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68740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杜泽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浙江省衢江区杜泽中学2009学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长城 B. 地方设县 C. 使用圆形方孔钱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C. 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3. 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产生这种思想认识是基于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2、. 中央集权制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5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B、 C D6“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

3、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的思想7唐太宗从隋亡吸收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确立“存百姓”的思想8新罗和日本同唐朝的友好交往中,相同的历史现象有都有来唐留学生 都仿效唐朝制度 都学习儒学 都从中国引入佛教 A B. C D9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评价是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B.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扑灭反清武装 D. 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10康熙帝在17世纪中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郑氏家族割据

4、台湾 噶尔丹大举内犯 大小和卓发动叛乱 沙俄侵占黑龙江流域 A B C D. 11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由中俄双方平等商定 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库页岛属中国得到法定认可 A B C D12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 A.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C. 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才能取得百姓信任 D. 要以仁爱之心,使人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3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查阅 A.论语 B尚书 C春秋 D.道德经1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A. 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

5、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 主张“百家争鸣”15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 因材施教16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A. B C D. 17“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柏拉图是人。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这种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法最初是谁提出的 A. 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孔子18亚里士

6、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卤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这反映了他的 A法治思想 B“中道”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19下列不同时期美国国旗,其中美国独立战争初期使用的是 A B C D20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A表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B. 标志着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C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 表明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21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美国选择费城作为举办地的原因是 A. 费城是当时美国的制造业中心 B. 费城是当时美国的政治中心C费城是独立宣言的发表地 D. 费城是1787年宪法诞生地22华盛顿在告别辞

7、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扑不破的政策”,下面作为美国长时期内遵循的一项外交政策的是A孤立主义 B大棒政策 C金元外交 D.门户开放23拿破仑战争的进步性表现在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削弱了封建势力 莱比锡大会战 多次与反法联军进行战争,阻止波旁王朝的复辟 A B C D24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不包括 A. 争夺欧洲霸权 B. 夺取世界市场和霸权 C. 结束欧洲大陆的民族压迫状况 D. 防止封建王朝在法国复辟25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下列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A. 重建君主政体导致大革命成果付之东流 B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

8、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D促使欧洲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们居无定所,往来如风。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军队,转瞬间,又变成散落天边的牧民。匈奴人是游击战的高手,如果秦军仓促出击,匈奴骑兵会避开锋芒,绕到别处大肆抢掠,甚至凶猛攻击秦军的后方。秦军劳师远征,寻求决战而不得,旷日持久,将无法忍受。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选择了长城战略。秦军修建的长城,并不只是一堵墙而已,长城不仅用于防御,蒙恬改造过的长城是一个可以进攻的体系。材料二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9、注释:举:生育。餔:糊状食物) 太平御览 材料三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祖实录康熙帝(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战略意义。(2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修筑长城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6分) (4)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是怎样的?与昔日秦始皇的认识角度有何不同?(6分)27. 根据

10、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摘自论语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 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 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

11、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2)材料二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地位的?(2分)28.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 摘自华盛顿传 材料二 1776年1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

12、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行动必然会促进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摘自华盛顿传材料三 (按: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后)华盛顿说:“天啊!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已选择人人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难以解释 如无道理,就要马上动用政府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1)材料一与材料二说明华盛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2)材料三中华盛顿难以解释的现象的实质是什么?(4分)(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这种制度这种认识上缺陷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斗争分别是什么性质的矛盾?(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