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33774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1部分第2节(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下),考试大纲对字形考点的要求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 1题型: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都是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方式:静态考查,将错别字置于词语或短语中进行辨析。,3内容:考查范围主要是1988年3月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近年特别重视考查对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常练却仍极易出错的汉字的字形掌握。 4要求: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强调对汉字形、音、义“三合一”特点和构词规律的把握。 5赋分:“写作”要求“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中,增加了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之后,广东省

2、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没有出现在选择题中,只在作文评卷时对错别字进行扣分。,“字形”这一考点在广东单独出题考查的可能性不大。但在作文评分中对错别字的扣分,使考生们更应加强记忆和训练,以免扣分太多,影响作文得分。,(2006年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竣工 缜密 水蒸气 寸草春晖 漫山遍野 B沧桑 销蚀 势利眼 卑恭屈膝 瑕不掩瑜 C犒赏 装帧 水龙头 纷至沓来 民生凋蔽 D毕竟 旋律 侯车室 摩拳擦掌 天崩地坼,A,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能力层级为A。 A项,几个词语都没有错字,干扰因素比较大的是“水蒸气”的“气”字,容易误写成“汽”。 B项,“卑恭屈膝”的“恭”应

3、写为“躬”,意思是身体。“卑躬屈膝”整个词是并列关系的短语,而“卑躬”和“屈膝”分别是动宾关系,“卑”“屈”均为使动用法,整个词可直接解释为“使身体低下,使膝盖弯曲”,引申为“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卑恭”则是“谦恭”的意思,是并列关系。“卑躬”与“卑恭”是音同义不,同,考生一方面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词语,还可以从词语的结构上考虑,帮助判断字形的正误。 C项,“民生凋蔽”的“蔽”应写为“敝”,意思是“衰败”;而“蔽”的意思则是“遮盖、挡住”,音同形似但意义不同,更容易误写。“水龙头”中的“龙”较有迷惑性,因有“笼头”一词,而容易混淆。“笼头”指的是套在骡马头上的一种器具,并非“水龙头”

4、的自来水管开关之意。该项中的其他几个词如“犒”“帧”“沓”都是在平时训练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以往高考考过的字,这就提醒考生语文学习有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考过的不意味着不会再考。,D项,“侯车室”的“侯”应写为“候”,意思是“等候”。“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但不仔细分辨也比较容易写得“缺胳膊少腿”,漏掉中间的一竖。“侯”有这样几个常见义项: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侯爵”“公侯”;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似海”;姓,如“侯宝林”;地名,闽侯(mnhu)。 A项的“水蒸气”是一个名词,是气体中的一种,与氮气、氧气一样,故写做“气”。但注意有时“蒸气”也作“蒸汽”;用“汽”字组词的还有“蒸汽锤”

5、“蒸汽机”等。“水汽”则是水的气态,是个形声字,写做“汽”。这个词语的音形义现象,导致较多考生不敢选本项。,(2005年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镇 辩证法 入不敷出 循私舞弊 B帐篷 金刚钻 计日程功 夸夸其谈 C翱翔 烟幕弹 唇枪舌箭 前倨后恭 D沉缅 暴发户 甘拜下风 举棋不定,B,B项,“计日程功”的意思是“工作进度或者功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度快,指日可成功”。这里的“程”字,考生不清楚是“估量”的意思,容易臆断为“成”。另外,“夸夸其谈”的“其”也极易臆断为“奇”。A项,“循私舞弊”的“循”应为“徇”,本词往往被臆断为“循着”的意思,导致失误。C项,“唇枪舌箭

6、”的“箭”应为“剑”。“剑”“箭”都是古代作战的主要武器,考生往往被蒙蔽。其实古代也有“枪林弹雨”之说,枪就是短刀枪之类的武器,与金属有关,而“剑”也由金属铸造,由此可以判断“唇枪”应对“舌剑”。,D项,“沉缅”的“缅”应为“湎”。受“缅怀”“缅想”词语的影响,考生错误地将“缅”与“沉”对应起来,误认为正确。其实“沉”偏旁已经暗示了它只与“湎”产生联系。,(2009年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

7、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D,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D项中的“嘻戏”是生造的词语,应为“嬉戏”。,(2010年广州六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前踞后恭 大声急呼 走头无路 翻天复地 B乔妆打扮 珠联璧合 貌合神离 恬不知耻 C欺世盗名 穷形尽相 宁缺毋滥 明火执杖 D提纲挈领 罄竹难书 以逸待劳 恃才傲物,D,D项,“罄竹难书”的“罄”是“尽、空”之意,不能写成“磬”(一种乐器);“以逸待劳”的“待”容易写成“代”,因为音同而造成的错误。 A项,“前踞后恭”的“踞

