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13238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主讲人 王文戈,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分类及其特点,能够结合案例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 2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方法,了解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价的优势,设计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或方法,并添加到教学设计方案中。 3能利用系统的观点对教学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素进行评价和修改。 4在对个人、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预期学习成果 1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2本模块的学习记录。,活动1 了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师生互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小组活动1:了解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活动2 了

2、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师生互动2:讨论教学评价结合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小组活动2:讨论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 活动3 为选题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 自主活动1:设计选题的教学评价方案 自主活动2:修改多媒体教学课件 小组活动3:分享与修改选题教学评价方案 活动4 整理和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自主活动3:整理并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小组活动4:分享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活动5 填写评价量表 自主活动4:填写量表,检查学习成果,重点,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60分钟),师生互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30分钟),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阅读培训平台或配套光盘 “模块7”“阅读资料” “教 学评价的理论”

3、部分的资料,在阅读的同时,请和您的小组 学员一起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并上传至班级讨论区“模块7:教学评价的理论”主题下。,教学评价的理论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 的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教育依据,以改进教育服务 的过程。,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教学功能 5导向功能,三、教学评价的种类,1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 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 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 优点: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 个

4、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不足: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评价标 准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因而不能为改进教 学提供依据。,(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 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 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 劣。 优点:直接鉴别达标状况; 不足:不易分辨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 差异。,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 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 好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 行的评价。 (3)总

5、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 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对评价材料运用分析、综合、 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做“质”的 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对评价材料运用数理统计、多 元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的一种评价方法。,2教师小结,反思提高 通过前面的阅读和小组讨论活动,相信你们对教学 评价的概念及分类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主讲教 师会作一个简要的小结。请您将在全班共享和教师小结 过程中的心得记录下来:,1案例观摩 自主进入配套光盘“模块7”“案例”“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案例”中进行案例的观

6、摩,并将您的观摩心得记录在下表之中:,小组活动1:了解新课程评价理念(30分钟),2小组研讨评价的变迁 在案例观摩的基础上,进入配套光盘“模块7”“阅读材料” “新课程评价理念”文件夹,选择性阅读其中的文章。结合您过去亲身教学体会,在小组内部开展研讨,完成下面的表格。,新课程评价理念 (1)重视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 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 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 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 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

7、转移。,3教师总结 教师讲授与总结新课程评价理论。请您根据主讲教师的总结完善上面的表格。,活动2: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40分钟),师生互动2:讨论将教学评价结合到教学 活动中的方法(20分钟),1主讲教师介绍: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设计评价工具; 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1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1)收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资料 测验:测验适宜于收集认知类目标的学习 成绩资料; 调查:适宜于搜集情感类目标的资料; 观察:适宜于搜集技能类目标的学习成

8、绩 资料。,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2)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作出 即时反馈 矫正性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教 学策略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与需求。 鼓励性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给予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其中表现较突出 的还应在小结时通过讲评给予更大的表扬。 帮助性反馈:教师应尽力对这少数或个别学生提供 帮助以设法补救。,2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一般用“评价量表”来进行。,小组活动2:讨论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20分钟),

9、1自主阅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 阅读下面理论导学和配套光盘中“模块” “阅读材料”“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的资 料,了解技术对教学评价可能提供的支持,并思考 技术支持下的评价还有那些形式?并将心得和灵感 记录在书上。,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传统的评价技术必然发生数字 化迁移,在不同的学习目标下,所使用的评价方式与技术 也有所不同: 1自我调节式评价。 2计算机辅助测验。 3电子档案袋评价。,2观摩案例,小组研讨 集体观摩配套光盘中“模块7”“案例”“新课程改革评价案例” ,并思索在案例中技术是怎样支持教学评价的。 请您结合教学实践,和小组其他学员一起讨论以下几

10、个问题,将讨论结果记录在下表中,上传至培训平台小组讨论区的“模块7: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中。 问题1:演示型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评价提供哪些支持? 问题2:和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问题3: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评价方面有哪些潜在优势?,活动3:为选题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70分钟),1主讲教师结合案例介绍:如何设计教学评价 在了解了上述常用的评价方法之后,主讲教师会结合具 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来解释如何设计教学评价,请您将要点记 录下来:,自主活动1:设计选题的教学评价方案(40分钟),2初步确定教学评价方案 进入作业文件夹,打开您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您设计 方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1、,初步设计您准备采取的评价方 法,填写下面表格。,3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评价部分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标记出需要演示型教学资源支持的教学评价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实现的要求。,自主活动2:修改多媒体教学课件(10分钟),上面的活动您已经完成了对教学评价的书面 设计,有一些教学评价的内容可能需要在教学课 件中具体实现。请您在上述已经加入评价的教学 设计方案基础上,对教学课件进行再次修改和完 善。 (课后修改,重新上传),小组活动3:分享与修改选题教学评价方案(20分钟),1分享教学评价方案 在小组内,将您完成的教学评价方案和学习伙伴分享, 征求并记录他们的建议。,2修改教学评价方案 根据小组

12、成员的意见,修改您的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 评价部分,并作好保存。,活动4 整理和提交教学设计成果(30分钟),自主活动3:整理并提交教学设计成果(10分钟),阅读其他学员的作品 阅读其他学员的作品,并将对你有启发的作品记录下来:,整理、上传教学设计成果 整理、完善您的方案,将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制作的教学资源放入作业文件夹中。,小组活动4:分享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20分钟),1记录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入小组讨论区,在 “模块7: 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主题下,和其他的学员一起分 享您在这个模块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和收获。(暂不做),2浏览其他学员的心得 在小组讨论

13、区内浏览其他学员的留言,对您感兴趣的留言发表评论,并查看别人对您留言的评论,其中有价值的观点整理并记录下来。,活动5:填写评价量表(10分钟),同上述各模块,班级讨论题: 1教学评价的理论 小组讨论题: 1教学评价的方法 2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3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作业: 修改、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 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谢 谢,活动1 了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师生互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一小组) 小组活动1:了解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第二小组) 活动2 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师生互动2:讨论教学评价结合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第三小组) 小组活动2:讨论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 (第四小组) 活动3 为选题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 自主活动1:设计选题的教学评价方案 (第五小组) 自主活动2:修改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六小组) 小组活动3:分享与修改选题教学评价方案 (第六小组) 活动4 整理和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自主活动3:整理并提交教学设计成果 (第七小组) 小组活动4:分享教学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第八小组) 活动5 填写评价量表 自主活动4:填写量表,检查学习成果 (全体学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