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366248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作者: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王晓东,方向义,刘团江,宋宗让【摘要】 目的对照性研究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青少年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从 1998 年 1 月2006 年 1 月手术治疗的 231 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选出胸腰段脊柱侧凸 61 例。A 组前路手术 28例。B 组后路手术 33 例。结果随访 26 年(平均 3.5 年)。手术时间 A 组4.5 h0.8 h,B 组 3.1 h1.0 h(P0.05)。剃刀背矫正度 A组 3.82.4,B 组 4.12.6(P0.05)。2 年后矫正度平均丢

2、失 A 组4.31.4,B 组 5.42.1(P0.05)。随访 2 年无假关节及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后交界性后凸角 B 组发生率高(P0.05). Corrected degree lost in 2 years was 4.3 1.4 in group A and 5.42.1 in group B (P0.05). Corrected degree of razorback was 3.8 2.4 in group A and 4.12.6 in group B (P0.05).There were no pseudoarthrosis and internal fixation fail

3、ure. The incidence of proximal junction kyphosis was higher in group B (P0.05)。1.2 手术方法1.2.1 前路手术 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患侧在上。经胸腔-腹膜后入路显露畸形节段椎体,结扎节段血管,骨膜下剥离显露椎体、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固定椎体钉,处理相邻椎体终板,椎间植骨,预弯旋转棒,用两个持棒钳分别夹持棒的两端,逐渐旋棒以减少旋转后凸。脊柱背向腹侧矫正旋转,固定螺母,使棒可靠的固定在螺钉上,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依次关闭切口。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行神经生理监护。1.2.2 后路手术 全身麻醉,后方入路

4、。术中暴露范围包括畸形节段的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椎板、棘突、双侧关节突。明确上下终椎和顶椎。采用徒手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2,制备椎弓根螺钉钉道,球探探测,置入螺钉,预弯连接棒,用旋棒技术进行矫正,依据情况再用选择性加压以及原位弯棒等技术进行调整。处理植骨床,取髂骨或加用异体骨行固定范围内融合,安装横向连接器。术中行神经生理监护。1.3 观察指标观察 2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融合节段,矫正率,2 年后矫正角度丢失度数,剃刀背畸形角度以及近端交界性后凸角(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1.4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3.0 医学统计学软件处理

5、,连续变量应用 t 检验,百分率采用x2 检验,检验水准为 P0.05。2 结果随访 26 年,平均 3.5 年。平均手术时间 A 组 4.5 h,B 组为 3.1 h,平均出血量 A 组 1 400 ml,B 组 1 200 ml。平均术后引流量 A 组 380 ml,B 组250 ml。平均固定节段 A 组 4.5 个椎体,B 组 7.1 个椎体,平均矫正率 A 组75%,B 组 74%,2 年后平均矫正度丢失 A 组 3.8(图 1),B 组 4.1(图 2)。随访 1 年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骨性融合,2 年后无假关节及内固定失败,A 组近段交界角无变化,B 组发生率为 23%(P0.01(

6、表 1)。 图 1 特发性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3 讨论Dwyer 于 1969 年首次报道脊柱侧凸前路矫形以来,前路手术一直是治疗胸腰段 AIS 较为经典的术式。其手术优点为融合节段、旋转畸形矫正率高。然而,假关节的形成,后凸畸形的发生、内植物失败以及创伤大、出血多为其缺点。随着脊柱三维矫形理论的发展,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后路手术不但损伤脊髓的机率小,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3。早在 1994 年 Suk 等就提出了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他总结了椎弓根螺钉、钉钩混合、和钩子 3 种方法的疗效,发现畸形矫正率分别为 72%、66%和 55%,术后角度丢失率分别为 1%、

7、2%和 6%。2000 年我们通过总结 33 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其效果与前路手术效果相当,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2 种手术在畸形矫正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矫正率却无显着性差异。一些研究表明4,前路手术可能并发后凸畸形,导致矢状面失平衡,然而,又有人报道前路手术通过部分旋转,可获得较好的矢状面平衡,本研究2 种手术方法术后矢状面角度无明显变化,剃刀背畸形有显着的改善,但 2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这与 Burton 等5的研究结果相同,得出 2 种方法在畸形矫正、矫正度的丢失以及剃刀背的改善方面没有差别。A 组手术时间明显较 B 组短,术中

8、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A 组明显较 B 组少。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活动受限,本研究表明 A 组融合(4.50.6)个椎体,B 组融合(7.11.2)个椎体, B 组较 A 组多 2.6 个椎体,两者差异显着(P0.01)。本组经过 26 的随访,患者中没有内固定断裂、假关节形成以及内固定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自从 Harringtong 棒系统使用以来,学者们观察到 PJK 现象,据报道融合节段在上胸段发生率高,尤其在后路短节段融合固定中。Kim 等6报道发生率为 26%,本研究 A 组近段交界角无变化,B 组发生率为 23%(P0.01。Yang 等7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避免

9、PJK 的发生,靠近融合节段的后凸角小于 10才允许采用后路节段固定,而且手术中必须保留腰椎生理性前凸,但关于 PKJ 发生与发展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Suk SI, Lee CK, Min HJ,et al.Comparison of Cotrel-Dubousset pedicle screws and hooks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J.Int Orthop,1994,6:341-346.2 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等.TSRH 器械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16-19.3 郝

10、定均,贺宝荣,李毅,等.CH-Horizon 器械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11-15.4 Moskowitz A,Trommanhauser S.Surgical and clinical results of scoliosis surgery using Zielke instrumentationJ.Spine,1993,16:2444-2451.5 Burton DC,Asher MA,Lai SM.Patient-based outcomes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ingle torsion thoracolum

11、bar-lumbar scoliosis treated with anterior 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an average 5-to 9-year follow-up studyJ.Spine,2002,21:2363-2367.6 Kim YJ, Bridwell KH,Lenke LG,et al.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following segmental pos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minimum 5-year follow-upJ.Spine,2005,18:2045-2050.7 Yang SH,Chen PQ. Proximal kyphosis after short posterior fusion for thoracolumbar scoli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11:152-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