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089784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黄颂昌绿色公路技术与实践(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公路技术及实践,报告人:黄颂昌,一、引言及背景 二、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三、绿色公路的行动与实践 四、结束语,报告内容,一、引言及背景 二、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三、绿色公路的行动与实践 四、结束语,报告内容,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等五个发展理念。,引言,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

2、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给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提出了奋斗的总目标。,背景,有报道曾指出,全球已探明储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将分别在50年、70年和100年耗尽; 以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为标志, “保护地球-人类共同而惟一的家园” 成为人类的共识;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 英国等欧洲国家提出:2020年减排30%,2050年减排50%。,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政府:到2020年,单位GDP碳的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

3、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交通部制定了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颁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 2014年交通工作会议上杨传堂部长提出了建设“绿色交通”等“四个交通” 的要求。,背景,公路建设与养护是高资源占用、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 ; 每生产1吨热拌沥青混合料,需消耗7-9公斤燃料油,排放约18公斤的二氧化碳(CO2)以及大量沥青烟等有毒、有害气体。,背景, 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沥青混合料约3.0亿吨, 仅拌制沥青混合料就消耗燃料油约240万吨, 排放CO2 540万吨,严重影响着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交通

4、行业的建设。, 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以及公路网发展规划,我 国沥青混合料的用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 长,到2020年混合料用量将达到4亿吨左右, 能耗和排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背景,一、引言及背景 二、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三、绿色公路的行动与实践 四、结束语,报告内容,相关概念, 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绿色技术, 低碳经济,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两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

5、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方式,变革为从“摇篮到

6、摇篮”的方式。,循环经济 3R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 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在源头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再使用(reuse)原则 要求生产的产品和包装物能够被反复使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尽可能使产品经久耐用和反复使用。,再循环(recycle)原则 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等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是另外加以利用。,循环经济三个层面,实施的三个层面 小循环(企业) 中循环(行业) 大循环(社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7、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 的支撑,必须盈利。,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低碳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绿色技术,是指根据环境价值,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部潜力的无污染技术,要求企业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考虑减少从生产原料开始到生产全过程的各环节对环境的破坏,即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选择。,相互关系,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

8、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绿色是发展的新要求和产业转型的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的目标。,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美国首先提出了“绿色公路(GreenRoad)” 的概念,从环境保护、寿命周期分析、寿命 周期清单、施工质量控制、废旧物利用等11 个方面对公路项目建立了评价指标和标准, 旨在评估并表彰表现卓越的项目。, 荷兰、德国、法国、英国、挪威、西班牙等 国也建立了相应的公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 的能耗评价体系。,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近些年,国内有关科研、高校、企业等单位对 “绿色公路” 的概念和内涵也进行了研究。, 交通运

9、输部从2012年起开始立项, 对“低碳公 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公路内涵和技 术评价体系”等开展了研究。,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低碳公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绿色公路,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绿色公路 = 低碳 + 循环 + 环保,?!,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绿色公路的概念与理念,绿色公路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利用,使公路在全寿命周期内建设与养护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及排放显著降低的一种公路发展模式。,绿色公路的核心是控制资源占用和材料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优化耗能结构,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绿色公路体系 -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公路建设,公路养护,重建/改扩建,前瞻、科学性

10、面向绿色 面向低碳 长寿命,施工技术革新 施工质量控制 低碳技术应用 碳排放评估,预防性养护 低碳技术应用 交通控制 材料循环利用,重建/改建方案 废旧材料利用 施工技术革新 施工质量控制,要以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去进行分析(LCA),能耗、排放评价,评价方法:将公路全寿命周期内各种作业所涉及的材料、能耗、碳排放,以能耗及碳排放总量、能耗及碳排放效益作为绿色低碳公路的核心评价指标;,能耗及碳排放总量:公路建设、养护及运营过程中单位长度能耗及碳排放总量, kgce/km,kgco2/km;,能耗及碳排放效能:公路建设、养护及运营过程中单位长度能耗及碳排放总量与全寿命周期内累计交通量的比值, kgce