8、”应为“倨”(“傲慢”之意),“踞”从“足”,与“足”有关,意为“蹲或坐”“盘踞”;“大声急呼”的“急”应为“疾”;“走头无路”的“头”应为“投”,“走投无路”的“投”意为“投奔”,出自元朝杨显之的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丰都?”不能理解为“走到尽头、无路可走”;“翻天复地”的“复”应为“覆”,,这是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重新恢复的繁体字。 B项,“乔装打扮”意为“改变服装、面貌,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这时只能写做“装”。 C项,“明火执杖”应为“明火执仗”,因为“仗”是“兵器”的意思。,(2010年广州模拟)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9、A原物璧还 裨官野史 纵横捭阖 言必信,行必果 B敝帚自珍 针砭时弊 刚愎自用 协天子以令诸侯 C源远流长 明火执仗 各行其是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D矫揉造作 娇生惯养 并行不悖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D,D项“矫揉造作”“娇生惯养”中的“矫”“娇”音不同、义也不同,要注意区分。A项,“稗”和“裨”音不同、义也不同,“稗”读bi,“裨”读b。“稗”是形声字,从禾,卑声,本义是“稻田里的一种杂草”,后来比喻微小、琐碎的,“稗官”指古代小官。B项,“协”应为“挟”,“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后汉书袁绍传,意为“挟制”,不能写成“协”。C项“缪”应为“谬”,“缪”本义是绸缪、缠绕,“谬”的本义是错误、差错

10、。,一、复习策略 根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精神,“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复习范围“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这个范围内有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识记如此众多的汉字字形,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记东忘西,顾此失彼。为此,考生必须收缩复习范围,优化记忆方法,强化检查督导。,1立足根本,精选备考材料 字形考查的重点应当是三类字,即音同致误的别字、音近致误的别字以及形近致误的别字。复习要立足于这个根本,收缩复习范围,精选备考材料,提高备考效率。明确范围,把握重点。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语文教材后面的附录现代汉语

11、词语表等内容。复习时重点积累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同时关注难读难写字、生活中容易出错的字等。,2形音义结合,融会贯通 字音、词语运用是必考考点,复习时可以把形音义结合起来。复习字音时,可以同时注意其字形和词义;复习字形时,可以同时掌握其字音和词义;复习词语运用时,可以同时关注其字音和字形。这样融会贯通,可以省时省力。对比理解,记形近字。有些汉字形状相似,差别很小,而意义却有很大不同,这类字在字形辨析题中的权重很大,注意对比记忆。,3分块切割,强化落实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复习时,可以先精选相关资料,切割成不同的条块,然后规定每

12、天掌握810组。这样既保证识记的计划性,也能消除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复习时,可以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二、应考策略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汉字的特点是“音随义转、形音义别”。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考试时,要想比较好地发现错别字,正确识别汉字的字形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根据意义辨识 音、形、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汉字是表意文字,准确把握字义,是正确辨别字形,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

13、书写是否正确。如“原形毕露”的“毕”是“都、皆”之意,不是“必”。如“再接再厉”是说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在石头上磨一下嘴。“厉”在古代写作“砺”,是磨刀石的意思。在该词中,“厉”是磨砺的意思,因此不能写成“励”。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2根据形旁辨识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许多音、形相近的字,都有共同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要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如“讴、呕、沤”,“讴歌”的“讴”字,“讠”旁表示该字与语言有关,“讴歌”当

14、然要用语言,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呕吐”“呕心沥血”必须是“呕”;“沤”形旁是“氵”,表明与水有关,“沤肥”属此。又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3根据字音辨识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如“戌边”(戌读x,戍读sh,此处应为“戍”),“气慨”(慨读ki,概读gi,此处应为“概”),“裨官野史”(“裨”读b,稗读bi,此处应为“稗”

15、)。有时还可以利用方言来记忆、辨别,广东是方言区,很多字普通话读音相同,但方言读音不同,平时记忆可以借助方言,如“急”和“疾”,普通话读音相同,但粤语、客家话、潮汕话读音均不同,可以借助方言辨别。,4根据词语结构辨识 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具有整合性,有些词语,通过分析词语的结构形式,可以理解字(语素或词)的意义,进而辨形,推断出字形的正误。如“脉搏”,这个词语是主谓结构,意思是“脉络跳动”,把“搏”换成“膊”,动词变成名词,其语法结构也就破坏了,据此可以推断写“膊”是错误的。汉语构词还有一个规律,一个词(特别是成语)的相应位置上(即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语素意义相同、相

16、关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地防止错别字。如“纷至踏(沓)来”,“至”与“来”相对,同义;那么,与“纷”相对的怎么会是“踏”呢?又如“惹事(是)生非”。又如“仗义执言”一词,“仗”和“执”都是动词,因此,写成“仗义直言”就不对了。又如“名门望族”中的“名”“望”相对应,指有名望的家族,不能写成“名门旺族”。“貌合神离”中的“合”“离”相对应,不能写成“貌和神离”。,5追溯词源辨识 有些字(特别是有典故的词语)的误写就是因为用现代的观念推测而致,因此,有时我们需要追本溯源,联系典故才能正确地确定其字形。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不能写成“默守成规”。如“名列前茅”的“茅”不能写成“矛”,因为古时楚国行军时走在前面的军士均持茅草。又如“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有“(武陵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联系典故,就可以确定“世外桃源(水的源头)”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