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495630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9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认识误区和常见错误(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码摄影技术,Digital Photography,摄影误区与错误,1.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的成像来说像素值最关键 高像素的意义在于后期可以获得更大的编辑空间,而最终照片回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只会在显示器上观看,主流显示器和全高清电视分辨率也过两百万像素而已。 相比高像素,更应该重视的是高ISO下的像质表现,优秀的高ISO画质相比高像素更有实用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1200万像素的D3受到职业用户追捧的原因。 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但单个像素面积大,信噪比高,可以实现更好的动态范围和低噪音,这一点也很重要。也就是说,大面积的低像素往往在画质上高于小面积的高像素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影的误区,2.

2、数码单反相机不适合风景照 “任何相机都可以拍摄任何题材 ”。但一般说来风景照适合用中幅和大幅相机,感光面积越大画质越细腻,但风景照本身没有画质标准,所以用多大的画幅比较合适也没有定论。这实际上是135全画幅相机、APS相机与中、大幅相机之争,涉及数码单反较少。 摄影界有“大底才是硬道理”之说,幅面大确有很多优势。大底只是数字成像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不是唯一方向。X3、4/3、DX幅面等技术也在发展,一旦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就能用较小的幅面获得超高质量的像素,克服全幅在广角上固有的光学弱点,就能成为技术领先者。,数码摄影的误区,3.数码单反相机的白平衡很难搞 数码相机中有三种类型的白平衡设置:自动白

3、平衡、预设白平衡和自定义白平衡。因为人类掌握的技术难以准确测量光线的色温,因此目前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确不尽人意。预设白平衡与每个现场多少也存在偏离现象,如日光灯白平衡不能适合所有类型的日光灯光源。自定义拍平衡对于新手来说,操作比较复杂。综上所述,就得出了上面这个结论。许多技术都是在使用中慢慢成熟的,人们使用经验的积累也为技术成熟作出了铺垫。对于相机的白平衡设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自动白平衡有其适用范围,不可在极端的环境下使用。,数码摄影的误区,如果相机预置的白平衡模式与现场一致或接近,尽量使用预置设置而不要使用自动模式。 自定义白平衡是最精准的模式,一定要学会使用(参照说明书),特别是

4、对照片色彩还原比较高的情况下。在拍摄中使用灰板手动设置白平衡,同时还要实地拍摄一张带有灰板的画面以备后期调整(不太推荐白板一般都不是纯白,也容易受到曝光的影响,容易误导相机和后期PS白色吸管)。调整显示器的颜色也很重要(使用ColorVision Spyder定期校正显示器)。 有意错设的白平衡可以获得怪异的色调。 偏色多半是白平衡设置不当引起的,如果拍摄黑白照片或后期去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DP1称偏色王,也是黑白王)。,数码摄影的误区,4.RAW格式的照片比JPEG格式的好 数码摄影中,RAW和JPEG是两种主要的文件格式,它们都能记录专业格式的照片,也各有利弊。JPEG是一种高质量的有损压

5、缩方式,它可以在很多主流的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而无需额外的插件。JPEG与RAW比,其特点是照片在相机内已经被强烈地处理过,所有厂家在这种处理上下了大功夫,可以把这种处理看成是有针对性的专家式处理。另外,JPEG文件经过压缩以后,文件的尺寸变小了,但同时其色彩深度(位数)变少了。RAW的色彩深度为12位,而JPEG的为8位(每种基色有28种颜色),而8位对于人眼来说已经足够了。,数码摄影的误区,与JPEG相比,RAW记录的是原始文件,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数据,摄影者或后期处理人员可以撇开机内预置的照片处理程序,独立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处理。而JPEG是经过处理过的,不管再如何处理不可能恢复到其

6、未被机内软件处理之前的状态,但这种处理对于入门者来说,难度较大。 关于类似的看法还有如下类似观点 如果直接出片,DSLR的画质不如小DC(这是因为DSRL对照片干预少而DC干预较多); 离开PhotoShop,DSLR基本上就是半残废(这是因为DSRL为摄影者预留了较多的后期处理空间)。,数码摄影的误区,关于RAW和JPEG之争请注意以下事实 在曝光很好时,JPEG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后期处理; 使用RAW可以在高光区和/或阴影区保留丰富的细节; JPEG使用更方便,占用空间更小,连拍速度更快; 在处理照片的时候RAW格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对于追求个人风格和非标准的人来说,RAW更有优势。 JPE

