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22550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柯萌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一凡 蒲隆 任晓晋译,本书论述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它在稍广的意义上涉及到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一九七八年再版前言),作者简介,丹尼尔贝尔(1919- ) 出生于纽约的东欧移民家庭 1935至1939年,他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曾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家。 温和的新保守主义者 我在经济领域里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作者简介,出生不久,父亲即离开人世。迫于生活,贝尔被寄托在一家犹太孤儿

2、院里。孤儿院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低层生活的艰辛促进了他心智的早熟。从少年时期开始,贝尔就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表现了极大的热忱。 他的名字和“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简介,贝尔的其他主要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Marxian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The Social Science Since The Se

3、cond World War),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本书目录 二、主要观点 三、推荐理由 四、我的评价,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目录,中译本绪言:贝尔学术思想评介(赵一凡) 一九七八年再版前言 初版序言 初版说明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 第一部 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 第一章: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第二章:文化言路的断裂 第三章:六十年代文化情绪,第四章:走向大修复:后工业化时代的宗教与文化 第二部 政治体系的困境 引言:从文化到政治 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的暂时的和永久的因素 第六章:公众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 译名对照表,二、主要观点,一、贝尔的思想背景 1、贝尔

4、受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三种思潮的影响。早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 2、不信奉上帝,宣传革命,“精神漂泊者”、“精通马克思”、“意识形态终结论”、“后工业化社会” 3、“自由派社会科学家”&“新保守派”(罗斯福-肯尼迪改革哲学的新政联盟破裂,由六十年代的激进到七十年代向传统回归、寻求稳定价值观念,偏向节制和实际的保守主义心理) 4、组合型思想结构,“文化保守主义者”,二、主要观点,二、主要理论 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 2、矛盾现状:“经济冲动力” PK “宗教冲动力” 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裂变” 。“三领域对立学说” 现代社会仅保留永不满足并向外攫取的“经济冲动力”,而

5、丧失从资本主义衍生出的新教伦理精神的“宗教冲动力”。资本主义精神中的两种原本不可分割,相互制约的力量由于一方消失而分离开来,导致精神裂变。 3、矛盾: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和形式制度化矛盾。,二、主要观点,4、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 、“重新向某种宗教信仰回归”(一九七八年再版前言) 5、大众文化存在“非理性主义”因素。市场体系的享乐主义。 6、在文化上主张复归传统。重新肯定过去;承认资源有限,承认需求;达成一种公正观。 把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观、经济上的社会主义需求观、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公正观这三者结合起来。,二、主要观点,三、文本摘录 1、六十年代文化情绪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如热衷于

6、暴力与残忍;沉溺于性反常;渴望大吵大闹;具有反认识和反理智情绪(170页) 2、(美国社会出现这样一个奇特的混合):”一方面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面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 (132页),二、主要观点,3、严肃艺术家所培育的一种模式现代主义,“文化大众”所表现的种种形式的制度化,以及市场体系所促成的方式享乐主义,这三者的相互影响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132页) 4、现代主义的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唯我独尊”的文化,其中心就是“我”,它的界限由身分来确定。(182页),三、推荐理由,涉及大家普遍感兴趣的前沿的大众文化领域,解蔽新兴的大众文化现象。 引用大量电影,戏剧,

7、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艺术文化的例证,通俗易懂。 3. 贝尔的个人魅力。社会学家,温和的批评家。被冠以很多标签,复合型思想结构。中道立场。 4. 语言精准丰富,概括力强,清晰明了。,三、推荐理由,5. 理论修养高,观点前瞻性强,对未来资本主义文化走向作出预测,令人信服。 6. 对资本主义文化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把握,理解深刻。视角新颖独特。切入点准确。深入解析和关注社会问题,对腐朽文化现象的痛陈和批判有煽动力。 7. 具体的,历史的眼光。历史分析和比较法,观点分析和比较法。理清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精微剖析名家观点。,三、推荐理由,8. 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覆盖知识面广,培养全方位眼光。 9. 逻辑结构和体例严谨。学习良好的构思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综合批判能力。 10. 观点和结论明确。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学习美学专题这门课程,并拓展西方哲学问题的理性视野。,四、我的评价,文化始终依赖传统和权威,有可能会导致对“革新”的排斥,使文化走向自我封闭,失去创造活力。 经济冲动力与宗教冲动力不尽然是对立的。 贝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价值多元的文化的进步性和时代性。 4. 民主化的现代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合理趋向和必要途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书评,谢谢大家! 柯萌 学号2006202706 2006级哲学院国防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