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68752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专业范文提纲职称大学本科大专论文社科管理教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档案编号:网络教育毕业论文浅谈中学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学生姓名:马威指导教师: 宋世彤 教授学科专业: 英语教育专业论题方向: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学 号: 08035020706002学习中心:吉林省吉林奥鹏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0 年6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2、不超过800字;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马威 日期:2010 年6 月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论文作者签名:马威 指导教师签名:宋世彤 日 期:2010 年6 月 日期:2010 年6 月论文作者信息: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13894862952 _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

3、春市长吉公路677号 邮 编: 1300000 _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学习有兴趣,兴趣的培养就是教师要能用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更好的开发智力,搞好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应试教学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难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和学习动力,无法达到学习目

4、标。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英语的吸引力。论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采用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教师强制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有很强的积极性,授学生以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尽可能的方法来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中学英语;兴趣教学;积极性;影响;效果引 言因为兴趣是属于非智力因素,所以我们谈兴趣,就

5、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因素,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它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具体操作;另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作用。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作了广泛的研究,写了不少的文章,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未引起众多教师、家长的真正重视,他们只是重视对中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培养而忽视了对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养。常常听到许多家长抱

6、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不听话。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商不高,有的把学生成绩的好坏归咎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方法的好坏。甚至有的教师也常常训斥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你真笨!”“木头脑袋瓜!”等等。其实,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商都是一样的,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这是片面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学生自己,在于内因起作用。人的智力都是相同的,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某些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非智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像动机、兴趣对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家长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看看心理

7、学、教育学书籍,学学理论,了解研究中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保证完成复杂的智力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讲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有内在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学科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很好地点拨、诱导、启发、激励学生,尤其是要使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兴趣教学方法诸如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扮演角色法和表演竞赛法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搞好英语学习,提高英

8、语学习效率。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培养。一、国内外研究状况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心理学文献中已有关于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报道。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使学生感到它值得学习。”强调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起巨大作用的。Rod Ellis指出:“一个普通的共识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种种需要和兴趣所控制,这种需要和控制影响他实际的表现。” Krashen 指出,“课堂教学的作用是给学习者提供语言交际机会,而不是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语言符号,只有交际化的教学才能使学习者感到所学内容有趣且言之有物”。更是强调了兴趣的

9、重要性。美国的拉扎勒斯将高中学生按智能与兴趣分为两组:前者平均智商为120,但对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智能组);后者平均智商为107,却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兴趣组)。两组学生都必修阅读与写作这门课程。待到一学期结束时,兴趣组内每人平均读完20.7本书,写14.8篇论文;而智能组内平均每人只阅读5.5本书,只写3.2篇论文。结果是明显的:“兴趣组的成绩远优于智能组”。近数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兴趣对学习者的影响及在学习成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著书、写论文等不少的研究,研究的方法着重应用多种有关智力、学业和人格的测验,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做出相关分析,以获得某种个性品质在学习成功中所起的作用的数

10、据。燕国材在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时说道:“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的学习。”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反之,即使一个智力水平中常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生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胡春洞在其英语教学法中阐述道:智力因素包括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本技巧、言语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成功的外语教学规律之一

11、,就是语言能力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章兼中编写的外语教育学一书的有关章节中论述了外语积极学习理论,其目的就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钱建华所做的兴趣指数与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成正、高相关:即兴趣提高时,思维能力相应发展好,兴趣降低时,思维能力发展差。一、英语兴趣教学理论依据(一)兴趣的定义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浓厚的兴趣。正是对绘画的兴趣使著名画家齐白石历经磨练、锲而不舍、大器晚成,40多岁成名,到70岁他画的虾才达到顶峰。对数学的兴趣使身居斗室的陈景润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不停地推论、演算,为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哥德

12、巴赫猜想而努力。正是对电影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银幕形象。兴趣对一般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特别的作用。俗话说,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人不乐意干的事就干不好。一个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其英语成绩肯定不会好的。“反过来,兴致勃勃、孜孜不倦、如梦如醉地从事的事情,则一定会做得很出色。”聂卫平对围棋的迷恋、陈爱莲对舞蹈的追求,60多岁对舞蹈还是那么痴迷,都使他们的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一切都是因为兴趣在他们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一词似乎人人都懂,但心理学家至今还难以给它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正如著名心理学家Ball和Hilgard.在他们的名著The

13、ories of learning中说:“由于种种原因,兴趣是一个未经分析的笼统的术语。”百科大辞典里,兴趣的解释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有的书上兴趣被解释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人认为:“兴趣是人对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有人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积极的情绪反应。”还有的书上解释为:“兴趣是人积极的接触、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总是使人心向神往。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在兴趣发生的同时总是伴有对该事物

14、的满意、愉快、振奋等肯定情绪。”(二)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2.1动机与学习的关系谈兴趣,就不能不提到动机,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类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动机,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指向一定的目的。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在学习中是很有效能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要有效地进行长期地有意义的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动机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由于动机不同,使得在同一场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同一人在不同时间,

15、不同的场合中的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第一,引起和发动人体的活动,第二,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第三,维护增强或减弱活动的力量。第一,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学习动机是由某种学习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活动倾向,是激励和推动学生去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才会懂得为谁、为什么而学,就会产生动力,学习就会朝着某个方向努力。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然就产生不了学习动力,学习就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没有努力方向。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在人们的行动中内驱力与目标紧密相联系,若没有内驱力,就无所谓目标,反之,没有目标,内驱力也不复存在。”因此,在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