,原因是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开车的技能,可见思路是答题的基础。但是考试的题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复合型的题型,就好比学数学,要先掌握基本的公式,才会推导出新的公式。因此考生要答好这种题型,必须先熟练掌握基础题型思路,经过练习,逐渐形成提炼思路、转换思路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一、题型分类经过整理和过滤,最经常考到并占评

3、分标准比重较高的面试题型大致有以下五大类:题型一:人际关系型(与领导、同事、群众之间的矛盾)题型二:表达观点型(肯定观点型、否定观点型、可辩证型)题型三:计划组织协调型(活动型、调查型)题型四:应急突变型题型五:突发事件型新兴题型:情景模拟型其它比较不经常出现的题型有:自我认知型、报考动机及岗位匹配型、串词、演讲、漫画等。各种题型的答题方式大同小异,大的模式和框架不变,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分。备注:题型二 表达观点型在很多书上都归纳为综合分析型,但土人老师为什么要把它定义为表达观点型呢?原因是:1、综合分析在考官的评分表里是单独列为一项的,其考察的并不单单是这种题型,比如对于人际关系型的题型,分

4、析矛盾的原因也是一种分析能力;在漫画题型中也有分析能力;其实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因为分析能力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所以把表达观点型列为综合分析型,是以偏概全。22、表达观点型的题型如 :在工作中,有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也有人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谈谈你的看法。一般都以“请问你的看法?”“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等。因此都是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 观点,所以归纳为表达观点型更为合适,这在下一节将详细阐述。二、答题模式和框架写文章要列提纲,面试答题也一样,要有一个模式和框架,一般分为三大部分:(一)简短的铺垫:简要概述或归纳题目,表明观点或处理事情的原则

5、、态度。铺垫虽短,却很重要,其作用一是迎合人的正常社交习惯,比如我们有事需要朋友帮忙,打电话时要先寒暄几句,互相关心一下近况,这样铺垫后再把需要帮忙的事情说出来,而不是电话一接通就说“某某人,有个事情帮我一下。”这样会显得很突兀、不礼貌。当然了,如果这个朋友和你非常熟悉,平时经常联系,倒是可以开门见山说正事。再比如我们听歌曲,每首歌曲都先有一段优美的前奏,然后再带出歌词,通过前奏的铺垫,可以将我们迅速引入歌曲的情境中。铺垫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表明观点。因为有些题型需要考生先亮出观点,就像写议论文一样,文章的开头就要先表明论点和主题。而且从考官的角度看,大部分考官听考生答题时会走神,但考生答每题

6、的开始部分他们会比较注意听,因此考生一开始就要表明观点,才能让考官清楚其答题的主要思想和方向。(二)答案的主体内容:可能是阐述原因理由、意义影响、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三)总结经验教训。三、答题步骤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也就是严格按照答题步骤来回答。答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一)判断题型、审题并初步理顺思路。(二)抓主要和次要关键词。(三)写下答题的思路、要点,搭好框架。(四)根据要点,结合关键词展开内容。下面以一分钟思考时间为标准,结合一道例题进一步详解答题步骤。【例题】关于医生收红包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一)判断题型、审题并初步理顺思路(用时 5-15 秒)判断题型:此题

7、为表达观点型之否定观点型题型审题想思路:马上想到复习时掌握的否定型思路注意:复习的初期,不要受时间限制,以掌握答题技巧、懂得如何答题为目的。加强练习,熟能生巧后便可以缩短思考时间。3(二)抓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用时 5 秒)本题的关键词是医生、收红包。考生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和扩展,这就是“关键词联想法”答题技巧。比如该题的关键词之一是医生,思考时可以联想和医生有关的因素:比如病人、医院;通过收红包可以联想到职业道德、违反规定、社会监督等,这些都是答题的要点。(三)结合思路和关键词写下要点(40 秒左右)在草稿纸上写下以下一些关键词,并标注好答题顺序,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综

8、上所述”、“第一”、“第二”.(黑体部分为旁白解析):(铺垫)不正常、制止(先简要给该现象定性,表明观点,等会答题时可以用到)(答案主体内容)(从医生、病人、相关单位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1、医生 内心想法,职业道德首先,原因 2、病人 担忧,放心3、相关单位(医院,社会)监督,制度,管理(从医生、病人、相关单位的角度分析这种社会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1、病人 加重负担,经济,精神其次、影响 2、医生 心态,工作态度3、相关单位(行业,社会)风气败坏(从社会、医院的角度分析如何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不良社会现象,作为总结)总结:措施制止,监督(四)根据要点,结合关键词展开内容,开始答题(2

9、-3 分钟)写下答题要点后,根据要点按顺序用遣词造句的方法进行扩展。黑体部分内容为思路及要点解析。比如铺垫,草稿纸上只有“不正常”“制止”几个字,要点扩展时就要说一句甚至几句话。参考答案:对于医生收红包的行为,我认为是违规和违反社会道德的,甚至可能违法,应该给予严厉制止和惩罚。再如答题要点的第一点,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从医生角度的因素,即“内心想法”出发,联想到医生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进行扩展。参考答案:首先我认为产生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医生救死扶伤本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但有些医生因为利欲熏心,职业道德败坏而收取红包,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公务员身上,那就是受贿违法行为

