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41527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探析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思考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机考”改革教学模式语境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论文摘 要:首先,本文对最新大学课程要求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 改革进行介绍,从建构主义学习论与学角度分析改革对今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国英语语言环境、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体系等的影响,特别强调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性。本文对今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介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体现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改进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有突出地。2008 年 12 月全国 50 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作为试点推出了新的四级考试形式机考CBT(Computer-based Test) 。2009 年 6 月,全国将有 180 所高校分 1000 个考点进一步开展四级机考。 “机考” 规模的逐步扩大说明了新的考试改革将成为趋势。 二、最新考试改革的内容及重心 教学要求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包括英语广播和节目、英文报刊文章、工作、生活中常见的体等的听说为主的技能反映在考试内容改革上。理念教学,考试检验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新改

3、革“机考”体现了以基于、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英语应用能力为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在传统四、六级考试中,学生面对的是纸质的试卷,而“机考”学生将直接使用电脑答题,以电脑为考试介质彰显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新的考试内容检测的是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2004 年的第一轮四、六级考试改革前的听力比重较少只有 20%(短对话短文理解或听写,侧重在阅读理解 40%,其他的语言知识的考察占 25,10的词汇与结构10% 的完型填空或改错5的短文问答或) ,15的已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试卷分值分布可以看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注重词汇与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对运用能力方面特别是听说能力要求偏

4、低;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4)修订版实施后,词汇与结构知识题被取消,听力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占 35%(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 ,这反映了英语作为语言的的首要功能交际的目的(在中国的环境学会英语首先表现为听懂该语言) ;到了 2007 年后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语言环境与交际环境网络化,听力特别是基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听力得到空前的重视,听力的分值占 70,其中 45(视频理解25%听力填空 10%会话跟读 10%)5% (以视频和阅读为基础的语法句型题)5%(以视频和阅读材料为基础的翻译填空题)15% (以视频和阅读材料为基础的作文)。展示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的作文题目来源

5、与视频材料,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得听懂要求,才能根据要求写下作文,才有机会表达思想。 自 1987 年 9 月开始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 年 1 月开始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扩大,从87 年全国第一次实施四级考试时的 10 多万人,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发展到 2004 年全年四、六级考试考生 1100 多万人的规模,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2004 年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前的英语教学重视单词的理解(同义词、近义词的比较,词组的记忆,阅读理解等) , “听”、 “说”和“写”等实际应用能力是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2004 改革后考核的是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相

6、对于如今现代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发展,英语教学显然仍有些跟不上步伐。学生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21 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要体现英语的实时性,听懂实时性强的讲座、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将成为教学目标。新的考试改革还体现了英语的实用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对英美等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反之训练学生能对熟悉的话题(如自己的专业,社会热点问题等)作简短发言更能吸引学生。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日益增多,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或多或少需要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能与学生自己的人生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英语教学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英语无用论 ”等质疑的声音才会消失。 三、最新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对大

7、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的影响。配合新的四、六级考试改革,教育部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2007 年 7 月 10 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特别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双基”,即:基于计算机、基于课堂;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

8、者、促进者。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建构”知识的条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注重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基于计算机的演示文稿、CDROM 、电子化文档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构件可以让学生在非限定时间、地点等情况下多次重复使用,学生面对网络呈现出来的各类信息进行合理过滤、归纳吸收的过程正是认知体验知识的过程。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知识的渠道很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信息的惟一给予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2.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对师生的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文章前面提到的大学英语的

9、“机考”与“机考”的考题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必备的知识。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确认、评估、查询、利用等信息技能、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及运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等。明确和了解信息需求,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在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社会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网络资源很多,如何有目的的选择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很重要。熟练的信息搜索技能使英语教师在茫茫信息海洋中找到方向。由于英语教学属于的教学,网络信息要注意有几方面的特点:内容的

10、准确性,权威性、适用性、客观性和新旧性。 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获取、编辑、呈现等技能。从简单的拷贝、粘贴方法到专门的文件下载工具,信息获取的方法很多。如:使用 Bit Torrent(BT)、Flash Get 等工具获取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软件,使用 EZ Save Flash 等获取 FLASH 动画,使用 Total Recorder 等下载实时英语广播节目等。使用 Adobe Photoshop 、ACD See、Flash 等呈现图形图像;使用Real, Media Player, Authorware 等呈现视频音频等资料;使用 Weblog, MS Word, MS Excel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等呈现文本文字; 使用互联网平台如电子邮件、 BBS(电子公告栏)等进行师生、生生沟通等。这些信息技术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运用于信息处理与信息问题解决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