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41607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0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 1 试卷命题人:王碧磊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0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 “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到今山东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没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20世纪90年代,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

2、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4、正确排列下列我国古代官吏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 察举制(举孝廉) 九评中正制 科举制A、 B、 C、 D、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6、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

3、的民主政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罗马共和国7、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8、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雅典的奥运精神 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A、 B、 C、 D、9、 “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 19 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 B

4、、法国 C、美国 D、中国10、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A、两党政治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法律至上 D、联邦制 21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 C、法国 1875 年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12、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A、4 年 B、5 年 C、2 年 D、7 年13、19 世纪 70 年代的德意志,一项“伟大的事业已经完成” ,缔造这个伟大事

5、业的主要人物是A、俾斯麦 B、拿破仑 C、希特勒 D、罗伯特沃尔波尔14、下图所示的残垣断壁是( )侵华战争的所为 1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中所共有的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准许华工出洋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开放通商口岸16、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1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台湾问题答记

6、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18、2001 年 7 月 23 日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1901 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辛丑条约 C 洗劫北京城 D 镇压义和团运动19、据台湾联合报 (2004 年 11 月 13 日)报道有 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 ,这主要基于孙中山A 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第一

7、次国共合作20、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A、英国 B、日本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22、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

8、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荡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23、下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24、1947 年刘邓大军跃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25、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 、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的特殊 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C、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

9、曲折艰难26、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列宁 攻打冬宫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27、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主席是A B C DA、旅顺大屠杀遇难者 B、甲午中日战争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D、辛亥革命 428、 “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炒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机制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9、关于香港问题,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

10、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古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表明A、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B、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C、中国国际地位极高 D、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关系中有主动权30、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31、最能反映我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历史事件是A、1953 年中印两国总理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B、参加日内瓦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2、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地

11、,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 “柏林危机”的产物 B、 “冷战”时代的产物C、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33、二战后美日关系经历发展轨迹是A、占领制裁扶植订货战略伙伴 B、扶植订货对抗C、军事制裁经济援助合作对抗 D、惩罚合作34、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35、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这三点放在一起,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世界A、社会主义失败 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C、战争威胁削弱 D、多极化趋势发展二、

12、 非选择题(共 45 分)36、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材料二 1789 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政府不得立法等)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13、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该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1 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2 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议会、总统、政府之间相互关系如何?(4 分)(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2 分)(4)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即 1875 年宪法)终于通过。l875 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