10、。医生的这种行为,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约束,但至少是违法职业道德的。接下来从病人的角度,即病人的“担忧”,送了红包才“放心”,结合起来进行扩展。4参考答案:二是医生收红包的陋习由来已久。从病人角度来看,如果不送红包给医生,心里不踏实,担心医生不尽力。以上都是从“小”的方面来分析医生收红包的原因,还可以从“大”的方面,比如从“社会”、“政府相关部门” 、“医院”去展开(“社会”、“政府”这两个要素最经常用到,所以考生在思考要点时,要多往这两方面去联想。)参考答案:三是医院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加上取证困难,导致此现象得以长期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阐述原因后,接着论述此现象对社会造成的

11、不良影响。同样也可以从“医生”、“病人”、“社会”的角度,根据草稿纸上的要点进行展开。参考答案:其次,医生收红包的行为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一是患者住院治疗,精神和肉体已经遭受折磨,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如果医生再收红包,会给患者增添经济负担。二是这种行为影响了这部分收红包医生的心态及工作态度,另外也会使其他没有收红包医生心理不平衡。三是长此以往,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将搅乱整个医疗行业,导致不良风气横行。到那时候,病人上的不是手术台,而是屠宰场的砧板。最后从社会、医院的角度分析如何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不良社会现象。参考答案:综上所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不道德的,必将遭到谴责和唾弃,医院及医疗卫生部

12、门必须加大力度查处此类违规行为,相关立法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罚和约束这种行为,还病人患者一个健康的治疗环境。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该题的答案:开始先做个铺垫,表明观点。接着便是答案的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原因,并分为三小点来回答;第二部分阐述造成的影响,也分为三个小点回答。最后进行小结,内容为采取措施制止此种不正常现象。关于题型的思路及答案解析会在后面的章节分不同的题型继续详细讲解,大部分考生只要认真按照解题步骤的要求去强化练习,最后都能做到熟练答题,应用自如。特别是部分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和草稿纸的省考,比如河北省省考,大部分考生经过认真的复习和强化训练后,在最后的模拟和面试时都

13、只用了 10 秒左右的时间思考,就能很好地回答问题,而且答题的水平基本都在良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优。四、答题时容易犯的层次条理性的错误5大部分考生容易在答案内容的安排上出现层次条理错误,有的不懂得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词;有的在内容分配上出现混乱,如果把答案比作吃饭配菜,那米饭就好比铺垫,肉、鱼、蔬菜就好比答案的主体内容,汤就好比总结,如果答案的内容混乱搭配,就好比吃饭时把米饭、肉、鱼、蔬菜、汤都拌在一起,乱七八糟。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吃这样的拌饭啊。但是考官是否喜欢呢?(一)序词误用铺垫不要用“第一”或者“首先”进行分点,很多考生习惯一开头便说“首先”,然后主体内容

14、分点时又说“首先”,这种不良习惯必须改正。 接着便是答案的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原因,并分为三小点来回答;第二部分阐述造成的影响,也分为三个小点回答。分点的技巧是,比如分析原因时可以用“首先”或者“第一”,但在分小点时最好用“一是”、“二是”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如果”等来划分。考生要详细阅读答案,一定要掌握此技巧,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考生会犯这种错误,实属不该。错误的答案例子 1:“首先我认为产生这种不良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教师教书育人.”这里的“第一”应该换成“一是”。错误的答案例子 2:“综上所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不

15、道德的,必将遭到谴责和唾弃。首先医院及医疗卫生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查处此类违规行为,相关立法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罚和约束这种行为,还病人一个健康的治疗环境。”这里不能说“首先”,要么换成“一是”、“二是”,要么什么都不用。(二)台账式列答案的错误做法有些考生答题时喜欢用列台账式的答题方式进行分点,想到一点就分一点,没有考虑到答案内容的合理分配。这种答题方式带来的后果一是分点太多太乱,比如有的会分到 6-7 点。二是答案的内容凌乱,有的要点会重复,有的甚至没有关系,无法形成一套有序的答案体系,给考官的印象是思维发散且混乱。正确的分点方式应该是:铺垫不用分点;答案的主体内容可以这样分:小要点

16、一大要点一 小要点二小要点三举上题的例子说明:6大要点一:首先我认为产生这种不良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小要点一:一是医生救死扶伤本是天经地义小要点二:二是医生收红包的陋习由来已久,从病人角度看小要点三:三是医院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同理,大要点二也可以这样分。总结可以分小点也可以不分,视情况而定。(三)对比式答题的错误方式有的考生答题时,不能系统地安排好内容,习惯用对比排列式的方法答题,这样是不对的。例如在可辩证评论型的题型中,在阐述合理与不合理内容时,应该分开说明。下面用一道题的例子来说明:【例题】为治理行人以及非机动车闯红灯的“顽疾”,泰州交通部门采取“拉绳子”管理的方法:红灯亮时,拉起绳子;绿灯亮时放下绳子。请谈谈你的看法。(该题的正确答案请参阅本章的第二节的可辩证评论题型)正确的答题方式应该是:铺垫答案主体内容:分小点阐述其合理之处分小点阐述其不合理之处总结。【错误的答案例子】首先,这种措施可以使行人的安全更有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以这种“刺眼”的方式警示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