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40975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教学案设计1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设计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一)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所以在设计时,体现以下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1.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在导入新课时,利用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蝴蝶、爱心、小树这些图形直观、巧妙、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2.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课堂上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2、。例如,让学生通过教材附页1中的图1自由折一折,找到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再结合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剪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轴对称图形。(1)你们认识的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2)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是轴对称的?(3)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例子。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一)1.(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找身边的轴对称物体。(3)欣赏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在轴

3、对称图形下面的括号里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2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图1。组织学生把它们剪下来,在组内折一折,找出轴对称图形,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中的横线上。2.讨论:图是轴对称图形吗?说说你们的看法。3.课件出示教材21页下面的情境图。(1)组织学生画出各图形的对称轴。(2)把自己画出的对称轴的条数填入表格中。(3)议一议,你们发现了什么?1.动手操作,将每个图形都折一折,找出轴对称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填出判断的结果。2.根据自己折纸的经验进行判断,然后说出理由:图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图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3.(1)自己动手画出对称轴。

4、(2)把对称轴的条数填入表格中。(3)汇报发现,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有一条对称轴。2.在对称轴画得对的图形下面的括号里画“”。()()()3.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的理由。4.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三、巩固新知。(12分钟)1.独立完成教材22页“练一练”1、2题。2.组内完成教材22页“练一练”3题。1.独立完成。2.在组内完成后交流。5.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分钟)1.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一)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