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39037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至2007年语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 至 2007 年语文教案梁立新2006 年 11 月 6 日第一课时期中考试总结:写作的讲析 题目:我美丽,因为我-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教学过程1 问题分析:题目横线上的填写应该是所选事例的依据,另外要处处照应“我美丽” ,以议论的语句来照应“美丽”的实质,在事例的叙述中,要挖掘横线词语的内涵,最后落到“美丽”上 才显得自然贴切。(1) “我” 限定了文章的人物 (2)题目应该是一种因果关系 在叙事时应时刻照应“美丽”的内涵,怎样用议论的语句自然过渡(3)结合这件事情,议论“美丽”的内涵。2 范文欣赏:一诺千金3 训练问题:(1)最欣赏你的情节是什么?(2)假如

2、借鉴到你的文章中,如何自然的衔接? (3)阅读的感受是什么? (4)文中出现“小男孩等朋友”的情节目的是什么?(5)假如更换成题目:我美丽,因为我一诺千金引导(5)答案不能直接说, “因为我一诺千金,所以我美丽” 。因为这样的议论太显生硬,应该有语言的过渡。比如说“一诺千金是一种优秀品质的体现,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就是美丽的人,所以我认为我很美丽” 。4 布置作业:时间限制的小作文:我美丽,因为我一诺千金要求:直接进入叙事的主题,关键是用议论的过渡,达成“美丽”与“一诺千金”的和谐自然的因果关系议论。2006 年 11 月 7 日共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 期中考试试卷基础知识及阅读分析第一卷 基础知

3、识分析:1 对成语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可歌可泣” “泣”不会填写,居然填成“可歌可敬”2 对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混淆。3 第 8 题的“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运用词语扩展文字”的题目,学生欠缺对题目的分析,漏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文言文阅读,对于全文的理解还很不够,而且,学习的知识有些死板第二卷 阅读1 对于文章的理解不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欠缺。2 概括能力不够准确。3 对于人物性格的语言描述不能准确。4 审题不够准确,不够全面。5 课外阅读量小。第三卷 写作(另用课时做细致分析,这里只是简单概括)1 审题不够准确2 阅读量小,知识积累不够3 文学语言比较欠缺二 布置作业听语轩练笔

4、集 1 好文好段欣赏: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求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 。 品味牵挂牵挂,是一颗心的对一颗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连结亲情,连结友情,连接爱情。牵挂是一份亲情,一缕相思,一种幸福。请分别说出以上两段文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感情?可以在什么语境中运用?2 练笔及文学积累3 修改语

5、文试卷2006 年 11 月 9 日共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训练1 洁白的木槿花2 轻轻地抱住母亲3 石枕4 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5 用爱倾听6 一诺千金7 一盒饼干8 盲道上的爱9 握住母亲的脚 分析内容、理解内容、有自己的感受、续写部分文章情节2006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一讲授第四单元 说明文共两课时 1 复习说明文知识2 讲授第四单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本文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理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4、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5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 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6、重点 本文精巧的构思和灵活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知识回顾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三、自主学习1、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先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 读准字

7、音 方式:指名朗读 2、问题引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一句歌词,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明确:设问)那么,“红”是什么意思呢?(明确: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 3、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依据是什么?(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进行说明的? 4、分组学习,讨论并整理。 5、小组汇报交流。 6、教师总结归纳四、探究学习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分类说明(见大屏) 2、本文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生动、准确、严密(见

8、大屏) 五、小结(2分钟)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逻辑顺序,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对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对说明文的阅读,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六、课堂练习(有关“花”的古诗词名句积累) 七、拓展训练 (一课时)班会内容:学生思想动向分析:题目探讨:1 细节决定一切(期中考试之前的动员工作)2 成绩的失败是暂时的,心灵上的失败才是永久而可怕的 (期中考试成绩失利的原因)3 对失败不以为然,就注定了下一次失败的结局 (针对期中考试之后一段时间的学生表现)4 不怕失败,就怕给失败找借口 (针对学生表现谈)坐看牵牛织女星2006

9、年 11 月 15 日 星期三阅读训练 穿插在教学课程之中1 我们是一家人2 21 世纪人类种出石油 3 谈小草的悲剧4 生命的选择5 烛心6 伤害7 开往春天的列车8 苹果皮9 父亲的斧头10 茼蒿11 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12 海洋污染13 月是故乡明14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15 文具盒16 遍地黄金17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在设题的基础上,自己设置一些主观感受题,以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且做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大家进行分析,并运用加分的形式来给与鼓励。效果很好。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课时教学目的:1 明确说明文文体并明确是生动说明的事理说明文2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

10、 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 让学生感受事理说明文的文学特点和作者结构文章的匠心 教学重点: 了解说明内容及语言分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难点 语言分析教学方法:朗读文章,完成:说明内容:(1)叙述民间故事(2)详尽说明“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真相和特征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作用: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和事理说明的准确、形象、透彻,文笔生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增加可读性和感染力。结构分层:一 (1-6)由“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引出关于星的故事。(引资料、举例子) 表达方式:叙述、说明二 (7-12)由牛郎织女那富有诗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转入对牛郎的织女及真相

11、和特征的科学说明。表达方式:叙述、说明 议论银河及牛郎织女星图:见简案 问题分析:1 由“牛郎织女星”故事引出对“牛郎织女星”的科学说明,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济南的冬天教学重点:1. 学习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 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教学内容: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 掌握重要词语及其意思;3. 弄清本文重点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4. 明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5. 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6. 体会比喻、拟人的精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解题体会题目“济南的冬天”和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不同题目“济南的冬天”,是以

12、“济南”限制“冬天”,作者要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冬天,不是其它地方的冬天。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以“冬天”限制“济南”,作者是向读者强调,他最后要抒发的是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观感。“这”指代文章所描写的全部景物。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1966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三、掌握词语的音、形、义(投影显示):1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济南j 一髻j儿 镶xing 薄雪boB 觉得d 真得di 看护kn 看吧knC 着落zho 着急zho 伦敦dn 澄清c

13、hngD 狭窄zhi 宽敞chng 贮蓄zh x 水藻zo 2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响晴 出奇 安适 镶 贮蓄 澄清 空灵响亮的天气 (A十分明亮;B声音宏大)慈善的冬天(A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B温暖舒适)那些小山太秀气(A清秀;B玲珑秀美) 四、朗读全文五、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一)(1)写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点。(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六、作业:1抄写词语2多音字注音组词:得、着、薄、和第二课时一、投影两段有关北方冬天的描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北方冬天给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课文分析。

14、济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吗?二、齐读全文,思考问题: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济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点?三、分析全文:(一)第一段济 南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 响 晴 “宝地” 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热带(日光毒) 温 晴 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二)针对第二段提问: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人们的感受如何?(三)研读第二段: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1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和赞美?2作者写景的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山上山尖山坡山腰3作者采用那些修

15、辞手法来写景的?体会比喻、拟人对写景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寄寓作者的赞美之情。比喻(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 ”比作“白花”;二是将“ ”比作“日本看护妇”。(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4)引用几句学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让同学们讨论比喻是否恰当。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拟人比较下列两句话,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明确:拟人手法赋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态,写出雪的娇羞美丽。4看看作者写景的句子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5如果我们要根据此段文字画一幅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6熟读背诵(四)城外远山小水墨画(五)水的特点绿、暖、清亮四、再读全文,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1 直接抒发感情。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