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364979 上传时间:2017-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9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 90 例疗效观察作者:肖庆贵,熊大娟,刘华平,吴昌珍【关键词】 伤寒【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肠伤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肠伤寒 178 例,随机分治疗组 90 例(加用中药伤寒柴胡汤治疗)和对照组 88 例(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结论 治疗组明显缩短疗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 伤寒;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属于祖国医学温病学的湿热病中的“湿热”范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特点为:湿热裹结,

2、胶着难解,传变缓慢,缠绵难愈。在临床治疗中,经证实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单纯用西药治疗,其疗效差,病程长,而对伤寒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所致毒血症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无特异西药治疗。针对以上机制,为寻找快速、有效的措施和捷径,经多年探讨、多方试用总结、筛选自拟伤寒柴胡汤,对 90 例肠伤寒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 178 例患者系 1999 年 6 月2005 年 12 月住院病例,诊断符合标准1。将住院病例配对抽取,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治疗组 90 例,男 58 例,女 32 例,年龄 1459 岁,平均 38.5 岁,病

3、程 49 天,平均 6.5 天。对照组 88 例,男 57 例,女 31 例,年龄 1554 岁,平均 37.5 岁,病程 59 天,平均 6.0 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相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着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同时采用同种抗生素、剂量、医嘱相同的常规治疗,左氧氟 100ml,bid;头孢曲松钠 2.0g+0.9%NS 100ml,bid,静滴。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综合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伤寒柴胡汤(柴胡 15g,黄芩 15g,石膏 25g,知母 10g,人参 8g,茵陈 20g,制半夏 10g,藿香 10g,苡仁米 1

4、5g,滑石 14g,甘草 6g)。随症加减化裁,每日1 剂,1 剂分为 34 次口服。5 剂为 1 个疗程。对 T、P、BP、脉象、舌象、饮食、出入量、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大便情况、肥达反应、血清抗体及细菌培养进行观察。1.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饮食恢复正常,辅助检查正常,无并发症存在,1 个月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尚存某些并发症及辅助检查未完全正常;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变。治疗转归,治疗组 1 周内治愈 58 例,占 64.44%,好转 31 例,占 34.44%,未愈 1 例。2 周内治愈 88 例,占 97.78%,好转 2 例。对照组 1

5、周内治愈 28 例,占 31.82%,好转 41 例,占 46.59%,未愈 19 例,占 21.59%。2 周内治愈 77 例,占 87.50%,好转 11 例,占 12.50%。根据转归提示,治疗组明显缩短疗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 讨论结果证实,中西药联用,加用伤寒柴胡汤对肠伤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肠伤寒属于祖国医学温病中湿热病的“湿温”范畴,病型分为湿热并重、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三类。治则为祛湿泄热、清热化湿或宣化湿热等。伤寒柴胡汤具有 3 种共同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小柴胡汤有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加产生抗体的作用。白虎汤为临床主要清热解毒的要方,藿香化湿和中,疏散表里,滑石荡热燥湿,吸附收敛,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防止肠出血。茵陈含青蒿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自拟伤寒柴胡汤由小柴胡汤+白虎人参汤+藿朴厚苓汤加减化裁而成。组方合理,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此方既是一剂较好的内服退热药,又有祛邪不伤正的独特优点。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毒的功效。临床上给予辨证施治,加减化裁、使用得当,不仅治疗肠伤寒特效,对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引起的发热均有疗效。且具有退热快,作用持久,疗效高,疗程短,成本低,效价优,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同道推广使用和探讨。【参考文献】1 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6-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