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输液》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978001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与输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与输液》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 血,输血的作用,病例:男,54岁。汽车撞伤,伤后30min来院,神志清醒,血压140/80mmHg。经拍片检查诊断骨盆骨折,左股骨骨折。患者突然出现烦燥不安,血压下降到80/40mmHg,这时作为医生该怎样处理?,输血的作用,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增加血红蛋白防治贫血 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机制 增加白蛋白纠正低蛋白 输入抗体、补体严重感染的患者,1、急性出血 失血总血容量10%,不需要输血 总血容量20%,根据临床症状及Hb、HCT选择治疗方案 通常以HCT30%-35%为出现缺氧的临界值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3、重症感染及凝血机制障碍等。,输血适应证,输血的途径,静脉输血法

2、,动脉输血法,备血,采血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三查八对” 查:血的质量、有效期和输血装置 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量和血液的种类,取血,防溶血,输注前,“三勿” 勿剧烈震荡、勿加热、勿添加药物,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注 应征的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输血前准备,类型,全血,成分血,新鲜血:4冷藏下,保存1周, 用于血液病患者 库存血:4冷藏下,保存2周3周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血浆: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和凝集原, 新鲜血浆:含全部凝血因子 保存血浆:血容量及血浆蛋白低 冰冻血浆:-30保存 37水融 浓缩红细胞:手术病人的输血 白细

3、胞浓缩液:4冷藏下,保存48h 血小板浓缩液:22冷藏下,保存24h 凝血制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输血量及速度,依病情而定,成人一般控制5-10ml/min; 老年或心功能较差者1ml/min; 小儿10滴/分钟 成人每次200-400ml为宜,婴幼儿一次输入量不超过总血容量的1/3。,输血量及速度,大出血等紧急情况下,可经加压输血器快速输入或将塑料血袋卷起后行手工挤压输血,在较短时间内输入400-500毫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检查血制品的质量及有效期。 血质量检查: 正常(分两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 上层:黄色 下层:暗红色 溶血(界限不清): 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

4、:暗紫色,输血注意事项,2、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采血、储存、输入过程 一般情况下冷藏血不必要加热,如无特殊情况采用同型血输入。 3、保护好血制品,防止凝血和溶血,两袋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输血前后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不应向血液中加入任何药物,以免发生溶血或凝血。,输血注意事项,输血注意事项,4、对曾有过敏史或发生过输血发热或过敏反应的受血者,可在输血前口服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和静脉输糖皮质激素。 5、加压输血时应防止气泡进入血管。 6、长期输血者,静脉输血器应每日更换。,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症状: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h内发生,

5、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h后缓解。,1、发热反应,1、发热反应,原因 (1)可由致热原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 (2)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 (3)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1、发热反应,防治: 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 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 严重者停止输血,给予NS输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对症处理。必要时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过敏反应,症状: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

6、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原因:病人是过敏体质;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多次输血使受血者产生过敏性抗体。,2、过敏反应,2、过敏反应,防治: 预防: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在采血 前4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可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处理: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呼吸困难予吸氧,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发生会厌水肿,出现呼吸困难者,行气管插管或切开,3

7、、溶血反应,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开始供血(凝集原)+受血(凝集素) RBC凝集阻塞血管缺血缺氧 (第一阶段) 巨噬细胞吞噬 溶 血 凝血物质大量释放 Hb入 血浆 (酱油色) 肾+酸性物质 (第二阶段) DIC 加重 结晶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阻塞肾小管 不明原因出血、渗血 急性肾衰尿毒症 (第三阶段),四肢麻木 腰背剧痛,少尿、无尿,黄疸、血红蛋白尿,原因:,输入 血型 不合 的血液,输入 Rh 因子 不合 的血液,输入 变质 血,输血的同时 加入高渗 或低渗溶液, 或加入不合适 的药物,3、溶血反应,3、溶血反应,预防:血

8、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不可使用变质血液。,处理: 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抗休克治疗:输入血浆、新鲜同型血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活性药物等。 2、保护肾功能: 3、利尿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血液透析、血浆交换 6、出现肾衰,按急性肾衰处理,4、细菌污染反应,轻者: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重者: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白细胞明显增高等中毒性休克症状。尚可发生急性肾衰,处理不及时,短期可致死亡。,4、细菌污染反应,原因:在采血或输血过程中某一环节受污染引起。,防治: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处理:疑有细菌污染时,

