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品质管理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39007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品质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品质管理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品质管理,討論內容,護理品質管理護理品管計劃護理品質管理實務運作Xx科 x 月份质量会议记录参考模板,例: 系統出現交叉感染的途徑 Systems approach to cross infection,MRO screening on admission 入院檢查,Hand hygiene practices手衛生操作,Aseptic techniques無菌技術,Observation & documentation standards觀察和記錄標準,MRO BSI leading to patient deathBSI導致病人死亡,MRO Cross-infection交叉感染,Sc

2、reening missed 篩選遺漏,Lack of staff buy-in缺乏人力,Not performed執行不夠,Clinical practice standards 臨床實踐標準,Individual team practice 個體化操作實踐,Failure to assess line site 穿刺部位評估欠妥,案例啟示 -每一個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若保證護士為患者提供的護理服務活動達到“適當、完整、有效、協調、持續、可接受性,且安全/不發生不良事件”必須保證每一項護理服務活動所要求的基礎要素質量、過程要素質量達標,才能達到患者所需的結果質量要求;每個護理人員

3、必須建立系統概念,同時履行其相應崗位的職責,,护理部作业错综复杂,明确工作手冊与规范 是制度建立开端护理作业核心 病人照护品质为主轴品质管理与促进 系統性与持续性品质特性:(1)品质是可测量的 (2)品質具有测量的标准 (3)品質的良窳必須具有效度的标准或由专业 人员评值照护的活动護理部运作与管理 经常教育,稽核,回馈与修正,對於臨床護理而言,定 義 護理品質保証(Nursing quality Assurance):Smeltzer(1983) 依據訂定的護理標準,透過連續和客觀地評價護理之結 構,過程和結果,使護理專業能確實保証病人獲得特定 程度的優良服務。 TQM(Total quali

4、ty Management) 是一種結構性,系統性的創意過程,重點是以過程為導 向的方法,確保組織發揮最高的功能,促使組織中的會 員參與計劃及執行持續品質改善。,護理品質管理,照護系統品質架構,結構,提供照護使用資源,過程,形成照護服務活動,結果,照護過程得到成果,直接影響,評價成功與否,再修正,再修正,結 構(注重硬體結構,如護理部功能),醫療儀器設備組織結構人力、財力資源政策、方針、程序護理標準建立執照審核品管組織系統,過 程(注重護理人員的行為),執行護理過程(含評估、計劃、執行、評值)執行護理業務 1.健康問題評估 2.預防保健護理 3.護理指導與諮詢 4.醫療輔助行為執行工作的品質

5、適當、完整、有效、協調、持續、可接受性,結 果(注重病人福利),重要指標如:病人健康情形(含生理、心理、社會)恢復率死亡率病人滿意度病人知識、態度、行為改善平均住院天數,護理品管工作分類,(一)以內容分:臨床、教學、行政、研究(二)以功能分:結構、過程、結果、成本(三)以方法分: 1.目標管理 6.工作簡化 2.方針管理 7.成本控制 3.行政專案 8.意見箱 4.品管圈 9.品管計劃 5.指標監測 10.自主管理活動,護理品質改善作業流程圖,護理品管計劃 JCAHO 監測與評估十大步驟,(一)責 任(二)照護範圍(三)照護之重要面(四)指 標(五)閾 值,(六)資料之收集、組織及分析(七)評

6、 估(八)行 動(九)有效性(十)整合及溝通,(一)責 任,護理部在部主任領導下,成立品管委員會 品管委員會由各科代表擔任委員 1.制定組織章程、任務 2.有系統有計劃擬定及推動品管事宜 科品管組由各專科科護士長、護士長擔任 1.執行計劃中的品管指標 2.監測護理服務的適切性,提昇病患照護品質,(二)照護之範圍,描述照護的範圍:依Katz & Green(1992)三個層面 a.臨床層面 b.專業層面 c.行政層面 護理部服務的範圍分布在多個單位,包括: 1.一般病房護理 2.加護護理 3.手術室、恢復室、產房及嬰兒室 4.急診作業 5.門診作業 6.居家護理 7.其 他,照護範圍 護理人員秉

7、持的護理理念:相信病患有獲得高品質的護理服務提供以病患為中心的護理顧及人的整合性與個別需要,協助病患恢復健康護理工作內容含臨床、教學、行政、研究注重全面性護理及個別性需要,(三)照護之重要面,病患之安全護理技術之完整性皮膚完整性自我照顧指導病患滿意度,a.High Volume Activities高等量的活動,經常要執行或是多數病人會接受到的照護活動,依照護活動量又可分為:,界定的原則,b.High Risk Activities高危險的活動:指執行的活動易導致病患傷害或嚴重後果。如動脈抽血病患出血或潛在性感染的合併癥c.Problem prone activities有問題傾向的活動:照護

