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38120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山乌兰哈达1.2可研(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准格尔旗神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哈达煤矿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估意见受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委托,内蒙古煤炭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于 2008 年 7 月 17 日至 18 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对内蒙古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 2008 年 6 月编制的准格尔旗神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哈达煤矿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可研报告 )进行了评估。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准格尔旗神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听取了设计单位对可研报告主要内容介绍,查阅了有关资料,经分组研究讨论,形成以下专家组评估意见:一、项目基本情况(一)地理概况1、

2、位置与交通乌兰哈达煤矿位于东胜煤田铜匠川勘查区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00 1101705北纬:394200 394400井田西距 S213 省道(包府公路)10km,经 S213 省道向北17 km 可至东胜区。井田北距 G109 国道 ?km。包神铁路在井田2西部通过,矿井对外交通便利。2、地形与地貌井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海拔标高1433.7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的乌兰哈达沟内,海拔标高1307.1m,区内一般标高在 14001350m 之间。井田内大面积基岩裸露,其余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具有高原侵蚀性

3、半荒漠丘陵地貌特征。3、气象及水文本区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干旱少雨多风沙,日温差大。年最高气温 38.3 ,最低气温 -30.9,降水集中在 7、8、9 三个月,年降水量 277.7544.1mm,平均 401.6mm。蒸发量1749.72436.2mm,平均 2108.2mm。最大风速 20.0m/s,平均风速 2.3m/s。最大冻土深度 1.50m,霜冻、冰冻期 195 日。井田内无地表径流和水体,但井田中部的乌兰哈达沟在暴雨时可形成短时较大洪流。4、地震当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对照地震烈度 6 度。5、环境状况地区地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在自然状态下,无滑坡、泥石流。由于小

4、煤矿多年开采,造成的环境质量较差。(二)项目业主概况准格尔旗神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本项目建设单位,该公司成3立于 1997 年,企业注册资本 2180 万元,隶属于鄂尔多斯市呼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能公司于 2007 年度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 100 强之列。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粉生产及销售运输业务。企业现有固定资产 8 亿元,累计实现利税 2.60 亿元,从业人员500 余人。预计至“十一五 ”末,原煤产销能力为 5.0Mt。二、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和资源条件(一)外部建设条件1、运输条件本地区路网发达,矿井对外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煤矿生产的原煤主要通过神公公路及 G109 国道外运。2、电

5、源条件矿井双回路供电电源引自矿井南部约 8.0km 的公沟 35kV 变电站 10kV 侧不同母线段,已签供电协议。3、水源条件根据建设单位与内蒙古科源水务公司签定的供用水合同,水务公司从公沟水源地负责向乌兰哈达煤矿工业场地蓄水池供水,日供水量 200m3。井下消防洒水采用净化处理后的矿井排水。4、通信条件行政通信依托当地有线、无线通信网。评估认为:本矿井所在地处于东胜煤田东部的地方煤矿集中开发区,各种外部建设条件较好。但可研报告对矿井建设的交通运输条件说明不清楚;对水源条件的叙述与给水章节的内容有矛盾,4可供水量也不满足矿井用水量的要求;报告也未提供矿井改扩建为1.20Mt/a 时,供电合同

6、、资金筹措资信证明等附件。因此, 可研报告应修改建设条件的文字说明,并补充相关附件,落实矿井改扩建的主要外部条件。(二)资源条件1、勘查程度矿井位于原东胜煤田铜匠川勘查区和四道柳勘查区的结合部,勘查程度为详查、普查。2004 年 2 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 队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乌兰哈达井田煤炭勘探报告 ,该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136 号文评审备案。评估认为:乌兰哈达煤矿的勘查程度以勘探和详查为主,可以满足编制可研报告的需要。但可研报告应对井田的勘探报告进一步分析和评价。2、资源条件(1)地层、构造根据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井田地层由老至

7、新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延安组是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井田内地层倾角 13 。基本构造形态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局部有微弱的波状起伏。无断层及岩浆岩体,但井田东部有较大范围的烧变岩。5(2)煤层特征井田含煤地层平均厚 179.02m,含可采煤层 6 层,编号为 3-1、4-1、4-2 中 、5-1、6-1 中 、6-2 中 号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9.18m,可采含煤系数 5.12%。主要可采的 5-1、6-2 中 煤层平均自然厚度 5.16m、1.30m,平均埋藏深度 50.23m、101.89m,煤层赋存较稳定,结构简单,全区可采和大部可采。(3)煤质特征

8、井田各煤层属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低磷、高发热量的不粘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4)水文地质井田直接、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补给源为贫乏的大气降水。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一二类第一型,即孔隙、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 20m3/h,最大涌水量 30 m3/h。(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井田内各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中细砂岩。大多数岩石抗压强度小于 30Mpa,以软弱岩石为主,稳固性较差。井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第三类第二型,即层状岩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型。本矿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倾向为级(容易自燃) 。无地温异常。