9、立即停止输血,积极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可适当输入新鲜同型血、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应用,升压、利尿、碱化尿液、防治酸中毒等。,4、细菌污染反应,5、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大量输血 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循环负荷过重 出血倾向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5、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原因 可能与输入库存血, 凝血因子减少有关,症状:表现皮肤、 粘膜淤点或淤斑, 甚至出现渗血、 出血,处理 通过输入新鲜血 或 血小板可以预防,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原 与大量输血 后血钙下降有关 因,症 手足搐搦、出血倾向、 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甚至心跳骤停 状,处 当输入1000m

10、l库存血后, 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 酸钙或氯化钙10ml 理 以补充钙离子,病员郑某,男,34岁,高处作业不慎坠地,急诊入院,诊断为脾破裂。医嘱:立即输血200ml。当血液输入20ml后,病人主诉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胸闷等症状。 请问:病人发生了什么反应?应如何抢救?,输 液,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循环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补充液体和热量,输液的作用,周围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头皮静脉输液,输液途径,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处 长期注射时,应从远心端近心端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距离心脏较近的

11、大静脉 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适用于婴幼儿 颞浅静脉、额上静脉、眶上静脉、枕后静脉等,操作步骤要点,核对解释 查对加药 插管排气 消毒扎带 穿刺固定 调节记录 观察病情 更换液体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排气方法 要点:莫非氏管下端无空气,“三松” 松止血带 松拳 松调节开关,穿刺过程,滴速调节,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慢滴 利尿剂、脱水剂快滴,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年龄,病情,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宜慢 休克、脱水、脑水肿者快速,药物,滴速计算法,相当滴数(15滴/毫升)输液量(ml) 每分钟滴数= 输液时间(min) 相当滴数(15滴/毫升)输入量(ml)

12、 输液时间= 每分钟滴速60(min),ml液体h输空,则每分钟滴数是多少? ml液体,滴min,输完则需要多长时间?,静脉留置针,输液泵,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晶体溶液 胶体溶液 静脉高营养液,晶体溶液,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短,对维持 细胞内、 外水分的 相对平衡 起着重要 的作用,,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常用的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 常用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能,高渗糖并有利尿作用。 等渗电解质溶液: 常用0.9 %氯化钠溶液、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常用的晶体

13、溶液,碱性溶液: 常用5 %碳酸氢钠溶液、11.2 %乳酸钠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高渗溶液: 常用20 %甘露醇、25 %山梨醇、25 % 、50%葡萄糖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降低颅内压。,胶体溶液,胶体溶液的分子大,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常用的胶体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中分子右旋糖酐 代血浆 血液制品,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提高血浆胶渗压、扩充血容量,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扩容效果好,输入后能增加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在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

14、体有助于组织修复 和增加机体免疫力。,静脉高营养液,静脉高营养液 能供给患者热能, 维持正氮平衡,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常用溶液有 复方氨基酸 脂肪乳剂等,输液原则,一般遵照 “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宁酸勿碱” 的原则。,输入溶液的种类及量 应根据患者的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的程度来决定 缺什么补什么 需多少补多少,晶体液与胶体液比值为:34:1,注意补钾“四不宜”原则:,不宜过快 成人每分钟 3040滴 (小儿酌减),不宜过多 成人每日 不超过5g, 小儿每日 0.10.3 g/kg体重。,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不宜过浓 浓度不超过 0.3 %,输液反应,发热反应 (常见的一

15、种) 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静脉炎 血管痉挛,输入致热物质: 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发冷、寒颤和发热 轻者 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者 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肌注异丙嗪50mg或0.1%肾上腺素0.5ml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原因,临床表现,处理,1、热原反应,2、急性肺水肿,原因:,短时间之内 输液速度快 输液量大 病人原有心 肺功能不良,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的 输液会使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加,血清渗出入肺组织,急性肺水肿,症状: 病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急性肺水肿,处理:,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尤其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 不良的病人要特别慎重,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 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可使患者端坐, 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此外静脉放血200ml300ml 也可以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 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