11、/km 、kgco2 /(km.累计轴载)。,绿色公路的能耗和排放分析,原材料 生产,原材料 运输,能耗和 CO2排放,绿化(碳汇),重建扩建 旧料处理,公路 施工,公路 维修养护,运营期 车辆,能耗清单,集料开采、加工、运输 混合料搅拌(混合料种类、搅拌设备) 混合料运输 摊铺、碾压,沥青生产 水泥生产,节能减排类:,有关道路的绿色技术内容,资源循环利用类:,环保类:景观设计、绿化、径流控制和水质控制、生态防护、生态连接等。,温拌沥青技术,冷再生技术,长寿命路面技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油改汽,施工节能技术(设备节能、工艺节能、组织管理节能等)等。,橡胶沥青技术,沥青和水泥路面再生利用,建筑

12、垃圾(公路既有结构拆除物、城市建筑垃圾等)利用,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利用,服务区生活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技术等。,从绿色、节能减排的角度,客观、全面地研究和分析公路工程从原材料生产、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及运营全寿命周期的能耗及碳排放情况。用于以绿色低碳为指标,评价设计、施工以及维修养护的合理性,同时可从绿色低碳的角度指导设计、施工、维修养护及运营管理。,绿色公路体系建立的目的,一、引言及背景 二、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三、绿色公路的行动与实践 四、结束语,报告内容,绿色公路行动与实践,2011年制定了交通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2011年颁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

13、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2012年立项开展“绿色低碳公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2年交通部和财政部制定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实施细则,2012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绿色公路行动与实践,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技术,2009年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2010年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三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2009年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2010年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三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绿色公路行动与实践,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技术,2012年起列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每吨

14、温拌沥青混合料奖励4-6元人民币。,2013年起列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每吨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奖励6-8元人民币。,2012年至2014年,施工能耗测试,北京、河北、湖南、安徽、浙江等30多个工地,测试种类:SMA13、 SMA16、 AC16、 AC20、AC25、ATB25、橡胶沥青SMA13、冷再生、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等,拌和阶段,摊铺、压实阶段,路面类型和结构,路面原材料消耗清单,材料物化能耗,五种路面结构原材料物化能耗比较,施工阶段,五种路面结构混合料拌和能耗比较,施工阶段,五种路面结构混合料摊铺、压实阶段能耗,施工阶段能耗分析,五种路面结构施工阶段能耗对比,材料物化

15、阶段和施工阶段总能耗,五种路面结构混合料总能耗比较,以华北地区某山岭区98.9km长度的4车道高速公路进行分析。 施工总能耗为7.2万吨标煤,单位里程能耗为728.9吨标煤。 单位里程隧道桥梁工程能耗较高。 单位体积是沥青路面能耗最高。,公路工程能耗分析,从绿色、节能减排的角度,客观、全面地研究和分析公路工程从原材料生产、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及运营全寿命周期的能耗及碳排放情况。用于以绿色低碳为指标,评价设计、施工以及维修养护的合理性,同时可从绿色低碳的角度指导设计、施工、维修养护及运营管理。,绿色公路体系建立的目的,节能减排类:,有关道路的绿色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类:,环保类:景观设计、绿化、径流

16、控制和水质控制、生态防护、生态连接等。,温拌沥青技术,冷再生技术,长寿命路面技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油改汽,施工节能技术(设备节能、工艺节能、组织管理节能等)等。,橡胶沥青技术,沥青和水泥路面再生利用,建筑垃圾(公路既有结构拆除物、城市建筑垃圾等)利用,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利用,服务区生活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技术等。,2013年绿色公路主题性试点工程项目,2014年安排了5个项目,2015年又启动了8个项目,一、引言及背景 二、绿色公路概念的提出 三、绿色公路的行动与实践 四、结束语,报告内容,结束语,绿色公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两型社会的必然;,绿色公路是“节能、减排、循环、环保”等概念在公路建养中的集成;,绿色公路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强有力的支撑;,绿色公路建设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谢谢!,请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