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365076 上传时间:2017-09-2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7: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学 校 名 称 : 仲 恺 农 业 技 术 学 院 中 心 名 称 : 基 础 化 学 与 生 物 化 工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中 心 网 址 : http:/202.192.88.1/party/jxzy/index.htm中 心 联 系 电 话 : 020-89003329 中 心 通 讯 地 址 : 海 珠 区 纺 织 路 东 沙 街 24 号 申 报 日 期 : 2006-6-15 广东省教育厅 制1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学科名称 化学 主管部门(学校或学院) 化学与化

2、工 系 成立时间 20044中心建设发展历程1995 年我校化学实验室为广东省第一批达标实验室。从 1995 年开始,通用化学实验技术在仲 恺农业技术学院和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下,历时 5 年构建了(基础)化学实验新体系,该体系有机地融进了普通(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计算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历经多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大调整,修改教学大纲,建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通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1999 年我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提出“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大 农学专业课 程设置,建立了 “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重应用、高素质” 的植

3、物生产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增加了现代大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2004 年在学院“ 理论上基 础扎实、专业上多学科交叉、能力上懂经营管理会贸易” 的复合型大农业应 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精神鼓舞下,我校在原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教学资源、人力 资源建立了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成立了以廖列文教授为组长的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指导小组。姓 名 廖列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12 民族 汉中心基本情况中心主任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 学位 硕士 毕业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2通讯地址 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 24 号 邮 编 510225电子邮箱 联系电

4、话 020-89013955主要职责 负责中心的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承担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实验教学工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广东省材料学会理事,1995 年起在广东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的生物化工学科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过 10 多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基金、火炬计划、省基金、省科技攻关等 10 多项科研项目。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获广东省科技成果奖 5 项、发明专利授权 5 项,通 过省级鉴定科研成果 10 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2 部, 发表学术论文 100 多篇。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它 总人数 平均年 龄

5、人数 5 14 9 4 13 7 6 7专职人员占总人数比例 17 47 33 3 44 23 23 1032 37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 面 向 专 业 数 实验学生数/年 实验生时数/年教学简况19 155 10 2000 11400010 万元以上设备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 设备总值 (万元) 设备完 好率台件数 总值(万元)环境条件1900 669 765 100 27 518中心基 教材建设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 (种)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 实验教材获奖数量 (种)33 2 2近三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 主要投向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和学校自筹资金,20032005 年分二次投入仪

6、器设备购置经费约 288 万元。本情况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近年来在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对各类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进行了积极探索与革新。2001 年通用化学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 年模拟化学实验室的创建与实践教学创新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 年,植物生产类专业 (园艺、 农学、植保) 产学研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 年通用化学实验技术获中国大学版协华南地区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2001 年,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广东

7、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科研成果见附表一4心基本情况序号 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 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职务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 廖列文 男 1955.12 硕士 教授 化工 2 主任 主持 是 化工系2 崔英德 男 1952.11 博士 教授 化工 2 顾问 指导 是 化工系3 刘展眉 女 1963.6 硕士 副教授 化工 2 副 主 任 教学(分析、通化) 是 化工系4 严志云 男 1963.3 博士 副教授 化学 2 副 主 任 教学(有机、通化 ) 是 化工系5 宋光泉 男 1954.11 学士 教授 化工 2 教学(有机、通化) 是 化工系6

8、何生根 男 1965.7 博士 教授 生物化工 2 教学(生化) 是 生科院7 梁红 男 1958.9 博士 教授 生物化工 2 教学(生化) 是 生科院8 粱世强 男 1954.7 学士 副教授 化工 2 教学(物化) 是 化工系9 陈睿 女 1963.12 双学士 副教授 化学 2 教学(有机、通化) 是 化工系10 陈海德 男 1948.12 学士 副教授 化学 2 教学(无机、通化) 是 化工系11 覃广泉 男 1953.8 本科 副教授 生物化工 2 教学(土化) 兼 生科院12 林海琳 女 1964.12 博士 副教授 化工 2 教学(无机及分析、通化) 是 化工系13 蒋旭红 女