9、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 153 勘探队编制的东胜煤田乌兰哈达煤矿火区详细勘探报告 ,井田内有6查明火区 5 处(明火点 13 处) ,火区总面积 0.35km2。评估认为:本井田煤层赋存较稳定,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大,煤质好,开采技术条件中等,资源条件能满足建设大型矿井的需要。但是,原有的多处小窑采空区和煤层自燃火区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三、建设项目市场分析乌兰哈达煤矿生产的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低磷、高发热量的不粘煤,是良好的动力及民用燃料用煤。矿方已与内蒙古电力燃料公司签订了电煤采购订货合同(2008 年) ,市场销售形势良好。评估认为:乌兰哈达煤矿生产的煤炭产品主要供内蒙

10、古电力燃料公司(签有 2008 年合同) ,因此目标市场明确。四、井田境界与资源储量(一)井田境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 2007 年 1 月 15 日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1500000710009) ,井田范围由 31 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 12.1775km2;开采深度 1410m1270m。(二)资源储量2006 年 6 月,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乌兰哈达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已由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于 2006 年 9 月 30 日提出评审意见(中矿蒙储评字2006214 号) ,内蒙古国土资源厅以内国土资储7备字2006309 号出

11、具评审备案证明。根据备案的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全矿共获得煤炭资源储量 81.10Mt,设计计算矿井工业资源量 68.03M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62.74Mt,设计可采储量41.66Mt。评估认为:可研报告的工作范围未超出矿权境界。可研报告以批准备案的核实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类资源的方法基本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下阶段设计时,应将 3-1、4-1 煤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从设计资源储量中扣除。五、矿井建设规模和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 330d,每日四班作业,三班生产,一班检修准备,日净提升时间 16h。(二)矿井建设规模和服务年限可研报告根据煤层赋

12、存条件及资源储量等提出0.60Mt/a、0.90Mt/a、1.20Mt/a 三个建设规模方案,经多方面比较后,确定矿井建设规模为 1.20Mt/a,服务年限为 26.7a。评估认为:可研报告确定矿井建设规模为 1.20Mt/a,服务年限为 26.7a 合理,基本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六、开拓、开采及井下运输(一)井田开拓方案和井口位置选择可研报告为尽量利用已形成的井巷工程和地面工业设施,8经分析,确定利用已形成的井筒及工业场地设施,即在井田中西部边界 3、4 号拐点附近,采用三条斜井开拓方式。评估认为:开拓方式和井口位置合理。(二)主要大巷布置方式1、前期移交生产时的大巷布置利用已施工

13、的南北向布置的三条大巷。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沿 5-1 号煤层底板布置,回风大巷沿 5-1 号煤层顶板布置。2、后期主要大巷及煤层间联络巷的布置可研报告提出二个方案经比较后,确定采用第二方案,即后期主要大巷沿井田南部边界布置,煤层间主要采用斜巷联络的布置方式(一采区 4 号煤组增加辅助运输平硐) 。评估认为:前、后期矿井主要大巷及煤层间联络巷布置方式合理可行。(三)井筒井筒已形成,各井筒功能为:1、主斜井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辅助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井筒倾角 6.5,净宽 3700mm,净高 3700mm,净断面12.22m2,井筒全段为半圆拱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 400mm,同时井筒

14、内侧抹 M10 砂浆,厚度 50mm。该井筒已施工完毕。井筒装备胶带输送机,敷设有排水、空气压缩、消防洒水管和动力、通信、信号、照明电缆等。92、副斜井担负矿井的矸石、材料、设备运输和上下人员等辅助运输任务,为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同时兼做矿井安全出口。井筒倾角 6,净宽 3700mm,净高 3700mm,净断面12.22m2,井筒全段为半圆拱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 400mm,同时井筒内侧抹 M10 砂浆,厚度 50mm。该井筒已施工完毕。井筒运行防爆无轨胶轮车,敷设有消防洒水管和照明电缆等。3、回风斜井担负矿井总回风,是矿井的专用回风井。井筒倾角 45,净宽 3000mm,净高 3000mm,

15、净断面8.03m2,井筒全段为半圆拱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 350mm。井筒内侧抹 M10 砂浆,厚度 50mm。该井筒已施工完毕。井筒内设行人台阶及扶手,井筒设置风硐及安全出口,井口设防爆门,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评估认为:井筒功能及设施可行。(四)水平划分可研报告根据煤层赋 存条件及主要可采的煤 层为 5-1、6-2 中号两层煤,且其层间距较大的状况,确定井田划分为二个水平。一水平在 5-1 煤层中,水平标高+1338m,二水平在 6-2 中 煤层中,水平标高+1282m。评估认为:水平划分合理。(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10可研报告根据可采煤层块段及大巷布置,确定矿井划分为四个采区。开采顺序

16、为首先开采一采区,然后和二采区交替开采,以解决 4-1 和 4-2 中号煤层的局部可采区的开采问题,再后开采三、四采区。其中,二采区内回采工作面接续为前进式,采面为后退式开采。评估认为: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合理可行。但回采工作面接续图表应按包括 4 号煤组采面的开采接续,在下阶段设计时重新编排。(六)井下开采1、采煤方法及开采工艺可研报告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采用长壁垮落式采煤法,首采的 5-1 号煤层为厚煤层的条件,经多方案比较,确定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工艺;其他薄及中厚煤层采用高档普通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6-2 中 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评估认为: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基本可行。2、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可研报告根据首采 5-1 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的煤层条件,确定配备 MG300/701-WD 型采煤机 1 台,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