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24605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模拟考题》ppt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5朱熹在其编篡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C,A,26按照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在公元元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量的26.2%,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元1500年中国超过印度,成

2、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导致中国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的先进 B重农抑商政策的持续推行 C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 D轻徭薄赋思想被皇帝接受 27“牙行”是清代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居间经纪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向买卖双方抽取牙佣(佣金), 牙行种类很多,如米行、豆行、布行、丝行等约有三百余种。 “牙行”的出现 A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 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避免了同行业间的竞争,A,C,28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演变趋势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D颔首

3、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29孙中山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B,A,30下图是“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统计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A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同步增长 B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不协调 C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下降 D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缩小,B,31上海合作组

4、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A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 B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 C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 D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C,32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 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5、B.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 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 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C,33“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与英国相比,新体制主要体现在 A首创了共和制度的政体 B首创了议会由两院构成的方式 C首创了政党政治的模式 D首创了三权分立的国家 341928年至1937苏联已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工业化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有利外部因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苏联

6、的经济封锁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对苏联的敌视政策,D,B,35“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这一描述反映的是 A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B手机的发展历程 C电视的发展历程 D电影的发展历程,D,40(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50年代日本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表,材料二:1955年8月11日,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早在1955年4月英国下院就通过了关于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白皮书,对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表示了同情但又同时决定,不与日本在关贸总协定内发生关系。英国的理由有二:其一是日本纺织品的出口问题。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机械,使用国内廉价的的劳

7、动力,其产品极具竟争力。当时英国已有75%的纺织设备闲置,如果日本加入了关贸总协定,得到了最惠国待遇,那么英国将会完全失去纺织品市场。其二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对战前日本的倾销政策记忆犹新。特别是在30年代以后,日本的纺织品以低廉的价格对外倾销,日英之间因此而发生了严重的贸易纠纷,英国曾称之为“黄祸”。 摘编自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材料三:作为迈向西方国际舞台的第一步,日本首先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经济组织, 以加强国际交往,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1952年8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53年10月暂定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60年6月24日,日本内阁公布了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该大纲

8、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把所有商品分为四类,逐步实行自由化,使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日本对西欧各国展开发全面的经济外交活动。到1960年,与英国达成谅解,即如果日本能对市场扰乱问题采取措施,则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此后,日本分别与西德、意大利、法国等国签订了类似协定。经过努力,日本与欧共体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增加,到80年代,欧共体成为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 摘编自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与西欧贸易的主要状况。(4分)根据材料二、解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为发展与西欧的贸易所进行的努力。(6分)日本的这些努

9、力反映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哪些趋势。(3分),(1)日本对西欧的进出口贸易量在其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小;日本处于逆差地位。(4分) 欧洲对日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日本产品极具竟争力;欧洲国家但心日本的商品倾销冲击本国市场;对二战前日本倾销政策的恐惧。(8分),(2)积极加入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逐步实行自由化,使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积极进行外交谈判,最终达成谅解。(6分) 体系化、制度化、自由化。(3分),4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

10、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参考答案: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近代中国思想的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国人在危局的自省、自强才是中国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2分) 史实论证: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林则徐、魏源等人

11、才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3分)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求强、求富的主张。(3分)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康有为等人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选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分)由于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失败,才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主张实行民主共和。(3分) 正是由于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救亡图存,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不断自省、探索,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不断进步。(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达于皇帝的奏章。雍正元年,雍正赋予全体封疆大吏密折权,下令各

12、省总督巡抚密上奏折,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后来雍正又给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全体官员密折权,甚至特许一些“品级卑微”、“无奏对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将之类的小臣径上密折之权。 密折可随时随事奏闻,“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属员某优某劣,营伍是否整饬,百姓之生计若何,风俗之淳浇奚似,即邻近远省以及都门内外,凡有骇人听闻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见,悉可以风闻入告也。”,材料二:雍正推广密折制度,使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内阁职权同时削弱。密折制度改变了过去皇帝仅靠少数官僚或机构获取政治情报的传统,广泛增加了耳目和资讯渠道,

13、密折人因此也不敢谎报政情,这便为其洞悉下情、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密折制度也成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诸如“耗羡归公”、“摊丁入地”、“改土归流”等被雍正称为“机密紧要之事”,通过“无不立达”的密折和朱批谕旨,往复讨论,迅速决定,雷厉风行地予以推行、指导和监督其实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密折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7分),45(1)高度保密;授予的范围逐渐扩大;密折内容要明确,一事一奏;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可随时随事上奏,没有时间和数量限制。(答出四点即可,共8分) (2)消弱了封疆大吏和内阁的职权,加强了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使皇权大大加强。(3分)扩展了获取政治情报的渠道,为其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分)取消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