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34030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233 大小:58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详稿(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附板书设计: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和自

2、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对于学习本文来说有较好的基础。关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生也并不陌生,在五年级上册的15课落花生一课中已经接触过了。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设这对于祖国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资料如新疆建设兵团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三、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所处位置和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认知规律,依据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确定本课学习目标如下: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2、有感情地

3、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3、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2、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五、教法学法根据本课故事性比较强的特点,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可以采用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抓重点

4、词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适当的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课件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六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做成课件。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1,出示白杨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白杨”,你们看到的白杨,公园、校园,庭院,小路,到处都见到他的踪影。用词语或句子形容形容你们看到的白杨。生:高大挺拔生:粗长,树叶郁郁葱葱。生:很有生命力。师:这是我们眼中的白杨。文中的“父亲”眼中的白杨是不在公园,校园,庭院里,而是长在(课件)祖国的西部茫茫沙海中的白杨。我们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2,检查预习(出

5、示词语)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大伞 抚摸 介绍 边疆 陷入(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齐读)3,指导书写:疆 陷师:我提醒大家做容易错的两个字。一个是“疆”,“疆”字不能漏掉“土”祖国的边疆一寸土地不能少;另一个是“陷”字。下半部分笔顺容易错误。学生一起书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每个字再写两遍。(学生记忆后默写,再订正)4,梳理课文主演内容。师:选择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生:父亲和两个孩子在火车上一边看窗外的白杨一边说白杨的特点。父亲其实在表白自己的心。生:课文写了父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往新疆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二、再读课文,了解白杨

6、。1了解白杨的特点师:在父亲眼中,白杨的特点是怎么样的呢?请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学生默读课文,划有关句子。生:“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白杨的特点是“高大挺秀”师:(板书:高大挺秀)这个特点,在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中就已经感受到了。生:“你看那树多高!”“你看它多直!”白杨树的特点又高又直。师:的确白杨树高大挺拔,那作者为什么却用“高大挺秀”在赞美它呢?出示课件(沙漠,火车在行驶,出现一片白杨)生:在别的地方生长的白杨树并不觉得它怎么样,但是在满目浑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直的白杨树,却让人觉得她绿得特别好看。师:“绿”得很秀。还有想

7、法吗?生: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那白中返青的树干,给茫茫的大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与喜悦,所以人们以为她很“秀”。师:太好了,你的话语给我们的教室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大戈壁是浑黄一片的,出现了一行行的白杨树,也给戈壁带来了亮丽的风景线。师:学以致用,你的本领真不一般。2,多层次读文,引导学生读出变化。a对比读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作者实在是用词准确,“高大挺秀”来形容戈壁摊上的白杨是最合适不过了。让我们把这种“浑黄一片”和“高大挺秀”的对比读出作者、爸爸对白杨的喜爱。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b赞美读师:父亲的话语中满是对白杨特点的赞美。请同学读一读。生:“白杨树

8、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树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师:在爸爸的眼中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生:“从来”这个词语说明白杨一直都是这样高大。师:向来、一直、一向、历来都是这样高大挺直。生:哪儿需要它就在哪里生长,从来不选择。我从“哪儿”一词看出白杨适应力很强。师:(板书:哪儿哪儿适应力强)我们可以想象到(引读)城市需要它-生:白杨树就在城市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给默默无闻的舒展风姿,供人欣赏。乡村需要它,它就在乡村生:白杨树就在城市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

9、的枝干。师:学校需要它-生:就在学校扎根,生长,长出粗壮的枝干。师:心甘情愿地挽起肩膀,让孩子们在它的树阴下嬉戏玩耍。现在,西部沙漠需要它,生:它就在沙漠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筑成防风林墙,保护着黄土高原。在爸爸的心目中白杨还有什么特点。生:白杨非常坚强。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我从“不管”、“总是”这一对关联词语可以看出白杨非常坚强。师:(板书:不管坚强)我们似乎也能看到,遇到风沙时,白杨-生:白杨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雨雪时,白杨-生:白杨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遭到干旱时,白杨-生:白杨是那么坚强,

10、不软弱,也不动摇。师:白杨树把自己的根深深地钻到到地地下,汲取水份,照样生长。遭到洪水的冲击时-生:白杨还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依然顽强地向着高空伸展。师:这就是白杨,它高大挺秀,它适应能力强,它坚强不屈,它生(情不自禁地、慷慨激昂地一起读课文中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表现了戈壁滩上白杨树上外在特点和性格特点:适应力强,不怕任何困难。我们借助这几个关联词语背诵爸爸说得话语。

11、(学生自由背诵后指名背诵一起背诵)三、碰撞交流,体悟爸爸的心。1,激情导入师:(播放画面)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地是黄的,天也是黄的,在这浑黄的基调上出现了一片翠绿,那就是(白杨生齐说)。你看它高大挺秀,傲然挺立,他们像列队的卫士,挺立在沙漠上,抵挡着风沙的袭击;它们又像不屈的勇士,面对狂风暴雨,巍然毅力,它们给这贫瘠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在爸爸的心中,白杨树生:(看板书)高大挺秀,它适应能力强,它坚强不屈。2师生合作读文师:(引读课文)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师: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生:爸爸在新疆工作,也是自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12、,也是自愿去的。师:他们只知道生: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是接他们到新疆去年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师:他们只知道生: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3激疑引趣,放飞思维。 师:这些都是孩子知道的,还有孩子们不知道的。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空白”,激疑引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点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层。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

13、开发新疆大油田。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边疆所做的贡献吧!4补充资料,加深感受。(师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以当初新疆建设兵团艰苦创业。)师:昔日荒凉的戈壁滩建设得如此繁荣,想象一下,他们在建设边疆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爸爸、妈妈当年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生:看了刚才的画面,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生:爸爸、妈妈等一批边疆建设者克服了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困难,全力建设边疆。师:(相机板

14、书:建设边疆)既然条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生:爸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热爱新疆,响应党的号召。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师:爸爸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动摇。爸爸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具有白杨的品格,长大以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这就是爸爸的心愿。完善板书:借白杨喻爸爸(建设者)高大挺秀从来品德高尚适应力强哪儿哪儿不怕艰难坚强不屈不管总是扎根边疆师:了解了爸爸的心愿,相信再来读这些句子,你们会读得更好。(齐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5 感受爸爸对未来充满希望师:继续读课文,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叙说生:(读课文至结束)师:爸爸还有一桩心事,谁明白?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到边疆去建设,因为文章中写道了几棵小白杨。生:爸爸还担心孩子受不了哪里的苦。生:我觉得爸爸是充满希望的,因为嘴角流露出笑容。生: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