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365025 上传时间:2017-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实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楼板和填充墙对钢结构纯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钢结构纯框架房屋的振型为剪切型;阻尼比在 2%5%之间;填充墙明显缩短了钢结构纯框架的自振周期,使得实测周期小于计算周期,抗震计算时应对计算周期进行折减。给出的周期折减系数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关键词 动力特性;实测;脉动法;周期折减系数1 前 言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和阻尼,是结构自身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进行抗震计算的基本参数。一般情况下,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但由于计算时没有考虑楼板和填充墙等

2、非结构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使得计算周期往往大于实测周期,抗震计算时需要根据同类建筑的实测周期对计算周期进行折减,否则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偏小。另外,结构的阻尼目前还只能通过实测得到,因此,现场实测是了解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途径。过去我国建筑钢结构主要用在工业建筑领域,民用建筑领域主要是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实测数据比较多,研究也比较深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 (GB 50011-2001)第 5.2.1 条对砌体结构的有关规定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JGJ3-2002)第 3.3.17 条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的规定,均是有关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相对而言,我

3、国钢结构房屋动力特性的实测数据比较少。文献3实测了北京京广中心的动力特性,文献4 实测了北京长富宫中心的动力特性,这两栋建筑分别是钢框架-支撑(剪力墙板)结构和纯框架结构。文献5 和6分别给出了深圳地王大厦(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的动力特性实测值,二者的测试方法略有不同,但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文献7给出了上海地区四栋超高层建筑振动特性实测值,其中两栋是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两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文献8收集了 37 栋高层钢结构的实测及计算基本周期,限于当时的条件,只有两栋是国内建筑,即北京京广中心和长富宫中心。目前,随着我国民用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除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在多层房屋中采用钢结

4、构的也越来越多,这为研究钢结构建筑的动力特性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目前钢结构房屋采用的周期折减系数,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9(JGJ 99-98)第 4.3.6 条的规定比较笼统,没有区分结构形式和填充墙类型,一律取 0.9。在实际工程中,填充墙类型很多,对结构刚度的贡献也不一样,这条规定的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采用脉动法对两栋钢结构纯框架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较,研究了楼板和填充墙对钢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钢结构纯框架的周期折减系数进行了探讨。2 钢结构纯框架房屋动力特性的实测与计算分析方法2.1 动力特性的实测方法(1 )

5、试验依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96);(2 )试验仪器与设备:941B 型传感器,941 型放大器和 WS-USB 数据采集分析仪;(3 )试验原理:从建筑物各测点所测到的速度反应时程,经积分变换得到位移反应时程,再经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位移谱,即可确定结构的前若干阶自振频率和振型,结构的阻尼比采用半功率法得到。2.2 动力特性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为了研究楼板和填充墙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空间结构分析计算软件ETABS8.4.5 计算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在计算中考虑了三个计算模型:模型 1:建模时只考虑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的主体结构的刚度,即只输入框架梁和框架柱,梁

6、柱采用空间梁单元计算。模型 2:建模时不仅考虑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的主体结构的刚度,而且考虑楼板的刚度。该模型不仅输入梁柱,而且输入楼板。梁柱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楼板采用壳单元模拟。模型 3:建模时不仅考虑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的主体结构的刚度,而且同时考虑楼板和填充墙的刚度。建模时不仅输入梁柱、楼板,而且输入填充墙。梁柱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楼板和填充墙采用壳单元模拟。为了与实测值相比较,计算时没有考虑楼面活荷载,楼面恒荷载仅考虑了楼板结构自重。3 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3.1 攀枝花迎宾苑小区 3 号楼的实测与计算分析3.1.1 工程简介攀枝花迎宾苑小区 3 号住宅楼,建筑面积约 500

7、0m,六层加跃 7 层,建筑平面尺寸为 58.100m14.350m,层高 2.800m,总高 20.500m。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第二组,类场地,基本风压 0.3kN/m2。该住宅楼上部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柱网为 4.5m3m、4.5m4.5m ,采用250mm160mm 焊接矩形钢管柱和 250mm150mm 焊接工字型钢梁,Q345B 级钢材。为了不露梁柱,钢柱沿墙走向布置。楼板采用 120mm 厚 C30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与钢梁顶接。围护结构采用空心砖砌块填充,外墙和分户墙厚 200mm,室内隔墙厚100mm。标准层结构布置见图 1。场地

8、内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含砾砂土,混合岩,场地内地下水埋深 9.0015.40m,属孔隙型潜水。基础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持力层为第层素填土,素填土的层厚为 11.6021.10m,通过对地基土进行强夯加固处理,场地强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180 kPa,强夯有效影响深度为 6.5 m。3.1.2 试验测量结果(1 )测点布置:选在建筑的中间单元,每层布置一个测点,第 1 次布置的测点楼层为:1、3、4 、5 、6 和跃 7 层;第 2 次布置的测点楼层为:2、3 、4、5、6 和跃 7 层。(2)试验时建筑物的状态:现场实测于 2003 年 4 月进行,试验时建筑物主体结构已