7、G是完整的图像文件,可以在很多软件中打开,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也无法回到其不完整之前的状态。 随着技术成熟,存储介质存储速度提高,成本下降,许多数码相机采用了RAW+JPEG双记录的方式。,数码摄影的误区,5.经常换镜头,所以感光器容易进灰 即使永远不换境头,感光器前面的低通滤镜也会沾上灰尘,因为数码单反有幕帘、反光镜等机械机构,拍摄时这些机械机构的动作会绕流空气,卷起微小灰尘,这些微尘可能会吸附到感光器上。另外,感光器等电子机构会有静电吸附这些灰尘。 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之一就是灵活地更换镜头,不同的镜头都有适合的拍摄对象,如果因为更换可能弄脏感光器而不更换镜头的话,未免因噎废食。但更换镜头时应

8、该避免在不洁净的场合。 如果感光器脏到影响画质就清洗保养一次。,数码摄影的误区,6.PhotoShop在手,曝光宽容度任我修 的确,PhotoShop可以通过两张不同曝光的照片来提高曝光宽容度。但这办法不会总灵验,有时候你没有机会去照第2张图片。另外,PS程度越高画质损失越大。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拍摄时用中灰渐变镜把曝光控制在宽容度之内。 7.数码相机上,狗头不狗、牛头不牛 准确地说应该是“狗头不狗,牛头更牛”。APS相机只取镜头中间部分成像,所以相对于胶片机来说狗头光学表现有提升。但为胶卷设计的镜头没有考虑到数码优化问题,它们一般在数码机上表现都不太突出。各厂家都有“为数码优化”的镜头,它们在数

9、码机上确实有更好的表现。,数码摄影的误区,8.金属机身比塑料的好 金属机身确比塑料机身耐用,但数码技术更新太快,一个能使用20年的机身相对于2年的淘汰速度没有什么意义。另一个原因就是手感,但手感是最主观的东西,有人喜欢金属的厚重,也有人讨厌它的冰冷;有人喜欢塑料的轻巧,有人讨厌塑料的轻浮。 9.数码相机使人浮躁 数码相机按动快门的压力很小,很容易拍摄大量的照片。但用心与否不在于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好事情是它做的,坏事情也是它做的。一个工具却成了浮躁的摄影者的替罪羊。,数码摄影的误区,10.不当“小白鼠”给厂家提供前期研发经费,等数码摄影技术成熟了再购买 玩摄影、买器材是以摄影为主而非测试器

10、材,如果放弃数码摄影的乐趣,等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未尝不可。但购买器材应该是否利己而不是利不利他。 11.数码单反性价比大大低于胶片机 要单论价格,胶片机的价格要大大便宜于数码机。但“性价比”包括了性和价两方面,数码相机的功能是胶片相机无法比拟的。但功能也仅仅是性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因此,性价比适合不适合某个摄影者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数码摄影的误区,12.用数码机可以比较出不同厂家镜头的优劣 镜头之间的成像比较要在相同相机上进行才能得出客观结论。使用不同相机比较相同镜头甚至不同镜头,由此产生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因为不同相机的感光器有不同的感光特性,分辨率、色彩再现都

11、稍有不同。 13.数码领域佳能比尼康领先很多;Nikon、Canon比其他家领先很多;Fuji画质上领先很多;X3技术领先byer pattern很多;4/3系统是数码相机未来的方向 当今时代,科技、工艺水平高速发展,同类产品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现象非常普遍。但市场占有率不等于技术含量,广告攻势从来不代表未来方向。,数码摄影的误区,14. 没有防抖功能的相机没法使用 光学防抖已经普及到家用DC和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这一级别的产品中,给使用和拍摄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也有很多人以为有了光学防抖,什么情况都能拍出好照片,一旦发现有虚掉的,就会责怪光学防抖不灵而不是反省自己的拍摄技巧。 防抖只

