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18663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2、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及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3、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知道八国联军抢掠北京的暴行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义和团战士和清军部分爱国官兵团结战斗、共同杀敌的史实,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伟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加深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通过揭露八国

2、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重点难点】来源:gkstk.Com一、重点: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二、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严重危害的认识。【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日本胜利。这场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

3、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主要表现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具体情况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分析,我们知道列强瓜分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中华民族在这时候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二、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师】: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

4、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那么,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书上20页,讨论回答一下几个问题: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什么地方?其斗争矛头是什么?后来运动中心在哪里?2、后来义和团又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斗争矛头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归纳】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山东,斗争的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运动中心在天津和北京。 2、口号:“扶清灭洋”;斗争矛头

5、:反清反帝。说明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3、态度:剿灭招抚;主要原因;义和团不断壮大,很难镇压下去,加上西方帝国主义不断加剧的侵略,也威胁到了清王朝的基本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在“剿抚两难”的形势下,为达到利用、控制、消灭义和团和利用这次事件限制和打击外国势力的目的,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师】:由于义和团势力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便于1900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绞杀中国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直接

6、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又是什么?(总结):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师】:请同学在书上快速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八国联军的名字及率领人。(1)时间:1900年6月(2)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3)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率领人:西摩尔(英国人)【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4)义和团的斗争A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B英勇战士:张德成、聂士成【师】:同学们想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

7、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讨论,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谁?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京城被两次攻破?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忆,讨论】【教师总结】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绝大关系。【教师引申】清政府的这种腐败、妥协,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

8、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更是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的内容。从中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城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笔血债。(5)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A.1900年8月北京陷落,侵略者暴行:屠杀、抢劫、防火等,(1860年,英法火烧圆明园)B.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1860年,咸丰帝出逃)【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生】:略【教师总结】:慈禧太后下令“痛剿”义和团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

9、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当然,导致失败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一个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致。(6)义和团运动失败A.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B.意义:是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师】:刚才,我们讲了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后所犯的罪行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但应注意,杀人放火固然危害很大,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详细内容。三、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师】:请同学们看课本辛丑条约一目的内容。看后,先把主要部分复述下来。(1)时间:1901年(

10、2)签约对象: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西、荷等11国(3)其主要内容是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在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师】:请同学们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学生讨论2.辛丑条约的影响(1)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3)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补充:清

11、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规定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使得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2、。“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师】:同学们,我们讲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一点大家要记清楚!三、结束新课【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

13、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考试聚焦1、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中国的长期侵略,以及中国封建制度的末落和综合国力的衰落。基本过程和主要危害战争时间国家条约危害鸦片战争1840至1842英国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至1860英法联军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年中日战争1894至1895日本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至1901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

14、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英国侵占香港的经过及原因经过:1841年,强占香港岛;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天津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租“新界”。原因:英国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通过发动战争和强租等手段侵占香港。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板书设计】(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山东 运动中心:天津和北京。2、口号:“扶清灭洋”;斗争矛头:反清反帝。 3、清政府的态度:剿灭招抚(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年6月(2)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15、3)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率领人:西摩尔(英国人)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4)义和团的斗争A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B英勇战士:张德成、聂士成(5)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A.1900年8月北京陷落,侵略者暴行:屠杀、抢劫、防火等(1860年,英法火烧圆明园)B.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1860年,咸丰帝出逃)(6)义和团运动失败A.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B.意义:义和团是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三、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1)时间:1901年(2)签约对象: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西、荷等11国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3)其主要内容是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