9、 1969.7 硕士 副教授 化学 2 教学(有机、通化) 是 化工系14 王新爱 女 1966.3 硕士 副教授 化学 2 教学(有机、通化) 是 化工系15 尹国强 男 1966.3 硕士 副教授 化工 2 教学(化工工艺) 是 化工系16 黎新明 男 1976.8 博士 副教授 化工 2 教学(化工工艺) 兼 化工系5续上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17 贾振宇 男 1966.9 硕士 副教授 化工 1 教学(化工工艺) 是 化工系18 胡文斌 男 1963.1 博士 副教授 化工 2 教学(化工工艺) 兼

10、 化工系19 杜建军 男 1966.8 博士 副教授 生物化工 2 教学(土化) 是 环工系20 阎杰 男 1972.12 博士 讲师 化工 2 教学(无机及分析、通化) 是 化工系21 穆筱梅 女 1973.2 博士 讲师 化工 2 教学(物化、通化) 是 化工系22 葛建芳 男 1965.3 博士 副教授 化工 1 教学(有机、通化) 是 化工系23 毛淑才 女 1974.11 博士 讲师 化学 1 教学(无机及分析、通化) 是 化工系24 凌育赵 男 1967.2 学士 实验师 化学2管理(多媒体软件、 仪 器、药房、 实验 室) 是 化工系25陈志慧 女 1966.6 学士 实验师 化

11、学2管理(仪器、药房、 实验 室) 是 化工系26 李红梅 女 1971.7 博士 讲师 生物化工 1 管理(大型、精密仪器) 是 生科院27 陆益民 女 1968.11 学士 实验师 化学 2 管理(大型、精密仪器) 是 化工系28张翠荣 女 1967.5 学士 高级实验师化学1管理(仪器、药房、 实验 室) 是 化工系29张亚萍 女 1966.2 中专 实验员 化学1管理(仪器、药房、 实验 室) 是 化工系30 邹慰力 男 1960 大专 维修工 化学 管理 是 管理科31 何文峰 男 1968 中专 维修工 化学 管理 是 管理科32 彭波 男 1966 中专 维修工 化学 管理 是

12、管理科8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大力支持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对“ 实验中心”的改革探讨给予政策倾斜、经费资助,使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得以持 续,成果 频出。1995 年,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给予“通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立项资助。1999 年,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在全院推行“植物生产类专业课 程设置方案”。2004 年,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召开会议,建立 “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重应用”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高度重视,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定期 进行检查交流,狠抓落实,取得了预期的教改成果,从 2003 年至今多项 关于实验中心及实验教学的研究课题获得支持。实验教学定位“

13、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是: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工作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能力、思 维和素 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跨学科、大综 合、多功能的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改革思路。“实验中心”涵盖理、工、农多学科, 综合了化学与生物化工等学科的特点,承担学校十个专业年生时数 114000 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承担了近 500 万元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1、通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及植物类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成功经验,为构建“实验中心”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植物生产类专业 ”课程改革体 现了“厚基础、 宽专业 、强技能、重 应用、能创新、高素质

14、”的特色,以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突出创9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用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经历了十一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得基础化学类课程建 设日臻完善。 通用化学 实验技术课程的实施,打破了 课程壁垒,实现了人员、资源共享,以实验技术归类,以项目管理 为目标,已成为实验中心教学改革的示范模板之一。植物生产类及生物化工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已取得了成功经验,也为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良性运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深化实验课程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最优效果大力推进各门实验课程的改革工作

15、,近 80的课程实现实验课程化,各课程全面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四 结合实验预习指导和提高化学实验质量相结合,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研究性和设计 性实验相结合,学生独立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理 论考试、实验基础知识考试与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合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包括:录像、投影、CAI 课件、模拟实验、网 络教学。改 变传统单 一黑板教学模式,不同的 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 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寻求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3、建立起多层面的考试方法和完善的考评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实验理论考试、实验基础知识考试与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借助分析工鉴定所,引 进技能鉴定的考评机制,建立了包括实验理论考试、 实验 基础知识考试、 实验模块操作技能考试、基础仪器实验模块操作技能考试、综合应用实验模块设计能力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体系,严格监控各实验课程的质量。 4、以“实验中心”为平台,建设生物化工、植物生 产类 、化工类学科的交流桥梁及纽带,10为创新人才成长拓展出广阔空间以“实验中心 ”为平台,连接应用化学、植物生产类学科、生物化工等学科,形成学科相互交叉、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