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49556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问题类型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侧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 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偏重于叙述史实);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

2、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解答评价类主观题方法一般有三种,即一分为二评价法(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根据题意也可选择其中某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分阶段评价法(如科举制)、主客观评价法(如西方侵略)。,例一 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

3、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评价: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上的保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 与此同时,福

4、利政策的长期实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使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例如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主观题第(2)问。,3.观点评价题的主要形式和解法 观点评价类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提供一段或者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二是问题中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

5、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辩证评析;三是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解题方法方面,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前两种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史实进行论述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所选择的观点,不要在答题过程中迷失了目标。,课后作业:做、改、思 (2012海南单科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

6、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未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 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

7、。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满分5分) 答案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45分)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答案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34分)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答案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2

8、3分) 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 答案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1分)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评分项二: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答案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 注:有观点而无史

9、实者,不给分。,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4)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