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784720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课课堂结构(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型结构和选题研究,郫县教研室 马厚勇,高三课堂特点,复习过程中的新授课 高三复习课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的课型,串讲 专题 讲评 习题 讲评练,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关于课堂结构 课堂活动中的相关因素与环节的比较稳定的、 简化的关系和程序。 复习的价值取向 赞科夫:“复习是达到知识巩固性的途径之一, 我们完全无意否认它的作用。但复习只是途径之 一,而决不是唯一的途径。只有在合理地进行复习 的情况下,它才能起到正面作用。”,一般结构(程序),前测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设计调整设计 活动教学活动 中测及时反馈 活动元结构 评价获得矫正 后测达标检测巩固 总结反思并预留前测,课堂的结构因素,结

2、构因素(一般结构元) 目标前测与预期 设计教学案 活动组织与开展 固化积累与生成 评价自评、他评与师评 检测中测与后测 总结归纳、总结、反思、预留,邓玉华老师 “高三化学复习课落实过手六环节”中的结构因素,忆 请对照下列问题快速回忆并尝试回答(2分钟) 1-3个考点或考纲原话、知识框架 看 在书上查找不熟悉的内容并加强记忆,3分钟后检查 评 互查或教师检查、讲解(3分钟) 练 2-3道综合题或6道左右典型对应考点的基础题.规定 时间完成(如“请在10分钟完成或10分钟后检查”) 讲 针对练习中的突出或常错问题精讲、重点讲 (10分钟左右) 考 按考试要求闭卷在规定时间完成610道左右对应考 点

3、的典型题 (10分钟) 不同学生不同要求,好学生要求速度、准确度,一般学生基础过手、 建立知识网络与对应试题的联系,前测,目的与功能固化、准备、预习、检查、调查 形式作业、自测、前3-5分钟测试、问卷等 选题 依据:阶段性水平、教学内容、教材、考纲、考题 原则:尊重现状、符合实际、指向明确、适度标 高、注重思维呈现、可检测 操作:选什么题(高考、诊断题、资料?) 怎样选题(知识点、再现、鉴赏) 评价,前测选题,以录象课为例(2009年全国卷I.28题) 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 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 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

4、溶液,电极均为 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 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 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 电源的N端为 极;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 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 乙溶液 ; 丙溶液 ;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调整和再设计,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 基本设计 程序性设计(前测、评价、活动、练习、评 价、中测、总结、后测) 活动设计(序列、问题、形式) 学案设计(注意教辅上的知识点回顾) 实验

5、设计(情景、展示、动手) 媒体设计(模型、实物、展台),教学活动,教师的活动 固化与生成 筛查问题、确定策略 指导学生先整理、教师后梳理 测评与总结 学生的活动 明确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测与反思 形式与内容 问题导学,中 测,目的与功能生成和诊断 形式和内容完成学案、练习、题单等 选题 依据:当前水平、考纲、考题 原则:当前内容、符合实际、适度标高、可检 测 操作:怎样选题(变式、组题),中测选题,(2011北京高考26,14分 部分)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 ;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 离子方程式是 ;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

6、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中测评价,自评 他评 评师 再整理(学生+老师),后 测,功能达标检测 选题 依据:教材、考纲、考题 原则:适度标高、内容一致、可及时检测 操作:怎样选题(变式汇总) 评价,后测选题,( 2011上海11)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09年四川卷29题,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LiF

7、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 2 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迁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M表示)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

8、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 (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 、 、 (填化学式)生成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写出M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考纲 考题 教材,考纲通过解读明确要求、制订目标 (要求学生所达到的水平) 考题是考纲的问题呈现形式 (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应考) (怎样对待大纲区、课标区的考题) 教材基础和关联,2011年考纲(化学计算),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

9、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2011四川12).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径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 12.5% B 25% C 50% D 75 (2011四川13)可逆反应X(g)+2Y(g)2Z(g) 、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0、 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2011年考纲(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2011成都市“二诊11”

11、)11. 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甲中充入3mol A和2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2 mol D,发生反应。 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固定在4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甲 P乙 B. 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人B物质,活塞向右移动 C. 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6处,乙中C(A), c(D)均减小 D. 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A物质的速率等于乙中A物质的速率,2011年考纲(双基),6.物质结构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4)了

12、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7.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011四川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2011年考纲(双基),7

13、.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6.(15分)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mol/L的Y溶

14、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 请回答下列问题 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 与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_。 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4, 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按右图电解M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 (2011江苏高考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教学中高考题的作用,目标与期望 尺度和导向 应用和规范 资料和参考,不同课型的课堂结构,串讲 专题 评讲 习题 讲评练,不同内容的课堂结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不同阶段的课堂结构,一轮串讲 二轮专题 考前整合,具体案例,试卷评讲课 一轮串讲课 二轮专题课,试卷评讲课的课堂结构,一、前测 (考试+评阅+分析)目标、内容重难点 二、分析(8分钟) 教师总体说明并评价(统计、激励与促进、典型问题和错例、示范答 卷欣赏) 学生分析(自评、情境再现) 三、教学活动(25分钟、典型问题活动元,如:45分钟) 1.筛查出的问题(典型、普遍、分类汇总几个点、几个问题) 2.试卷分析与评价(意图、内容、形式、问题答卷、示范答卷) 3.学生活动(相关知识整理) 4.练习并评价(中测) 四、达标检测并评价(后测)(5分钟) 五、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