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427570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2、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 B C D4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5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一月”标作“叶那里了”,“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该现象 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 C显示广东人

3、崇洋风气盛行 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船既遇险,船长智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船,小船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船,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BCD7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

4、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9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供粮,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粮食自给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10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

5、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 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 B C D1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A维持原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B构建全新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条件C全新的社会秩序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D全新的社会秩序是权力而非义务1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文化

6、都出现深刻的变 化和发展,下列变化与史实不符的是A. 军装和“干部服”成为人们着装的普遍选择B. 科技上取得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等一些成就C. 当时的高校招生主要采取“群众推荐”制度D. “八亿人口八个戏”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二、材料分析题,本题有2个大题,13题28分,14题24分,共52分13(28分)18世纪以世界政治、经济、思想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

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6分)材料三: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

8、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西方展品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材料四 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国家措施俄国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农奴可以出钱赎买得到一块份地。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为平民。(4)根据材料四,比较俄、日农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材料五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

9、然总理与政府都有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5)概括材料五德意志帝国政治民主化的成就。(4分)材料二: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的,创造出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

10、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6分)材料三: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所展示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综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请你拟定一个标题。(2分)材料四 (意)马可尼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图2 图3表3 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

11、数统计表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德英法美19011920611981021921194070171551119411960886150421961198012582166519812000127147472 一数据:诺贝尔奖百年大典等(4)分别说出图2、图3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表3所反映的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4分)新津中学高2011级历史二月考题答案(3)特点: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2分)原因:中国文化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4分)(4)相同点:注重农民人身自由;(

12、1分)注重土地所有权变革。(1分) 影响:促进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2分)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2分)(5)经普选、直接选举产生的过会对帝国政府有一定的制衡作用;(1分)反对党(派)有活动自由并对执政者有一定牵制作用;(1分)民主的政治参与程度较高;(1分)德意志帝国有新闻、结社、言论自由。(1分)14(24分)(1)经典力学(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1分)对时空的认识不断深化:一方面打破狭隘经验的时空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4分)(2)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2分)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6分,任3点均可)(3)影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3分)标题:近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