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41730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苏锡地区野外实习准备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地质罗盘使用方法一、 罗盘的使用方法1.罗盘的结构(1)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2)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 10 度一记,连续刻至 360 度,o 度和 180 度分别为 N 和

2、S,90 度和 270 度分别为 E 和 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3)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 E 或 W 位置为 0 度,以 S 或 N 为90 度,每隔 10 度标记相应数字。 (4)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通过底盘处的觇板2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5)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6)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

3、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 A 磁和正北方位角 A 的关系为 A 等于 A 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 0-180 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

4、为真方位角。2.罗盘使用方法(1)测方位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2)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

5、向。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 NS 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3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 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如图 1 放置罗盘

6、,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 90,(罗盘直立),如图 1 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 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

7、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二、野外地质记录1 、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4准。图文并茂:图是表达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

8、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2、 野外地质记录内容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日期和天气。 实习地区的地名。 路线: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

9、处,要写得具体清楚。观察点编号:可从 No.01 开始依次为 No.02 , No.03 ,。观察点位置:尽可能交代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边,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在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

10、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岩层时代的确定;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地貌、第四系(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

11、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如果观测点为侵人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项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一般在记录簿的右页记录,在左页绘图。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

12、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和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三、 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1 、 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5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2 、 绘图步骤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

13、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 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 l:200 或 1:300 的比例尺作图。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

14、位、地层产状。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四、 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

15、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具体绘图步骤如下: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一般山坡不超过 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

16、横剖面的特征。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五、 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6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