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36280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频电子电路03章(20120314)(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频电子电路 何丰,-人民邮电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因半导体PN结的复杂性,导致非线性导电具有区域特性,区域特性是分析的关键点。 -具体包含: 区域条件 区域模型与表达方式,低频电子电路,总论:,3.4 应用目标、非线性元器件的区域特性和分析方法的选取,3.2 非线性受控器件的求解分析与应用,3.1 非线性半导体元器件的分析概述,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回顾第一章分析,具体方法,大范围锁定工作点,3.3 直流工作点分析,低频电子电路,1. 明确非线性元器件工作区域,2. 明确非线性元器件是否需要

2、工作点平台,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3.1 非线性半导体元器件的分析概述,3.1 非线性半导体元器件的分析概述,回顾第一章例题,1.3.2 或门电路,(二极管上电压在大范围的内确定),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回顾第一章例题,1.4.3 全波整流电路,(二极管上电压在大范围内变化),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回顾第一章例题,1.3.2 电位平移电路,(二极管上电压在导通区内的较小范围变化),工作点,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要点:输出应属高低电位情况,即是在非线性大范围内求点。,具体步骤:分别以两种输入电平出发来分析。,3.2 非线性受控电流器件的求解分析,3.2.1 晶

3、体管非门基础电路,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已知:输入只有5V和0V两种情况。,要点: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管子截止,输出高电位5V。,要点:管子导通(放大、饱和或击穿)-电阻参数合理情况下,管子可以处于饱和,输出低电位(约等于0V)。,3.2.1 晶体管非门基础电路,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要点:管子导通(放大、饱和)。,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在电阻 或 较大情况下,管子均可以处于饱和状态,输出低电位约等于0V。,管子处于放大区,在信号作用下的小范围变化时的近似线性等效电路。,3.2.2 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及条件,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说明如下:,第三章

4、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放大情况-小信号基础电路模型,(1)输入与二极管相似,(2)输出 受 的控制,按结构精细化模型,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发射结,集电结,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参数的数学表达,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1),其中,(1)参数 的为放大情况下的发射结交流小信号等效电阻;(2)低频晶体管 为200 300,高频晶体管约几十欧姆。,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2),参数的数学表达,放大倍数与跨导的关系,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3),参数的数学表达,即:,只适合交流小信号,条件:管子处于饱和区,在信号作用下的小范围变化时的近似线性等效电路。,3.2.3

5、 场效应管微变等效电路,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电路模型,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注:各种场效应管的小信号特性相同。,饱和时,输入电阻极大,场效应管衬底(或背栅)跨导,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参数的数 学 表 达,(2),(3),(4),(1),按结构精细化小信号模型说明,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要点:直流电源作用下的计算问题。,具体步骤:(1)直流通路,3.3 直流工作点分析,3.3.1 工作点的建立及近似计算,(2)近似计算法或作图法的选择,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具体步骤:(1)画出直流通路(c) ,其中 E0,3.3.1 工作点的建立及近似计算,(2)近似

6、计算法或作图法的选择,双电源供电方案,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结论分析:计算结果显然与放大区假设矛盾,计算结果不可信。,采用近似计算方法,(2)晶体管特性描述,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VBE(on) 、 ICBO 0,(3)设其它元器件参数已知,(1)假设晶体管处于放大区,晶体管PN结必然均处于反偏状态。即,采用近似计算方法,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在 E0条件下,晶体管发射极反偏,基极电流不可能小于0。结合上述计算,判断计算结论与之前“放大区”假设是否矛盾,若不矛盾,则计算结果可信。,采用近似计算方法的要点,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首先,假设晶体管处于放大区,并按放大

7、区计算。,若矛盾,则应结合计算结果,正确判断晶体管所处区域,再根据该区域的情况另行计算。,作图法与采用作图法对前述计算的说明,则晶体管特性可描述为如下图所示的实线直线。,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1)假设晶体管在任何情况下均处于处于放大区,,晶体管B、E之外的线性电路特性,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2)输入回路,-输入直流负载线,将输入直流负载线与晶体管特性画在同一图上,所得交点,即为所求工作点。,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显然,Q点是在假设晶体管始终处于放大区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即与计算法结论对应,即,而Q点才是依据真实晶体管获得的结果,即,这与计算法的最终结果一致。,晶体管C

8、、E之外的线性电路特性,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3)输出回路,-输出直流负载线,将输入直流负载线与晶体管特性画在同一图上,所得交点,即为所求工作点。,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显然,Q点是在假设晶体管始终处于放大区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即与计算法结论对应,即,而Q点才是依据真实晶体管获得的结果,即,这与计算法的最终结果一致。,注:作图法有利于解题思路的建立,(2)选择近似解析计算法,(1)基于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原理,以及该电路可能会处于饱和区,假定就处于饱和区。,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单电源供电方案,(4)代入数值,计算得,依据与晶体管类似,可判断该该场效应管处于非饱和区工作,

9、于是根据非饱和区 近似为零的情况,可得,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和,(1)温度变化前,3.3.2 工作点的稳定性,(2)温度升高30 后,实际问题提出,,,,,。,结论:管子靠近饱和区。,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保持集电极电流稳定,就可以保证CE之间电压稳定,即达到稳定放大区工作点的目的。,实际典型改进电路,,,,,。,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保持集电极电流稳定,就可以保证CE之间电压稳定,即达到稳定放大区工作点的目的。,实际典型改进电路,,,,,。,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实际典型工作点稳定电路原理,,,,,。,结论:发射极电阻是稳定集 电极电流的关键。,第三章 半导

10、体受控器件的分析,注:,关键:,即:,工作点稳定电路条件,,,,,。,为了提高效果,希望基极电位稳定,也就是 ,即,即满足,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工程条件:,(1),时,等式(1)成立。,要点:电路数学目标、电路构成、分析手段、 分析结论与改进。,具体实例(1)电路数学要求,3.4 运用目标、非线性元器件的区域特性和分析方法的选取,(2)小信号分析计算,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交流通过电容,引起基极电流变化,经完成交流比例变换,最后再经电容将变换后的交流引出。,通过直流通路,将晶体管工作点推向放大区;,电路构造,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工作点处于放大区,计算合理可信。,(1)直流通路,工作点计算,电路分析,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2)交流信号分析,在外接电容阻抗较小时,通过选用晶体管低中频晶体管小信号模型,得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下:,根据小信号等效图,小信号计算如下:,第三章 半导体受控器件的分析,结论:电路可以完成信号比例变换任务,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