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788804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6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计划培训课程模块实施单元(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7 实施单元教学过程,模块说明,本模块将带领学员进入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评价: 介绍教学策略; 分析单元学习环境; 通过案例研讨实施单元教学的方法; 设计单元教学的实施计划; 实施过程反思与行动研究; ,主要活动,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活动2 实施过程反思与行动研究,回顾与导学,多元化评价 怎样制定评价量规 从单元学习计划中选择确定主要要素 根据评价要素确定评价的主要指标 设计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分级描述每个评价指标的具体要求 运用多元评价评价单元教学,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在已经完成的6个模块中,我们完成了单元教学的设计和评价。在本活动中我们将深入地考虑教学过程应该如何实施。这

2、包括: 进一步理解教学策略; 分析单元学习的环境; 通过案例研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 设计单元教学的实施计划;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1步 理解单元教学策略(40分钟)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每个老师都在有意无意地使用教学策略。 理解教学策略、有目的地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我们对教学策略的使用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雷杰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 组织策略; 授递策略; 管理策略。 模块3 中已初步了解教学策略(P71),本模块将进一步了解组织策略并学习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活动1 设计单

3、元教学实施方案,组织策略 考虑如何将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加以编排。 组织策略主要考虑: 主题内容如何划分成若干个专题? 各专题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如何排列专题?,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组织策略 编排教学内容的原则一般有: 从简到繁; 从具体到抽象; 从一般到特殊; 从整体到细节; 从观察到推理; 从已知到未知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组织策略 编排课程内容的具体结构: 螺旋式编列; 渐进分化编列; 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编列; 最短路径编列; 细化编列; 正向链/反向链编列 ,螺旋式编列,对于某些学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应该让学生尽早开始接触,并且多番学习,随年龄增长和智力发

4、展不断加深内容。比如,物理中电的知识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中都得学习。这种螺旋式课程结构体现了从观察到推理,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适合于教原理性的内容。,自顶向下编列,高中教材中有关基因的概念学习安排,首先学习“基因“概念,再进行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核基因、质基因的学习。又如,初中教材中先学习“脊椎动物“概念再进行分纲学习等等。,自底向上编列,当认知结构中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了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例如,学习“新陈代谢”这一概念,是在学完“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高中教材中,在

5、学习同化作用类型和异化作用类型的基础上,再进行四种新陈代谢类型的学习。,正向链/反向链编列,正向链过程应该是后面步骤依赖于前面步骤的完成,一般适合于实验技能训练。与此相反,按反向链的编列方法,要求学生先练习离目标最近的步骤,然后练习倒数第二步、第三步,以此类推,直到掌握全部步骤。 回忆学习骑自行车、游泳技能所采用的编列策略。,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授递策略 根据单元各专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要求,采用适当的授递策略: 授导型教学; 探究型学习;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管理策略 从单元教学的有效性考虑,如何发挥组织策略和授递策略的作用: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控制与管理

6、; 教学任务的分配; 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2步 分析单元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教学活动发生的地点和空间以及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技术支持条件。 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软硬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社区、校外教育机构等通常被认为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2步 分析单元学习环境 单元教学中,一般提倡学习环境采用“全空间”的设计。 根据单元内容,适当选择教室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 回顾:模块2活动2第4步(P44

7、-45)教学环境创设方法。,在线讨论,请您结合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的实际,与学伴一起讨论: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主要学习环境有哪些形式?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这些学习环境的? 这些学习环境在用来支持单元教学活动时有哪些不同? 如果让您根据模块三中设计的单元学习计划,提出相应的学习环境要求,您认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3步 分析如何实施单元教学过程 在单元教学中要考虑: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控制与管理; 教学任务的分配; 学生学习的诊断与调控; 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

8、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基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主客观条件); 集体授课; 小组相互作用; 个别化学习; 思考: 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控制与管理; 对不同年段、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学生管理应该有不同的方法;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与传统的课堂应该哟不同的方法;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教学任务的分配; 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如何恰当地分配任务,做到既能分工合作又能全面学习单元内容; 如何根据完成任务的

9、情况,适当调整任务的分配;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学习的诊断与调控; 单元学习前的需求诊断; 单元学习过程的分析与评价; 诊断的结果有助于调整学习;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 在单元学习中,通过评价与激励促进学习,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其作用; 多种评价激励机制综合发挥作用: 独立机制 竞争机制 合作机制 ,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浏览案例7-1(P152) 思考问题: 教师是如何实施教学过程的? 如果你来上这堂课,你会如何实施? 如何从一堂课的实施迁移到单元教学的实施?,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4步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计划 观摩案例7-2和

10、7-3 思考:在这些案例中,教师是如何组织实施教学的?,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第4步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计划 观摩案例7-4 思考: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如何组织实施单元教学的? 如何考虑单元的实施计划? 讨论: 单元实施计划与主题单元的学习活动设计有什么区别?,活动1 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作业:为自己的主题单元设计单元教学实施计划 提供模板:主题单元教学实施计划模板.doc,活动2:实施过程反思与行动研究,第1步:反思单元教学过程 第2步:反思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第3步:初识行动研究,关于教学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第1步 反思单

11、元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第1步 反思单元教学过程,实施前的教学反思:重点对主题单元设计进行反思。 实施中的教学反思:重点对实施中的突发问题、学生的反馈、实施情况进行反思。 实施后的反思:重点对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实施的整体情况进行反思,第1步 反思实施过程,第1步 反思实施过程,第1步 反思实施过程,第1

12、步 反思实施过程,第2步 反思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在线讨论: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在各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能不能支持学生的学习?举例说明。 在各种教学环境中,怎样使用技术才能有效地支持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作用?,第3步 初识行动研究,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 思考:学校教育科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步 初识行动研究,初识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

13、我反思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第3步 初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是以小组成员兼得互相合作方式来进行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并不过于强调研究过程中控制的严格性,也不过于强调研究计划的严密性,允许在实际工作中对研究方案加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第3步 初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步骤 预诊:用分析和判断的眼光对待每一个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

14、,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 初步研究: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研究小组从而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 拟定总体计划:拟定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制定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 制定具体计划:制定总体计划实现的具体措施。 行动:在行动过程中要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要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 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一阶段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第3步 初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案例 上海市2004年信息化教育创新高级研修班行动研究案例 开始:高级研修学习,第一次的教学设计 行动:实施教学设计,互相听课,教学反思,发现问题 再设计:听取意见和反思后,修改教学设计 再行动:第2次实施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