8、的活動可能對病人產生問題或傷害,如化療有毒性傷害d.High Cost activities高成本的活動:需較高成本的照護活動 如輸血,高等量的活動:50%病人接受的活動,或每位病人每班至少需要做一次的活動。中等量的活動:25-50%的病人會接受照護活動或每週一次以上或不需每班一次的活動。低等量的活動:25%的病人會接受的照護活動或每週一次或不到一次的活動。,可分為四個照護層面,依界定的原則來劃分,(四)品管指標, 全院性品質指標監測項目按期交至醫院品質管理委員會審議加護中心品管指標監測項目按期交至護理部各病房品管指標監測項目按期交至護理部,(1)定義:指標是根據標準而來,何謂標準(Stand

9、ard):期望達到的程度,是為他人所接受做為一個良好執行的基準,而指標 (Indicator)是可被測量,是與標準相互對應的(Lang, 1979)JCAHO(1989)指標是量性的測量,被應用為導引,來監測及評估病人照護品質及支持所提供的服務活動。,訂定指標,指標的類別:(依嚴重度及可預防程度類分),只要一發生,需進一步分析或調查的個別事件或現象。 特色:很嚴重、不常發生、可避免、不希望發生事件或現象。 例:產婦死亡、輸血錯誤。意義:表示醫療照護存在需改進之處,應進一步瞭解與處理。,一、哨兵事件指標(Sentinel event indicators),在收集及整合多個事件或現象資料的績效測

10、量方法,預期測量事件發生的頻率。意義:早期警示組織需注意的地方,以引導組織改善常模而非只注意例外事件的改善。,二、整合資料指標(aggregate-data indicators),指標的類別:(依嚴重度及可預防程度類分),整合資料指標的種類 1.比率基礎指標(rate-based indicators) 目的:通常來衡量病患照護事件可被接受的 發生比率 例:剖腹產率、中心靜脈壓(CVP)留置感染率 如未達閾值或事前後設定的頻率照護有潛在性問題,需進一步解決 2.連績性變性指標:指標本身為連續性變性 例:胃腸外靜脈營養TPN病人之體重,指標的類別:(依嚴重度及可預防程度類分),結構指標:是組織

11、設備、及其它系統性特徵的審核例:人員執照,坐輪椅病人系安全帶 過程指標:是病人所接受的照護過程的審核,是聯結於病人的成果。例:術後病人對疼痛控制程度 結果指標:是病人接受照護後達到進步的程度的稽核,包括健康,知識、態度。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指標的類別:,(依事件的種類:可分為結構、過程、結果),閾值的訂定:可參考專業團體設回溯性分析過去一年現況 來訂定。 Katz & Green(1992)建議設定原則 涉及生命危險層面:99-100% 技術層面:91-95% 記錄或態度層面:85-90%,(五)設立閾值,a.閾值被定義:是一個點被做為加強評值監測,同儕檢閱或是遵從與不遵從的界限,可分為正向閾

12、值或負向閾值是與臨床指標息息相關,且是照護品質的評估,具有時間性,在合宜時間內去評值指標。,b.閾值的訂定:可參考專業團體設回溯性分析過去一年現況來訂定。,建立評值閾值:,Katz & Green(1992)建議設定原則 涉及生命危險層面:99-100% 技術層面:91-95% 記錄或態度層面:85-90%,如:全院性之品管指標監測項目, 病患安全之品管指標 病患意外事件發生率小於0.1% 防範病患自殺有效性大於90% 防範病患跌倒有效性大於80% 廢棄空針處理正確性達100%, 護理技術完整性之品管指標 口服給藥正確性達100% 靜脈輸夜給藥正確性達100% 管路引流護理正確性大於90% 皮

13、膚完整性之品管指標 壓瘡發生率小於0.5%, 自我照顧之指導之品管指標 造口病患自我照顧能力大於90% 服用類固醇病人之認知程度大於80% 病患滿意度之品管指標 住院病患對護理服務之滿意程度度 大於85%,(六)資料之收集、組織及分析,資料之收集由品管委員會制定辦法,各病房據實填報,或由品管委員會定期調查依各指標監測之頻率,定期陳報、統計分析,送護理部或醫療品質審議委員會,再送護理部及各相關單位,Key to of information codes信息收集要点,01 Patient record 病人记录02 Patient observation病人观察03 Patient intervi

14、ew病人访谈04 Nursing personnel interview护理人员访谈05 Nursing personnel observation护理人员观察06 Patient environment observation病人环境观察07 Observer inference观察者推断08 Unit management observation 单元管理观察,收集方法:直接觀察;間接觀察. 取樣方式:可隨機或非隨機方式,並配合監測指標的特性,選用立意便利分層樣本數:Katz & Green(1992)建議監測樣本數,收集及整理資料,評值是為明瞭所給與的照護是否有問題,發現問題傾向及原因 a.評值品質控制的變數: 普通原因引起的變動:指護理人員的能力,作業程度不明瞭或設備限制,短時間內不易控制。 特殊原因的變動:指員工對某事件造成的錯誤或設備破壞且需立即探討改進。 b.應用統計控制工具做評值:魚骨圖,流程圖,曲線圖,柏拉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