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41722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已成为各旅游院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通过分析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现状,提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高行业素质和强敬业精神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优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要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注重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力求使本科生在毕业时与中职、高职生相比,在业务操作上毫不逊色,在专业理论上超出一筹,真正体现本科生的素质优势。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

2、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一、市场需求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分析从 2O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在高校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虽然从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总体情况来看供不应求,但是,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应清醒地看到市场对专业人才提出以下要求。(一) 敬业精神由于受过去天之骄子地位的影响,大学生还有比较高的心理门槛,缺乏吃苦精神,不安心饭店的基层工作对学历比自己低的管理者产生鄙视心理,由于心态调整不好,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从业很短的时间便频频跳槽,无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大多数高星级旅游饭店决策者认为大学生应从服务员做起,

3、而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意进星级饭店工作的同学,往往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形成二者之间的矛盾。所以高校毕业生应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自己的高学历而轻视服务工作。(二) 文化素质为实现服务的现代化,旅游企业开始引进多种现代技术设备,计算机技术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信息管理一体化。信息化设备的出现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大学生在校时间短,计算机知识肤浅。实际上机操作少,从而影响了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旅游企业中,优势会逐步丧失。(三) 外语运用能力入世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人中国,在服务接待上饭

4、店人员首当其冲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高星级饭店中出现了招聘外语系学生从事饭店服务管理的状况。而且近年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中国,而这些饭店里就职的员工将会面临英语是工作语言的环境,这对在校时间短、英语学时少只注重英语等级考试的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四) 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学生从小学开始便接受应试教育习惯接受知识,不善于提高能力。在旅游企业工作中每天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客人。需要从业者能够自己动脑筋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很多学生不会处理待客关系不懂得待客服务中的艺术性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影响了企业的形象。为了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待客服务的质量,每个旅游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

5、制度,需要每个员工自觉遵守,而过惯了高校生活的学生在校期间相对自由习惯无拘无束,走到岗位上受上了约束,不能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工作,结果处处碰壁。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一)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国际知名的旅游院校都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例如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校,十分重视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店校合一或者学校建在饭店中,是其办学的一大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 60 。该校被誉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校期间有三个学期让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学生必须在旅游服务性行业工作 520 小时由学生

6、自行挑选自己适宜的岗位,管理性实习同样是 52O 个小时服务性实习和管理性实习结束后完成研究论文这些都是当代世界旅游教育成功的典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根据旅游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把实践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直接联系。中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借鉴上述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旅游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学生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能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二) 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四部分组成。以

7、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管理系的 2OO5 级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模拟实验和课程模拟实训,共 5 门课程,每门课程 64 课时;二是集中性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习 16 周,毕业论文(设计)6 周。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 177 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 3O 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 6 学分。中国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大致比例是公共课占 15 ,基础课约为30。专业课约 40,实践课约 15 ,对于旅游业这样的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实践课程的比例显得偏小。因此,有必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探索性的调整,创建出旅游实践教学的新模

8、式。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利用双休日和十一黄金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参加旅游活动实践,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旅游活动的实践和参与的时间长短和表现给予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几个不同的等次对于合格以上的情况折合成课时一个完整的旅游活动参与过程的圆满完成记以相应的学分。规定大学四年时间必须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不少于 4 次才可以毕业。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的树立将大有帮助。(三) 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涉外旅游服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强。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和模式适应不了对外旅游服务行业的要求。而且对外语的听说能力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外语教学。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并且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教材使用实用性强的视、听、说内容,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来说,外语听说和外语交谈能力相当重要,我们在大学四年的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让这类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在 56 个不同的学期,给学生一种持续的专业外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交谈能力,以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