9、完工,外墙及内墙已砌筑完工,正处于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3)实测结果:经过试验数据分析,结构的横向、纵向的自振周期和阻尼如表 1 所示,振型如图 2 所示。从实测振型图上看,3 号楼振型曲线向外凸,具有剪切变形的特征,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3.1.3 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计算结果见表 2 和图 3。从表 2 可以看出,模型 3 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测自振周期。从振型图上看,模型 1 和模型 2 的振型基本一致,模型 3 的振型接近实测振型。3.2“ 信莱艾菲尔花园”B2 号楼的实测与分析3.2.1 工程简介山东济南“信莱艾菲尔花园 ”B2 号多层钢结构住宅建筑面积 5828m2

10、 ,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加跃 6 层,层高 2.8m,檐口高度 15.000m,建筑平面尺寸为73.550m11.750m。抗震设防烈度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土类。基本风压 0.45kN/m2 ,基本雪压 0.30kN/m2。该住宅楼上部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柱采用外包式刚接柱脚。钢材采用Q345B,基础外墙和顶板混凝土为 C30、楼板 C25,钢筋为 HPB235 级、HRB335 级。柱截面为 H 型钢 HM294200812,梁为 H 型钢HN34617469,HN3001506.59 ,梁柱连接采用刚性节点。楼板采用100mm 厚现浇钢

11、筋混凝土,屋面采用轻钢屋面。外墙采用 130mm 厚复合轻质保温墙板,内隔墙采用 75mm 厚复合轻质保温墙;分户墙和楼梯间及地下室隔墙采用 200mm 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标准层结构布置图见图 5。场地内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0.53.5m 厚度填土、4.57.6m 厚度粉质粘土、0.33.2m 厚度粘土、 1.55.7m 厚度粉质粘土、 9.1015.50m 厚度粉质粘土、0.73.6m 厚度全风化辉长岩、0.85.5m 厚度强风化辉长岩、中等风化辉长岩,场地内地下水埋深 1.902.70m,埋藏较浅,属孔隙型潜水。基础采用梁式筏板基础,持力层为第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 kP

12、a,基底铺设 300 厚级配砂石垫层。3.2.2 试验测量(1 )测点布置:选在建筑的中间单元,每层布置一个测点,布置测点的楼层为1、3 、 4、5、跃 6 层、跃 6 层顶;(2 )试验时建筑物的状态:现场实测于 2003 年 12 月进行,试验时建筑物主体结构已完工,外墙及内墙已砌筑完工,正处于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3 )实测结果:经过试验数据分析,结构的横向、纵向的自振周期和阻尼见表 3 所示,振型见图 4。从实测振型图上看,B2 号住宅楼的振型曲线向外凸,具有剪切变形的特征,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3.2.3 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计算结果见表 4 和图 5。从表 4 可以

13、看出,模型 3 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测自振周期。从振型图上看,模型 1 和模型 2 的振型基本一致模型 3 的振型要接近实测振型。4 关于钢结构纯框架的周期折减系数由以上两栋钢结构纯框架房屋的动力特性的现场实测及限元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攀枝花迎宾苑小区 3 号楼的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为:横向:1.7163/0.366 = 4.69纵向:1.7499/0.427 = 4.10山东济南“信莱艾菲尔花园 ”B2 号楼的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为:横向:1.0565/0.281 = 3.76纵向:1.6926/0.315 = 5.37两栋房屋的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平均为 4.48。然而,根据文献

14、8的统计分析,高层钢结构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平均为1.24,与本文这两栋房屋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层钢结构开间、进深都较大,内墙大多使用轻质隔断并且数量少,外墙多采用幕墙,填充墙对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小。攀枝花迎宾苑小区 3 号楼和济南“信莱 艾菲尔花园”B2 号楼都是住宅建筑,隔墙较多,开间、进深都相对较小,并且采用了自身刚度较大的砌体结构和预制加气混凝土墙板结构,对结构的刚度有较大影响,计算分析也表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可能是文献8中统计的数据虽然较多,但其中只有两栋是国内建筑,建筑隔墙体系没有充分反映中国国情。例如,文献4对北京长富宫中心(钢框架结构)的

15、实测分析表明,虽然两个方向的计算周期基本相同,但横向和纵向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分别为 1.04和 1.45,差异较大。由于实测周期反映的是结构在微幅振动下的周期,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大得多,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可能已出现轻微破坏,刚度会下降,周期会延长。一些研究表明1113,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自振周期一般是震前实测周期的 1.102.0 倍,有些甚至达到 4 倍。钢结构地震时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值要比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若考虑地震时周期会延长 2 倍,则周期折减系数为 21 / 4.48 = 0.45。当然,由于实测数据少,此处给出的周期折减系数仅供参考。5 结 论(1)多层钢

16、结构纯框架结构房屋的实测振型基本为剪切型,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 (2)多层结构纯钢框架结构房屋的阻尼比在 2%5%之间;(3)填充墙刚度大、数量多的多层钢框架结构房屋的实测自振周期较短,远小于按纯框架结构计算得到的周期,其周期折减系数不宜大于 0.5,否则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可能偏小。参考文献1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2 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3 陈志鹏、王宗纲、宝志雯.京广中心动力特性的实测研究.高层建筑 钢结构成套技术专题报告R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0.4 王宗纲、陈志鹏、宝志雯. 长富宫中心动力特性的实测 .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专题报告R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0.5 王亚勇、张自平、贺军. 深圳地王大厦测振、测风试验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