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41975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2012届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 2012 届高三六校联考语文试卷联考学校: 衡东一中 衡南一中 衡阳县一中 祁东二中 岳云中学 衡阳市一中试题满分:150 分 考试时量:150 分钟 考试时间:2011-12-7 _ _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氛围 fn 璞玉 p 皈依 gu 前据后恭 j B缄言 zhn 憎恨 zng 哨卡 qi 大笔如椽 yunC炽热 ch 泥淖 no 谙习 n 汗流浃背 jiD荫庇 yn 伛偻 y 木讷 n 犄角之势 j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纯粹制度理性来看,公车改革不应留漏洞,不能给既

2、得利益者钻空子。问题是,绝对完善的制度从来不是一挥而就的。B目前很多电视台明年的剧排都已经排满,如何消化协调这些广告,寻找一种利益平衡是电视台目前的当务之急。C、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上,2500多名科学家决定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逐出行星行列。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至此尘埃落定,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D为了推销产品,商家打起了 “绿色生活”、 “环保电视”的注意。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台湾有关方面公布的救灾物资需求,中台办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救灾物资,为台湾同胞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各种必要

3、援助。B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未改变。C关于论文抄袭屡禁不绝的原因,人们有很多解释,诸如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学术道德的沦丧、量化的科研评价机制等都是重要因素。D在高三毕业典礼上,校长作了感情真挚的发言,两千余名学生和老师都听得如痴如醉。4、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 , ,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 , 。不过要领略“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A冷得清清醒醒

4、白得虚虚幻幻 心寒眸酸 呼吸困难B白得虚虚幻幻 冷得清清醒醒 呼吸困难 心寒眸酸C冷得清清醒醒 白得虚虚幻幻 呼吸困难 心寒眸酸D白得虚虚幻幻 冷得清清醒醒 心寒眸酸 呼吸困难二、文言文阅读(23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

5、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 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 兴 ,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 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 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 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 且周,是故筑室 艺

6、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 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水的北面B、处者安于故而难出 故:故旧C、舟车冠盖之冲 冲:要塞D、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泽:施恩6.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 字,与“ 硕求余文以记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B、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C、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7.下列有关文章的内容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借事议理,环环相扣。B、苏轼提出“ 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会为君王社稷殚精竭虑,公而忘私,以至忽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C、苏轼又提出“ 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D、饥渴的时候就要吃喝,吃饱喝足了就要停止。苏轼用这一比喻句表达出追求自适放达的人

8、生态度。8.(4 分)有人说,苏轼是集儒道思想于一体的文学家。结合本文苏轼的“仕”之思想,谈谈你的看法。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3 分)(2)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4 分)(3)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3 分)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 分)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7 分)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

9、分。 (5 分) 。(1) 画图省识春风面, 。 (杜甫咏怀古迹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3) 木欣欣以向荣, 。 (陶潜归去来兮辞 )(4)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6 分)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 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 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信息中介者和 议题主导者

10、。受众作 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 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 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 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 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 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 户甚至可以不到 1 分钟就做出反馈,其 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 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

11、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 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 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 传统媒介那里“ 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 报道, 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 年 1 月 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 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

12、10 余天,粉 丝数量达到 16 万多人,有 1000 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 发布在微博上。截至 3 月 8 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 6 个,目前他 们已被解救。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 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 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 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

13、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透视中国的“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 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2011 年第 4 期)12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4、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B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14综观全文, “微力量”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看待“微博热”这一现象?(6 分)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水汪汪的眼朱以撒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 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 经有 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 间接地通过井绳 ,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 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 们对古井的牵 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 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 “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 贬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