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405190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写作特点。(1)第17课长城是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写的。(2)第18课颐和园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3)第19课秦兵马俑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2 借鉴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3 实景教学,边引导边创作,写一篇介绍校园的习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复习旧课,总结写法。师:同学们,这么快又到了单元习作的时间了。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生:学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些都是我国的世界

2、遗产。师:很好。同学们都很认真听讲。那么这几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都有哪些特点呢?生:长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详细介绍了长城的长和雄伟壮丽的特点。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详细描述了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仰望佛香阁和排云殿,站在佛香阁上俯视,到昆明湖观赏湖心美景。秦兵马俑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详细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师:很好。那么,在颐和园中,每到不同的地点,看到不同的景色,这种写法叫什么?生:移步换景的写法。师: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带上课本,草稿纸和笔,我们到校门口集合,写一篇介绍我们学校的作文。二 实景教学指导写作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来到校门口了。请同

3、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的校门。校门顶部有什么特点?生:校门顶部是由琉璃瓦覆盖 着。师:什么颜色的?生:金黄色的。师:金黄色,在颐和园那一课里有哪个成语符合?生:金碧辉煌。师:那连起来该怎么说?生:校门顶部是由金碧辉煌的琉璃瓦覆盖着。留两分钟给学生把这句话记下来。师:学校顶部写完了,同学们再来看看屋顶下来的那个结构叫什么名字?生:屋檐,也叫房檐。师:这个屋檐有什么特点?生:它是向上翘起的,像要飞起来一样。师:很好,把这句话写下来。(两分钟后)房檐下面的写学校名字的那块横板叫什么名字?生:叫横槛。师:那横槛上的四个字是什么颜色?生:红色的,但有点发白。psb师:说明什么?生:说明学校建校很久了。师:

4、把刚才你说的那句话记下来。(2分钟后)同学们,再往下看,横槛下是什么?生:是一个铁门,银色的。师:中间的是大门,两侧的是什么门?生:小门。也是银色的。师:这个铁门和你们有什么关系?生:铁门保护我们的安全,每天早上铁门开了,放我们进去,傍晚放学了又放我们出来。师:能运用一下拟人的手法吗?生:每天早晨,铁门张开他那个血盆大口把我们吞进去,傍晚放学了,又把我们吐出来。(2分钟)师:同学们再往两侧看看,看到了什么东西?生:看到了两面墙,白色的。psb (1)师:只是白色的吗?上半部是什么颜色的?生:上半部有两条蓝色的条纹。还有一丛花从校园里探出头来。师:观察很仔细。把你看到的写下来。这里的墙和校门时不

5、时两种不同的景物。根据我们一般讲的“一事一段”的原则,描写墙的应该怎么处理?生:应该另起一段。(2分钟)师:同学们跟上老师(走进校门,校道两侧有两棵大红花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psb (6)生:我看到了两棵大红花树。开了很多花,有几只蝴蝶在上面授粉。师:能用上拟人的写法吗?比如说:“花开了”我们一般怎么形容?蝴蝶飞在空中呢?生:花儿绽开了笑脸。蝴蝶在空中跳起了舞蹈。(一分钟)师:这里是写花的,地点不一样了,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种叫什么写法呢?生:移步换景?师:嗯。既然地点不一样了,景色也不一样,是不是应该另起一段写啊。psb (3)psb (7)psb (2)psb (4)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了离大红花树不远处的菊花,一边观察一边引导他们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他们说出颜色和形状还有味道等,把菊花写得具体。这节课要观察的景物有点多,有点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所以我在下课后让学生们再自己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才能把各段连接起来。在参看了课本颐和园的每一段的开头后,他们找到了窍门。总之这节课挺成功的。附上学生的草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