12、是能够适当降低持稳速度,当快门速度低于某个数值如1/30时,抖动不可避免,因此锻炼自己持机的稳定性和使用三脚架才是正道。 另外,防抖是一个负反馈过程,它是建立在有抖动误差的基础上的,因此固定相机比开启防抖更有效。,数码摄影的误区,15.数码机由于焦距系数的关系,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可以当成75mm左右的人像头使用 从数字上看是这样。但考虑到透视效果,使用50mm镜头如果物距太近,人像会变形,老标头适合规规矩矩地拍大半身人像。在数码机上拍人像还是需要专门人像头来完成。至于说室内摆不开机位(物距太大),那不是镜头的错误。用短一些焦距替代人像头,稍一不注意机位角度控制,就会出现透视变形。 16.

13、数码机的照片很容易看出焦外成像 在Photoshop横行的年代你还能相信什么?焦外成像对于PS、NI来说,作假比不作假容易。,数码摄影的误区,17. “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至今这句话仍被很多摄影师被奉为经典,但也不能迷信,有时即便再靠近被摄体一点儿也不一定拍出好照片。“距离”绝对不能让你真正拍出好照片,这句话的里的“距离”其实并非我们说的远近关系,而是心里的切合点,是理解的程度,想参与进去的欲望。摄影不仅仅只是按动快门,还包含着思考。思考是优秀摄影作品不可缺少的前提和要素。业余摄影者不如专业的人士拍得好,除摄影技巧和器材的差别外,决定性的差别是思考的角度。 摄影中的感觉和判断力,

14、其实它主要的内涵就是:“你发现了,别人却没发现”,这是选择被摄体的重要原则。,数码摄影的误区,18. “好的剪裁能得到好照片” 剪裁是可以弥补照片的不足,但是不能用这种手段的到所谓的好作品。拍摄的瞬间注定了照片的好坏。现在虽然数码后期手段非常强大,光影明暗是可以处理的,但一副作品的灵魂在反映的内容的角度,这个是什么样子的后期都不能补救的。 布列松说:“任何几何分析,任何将照片之繁化为线条形式的工作,都只能在冲印之后进行。但是此时所能做的只是于事无补的事后检查而已”“对一幅好照片进行剪裁,无疑等于将正确的比例关系抹杀掉。况且,构图差的照片,通过后期剪裁而改为成功作品的例子是不多的”。,数码摄影的

15、误区,19.照片中对象越多,信息量越大 鉴于以上误区,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广角拍摄大场景画面。 维利奎克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好的作品是反映本质信息量越多的照片,可能主体的局部刚好能反映主体,那就不要用全景拍摄,因为精彩的图片往往是特写的、局部的,这样的图片给观看者预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带动了观者对主题的思考,信息量也这样隐形中增大了。,数码摄影的误区,20.多拍,再删除失败的照片是获得好照片的有效的途径 这个看法与“数码相机使人浮躁”类似,大概“浮躁”的人常常这样做,无容置疑,这种方法确实

16、不会错过拍摄现场中按下快门的时刻,但这种依赖思想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一个摄影者在现场拍摄时不用心,寄希望于后期挑拣,那么他的构图、用光等摄影技艺提高很慢或者每次拍摄都是机械地重复。一张好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在按下快门前的创作思维用相机表现出来,后期只是判断照片的好坏,顶多是对照片做适当的修饰,不可能把很糟糕的照片变成艺术品。,数码摄影的误区,21.闪光拍摄一定要用同步快门 有不少初学者误以为闪灯拍摄时要硬性使用某一档快门即同步档(标记有X),其实,所谓闪光同步快门或最快闪光同步快门是泛指可作闪光拍摄的快门,最快的意思是在那快门速度以上的快门不能作闪光同步,否则会拍不到全格的影像,这问题是存在于镜后快门的相机上,而每部相机都有独立的设计,故最高同步快门都不是全部一样的。使用闪光灯时,只要在最高同步快门下任何一档,均可拍摄到有闪灯效果的照片,只是快门越慢,现场光之曝光时间较长而己。,数码摄影的误区,22.盲目追求大变焦镜头 因为初学者迷信大变焦镜头,导致迎合其口味的长焦和超长焦数码相机热卖。 大变焦镜头最大的优势在于构图方便,但它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