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089683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导练5+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2.4自然灾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能够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理的课堂应该是多维、互动、活动性的课堂,以问题为载体,以情景为主线,以“互动”为手段,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地理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一定协作意识、团队意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教学重点、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源:gkstk.Com(一)情境导入、激活课堂播放图片:印尼海啸、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场景图片。教师:同学们看过这些新闻图片么?当我们的脑海再次重现这一时刻的时候,有何感受?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教师: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不敢走近”的自然灾害。板书:自然灾害(二)自主学习、解惑质疑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当我们看见刚才的这些自然灾害图片的时候,你们想过什么是自然灾害这个问题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总结作为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特征:自然异常变化的客观性和作用于人类的危害

3、性。板书:自然异变、灾害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完成55页活动题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学生思考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两点:是否是自然原因?是否带来危害?)承转: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又是“刻骨铭心”的。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教师: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54页看图2.46及资料,了解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危害。教师:除了书本所介绍的几种气象灾害外,你还能说说哪些气象灾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板书:种类多: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来源:学优高考网gks

4、tk探究活动2:交流56页活动题2,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了解身边的地理。(三)互动探究、智慧共享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承转: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特点,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灾害还有分布广的特点么?师引:请同学们依次阅读图2.48和图2.49,并尝试归纳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完成58页活动题1.师生共同归纳:受多种气候因素影响,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受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共同影响,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5、。教师:当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后,也许大家都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经常发这样的自然灾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探究活动3:学生在先阅读58页活动题2中台风、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原因解释的基础上,分成三组,分别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师生共同归纳: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多发地震;我国中西部山区,多山、坡陡,降水多暴雨,所以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暴雨和连续性降水,故平原、河谷地区易发洪涝灾害。板书:分布广师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6页内容,并归纳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特点:

6、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区发生。(教师在讲解自然灾害发生特点的同时可以多举几个例子,以加深学生的了解认识。)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可以说自然灾害频发就是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板书:频发探究活动4:学生思考讨论教材58页活动题3,想想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师生共同归纳: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区和谷地带,地震后引发岩体松动,易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降水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学生活动:阅读57页

7、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来源:学优高考网承转:看完这则材料,我们不禁感叹,我国不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所造成的危害还十分巨大。也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我们了解自然灾害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预防灾害,减小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板书:危害大 防灾减灾师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859页文字、图片内容,了解每幅图片所展示的防灾减灾环节及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师: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国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四)多元评价、激励发展教师总结:这节

8、课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活动参加非常积极,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好,你们学得开心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灾害,还知道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并深受其害的国家,我们现在对自然灾害的学习也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面对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就是学会了生存。(五)拓展延伸以下活动任选一项1.出一期“认识自然灾害,学会生存”的主题板报。2.写一份昆山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的防灾预案。点拨: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立足现实,从不同视角,反映地理问题。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多人协作共同完成,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学生:谈感受。(略)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学生

9、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认识。 学生:学生自学为主,如有困惑可以适当进行小组交流或请求教师帮助。来源:gkstk.Com学生:高温、冻害、雹灾等同样的方法完成地质灾害内容的教学。来源:学优高考网学生讨论时,教师及时指导,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gkstk.Com学生活动:结合课前收集的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常见自然灾害的避灾方法,并在班上交流。来源:学优高考网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热点案例入手,了解自然灾害,感悟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设计意图:将自然灾害分布的知识迁移到已经学习过的气候、地形、板块等相关知识,难点得到突破,学生易于理解掌握。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一次原生自然灾害还会引发一种或多种次生灾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强化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这一特点的认识。来源:gkstk.Com设计意图: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通过小组间展示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表达自己学习体会和看法,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