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_civil心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32995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das_civil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midas_civil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midas_civil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midas_civil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midas_civil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idas_civil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das_civil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 midas 中横向计算问题.在 midas 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 均取 1.3m,P1,P2 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 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 2X7.5m,bXh=1.4X1.2m,P1,P2 取 100midas 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 MIDAS 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

2、数改成 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 0.1 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 康小英 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 MIDAS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 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

3、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 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一般计算可以不考虑。但是,新通规 D60 要求:冲击系数的计算依据是基频,所以,如果可能,还是需要算一下基频的。4.拱桥的屈曲分析中如何考虑移动荷载现在做一个

4、下承式拱桥,桥面较宽(近期双向 4 车道加两个非机动车道,远期为双向 6 车道),无横向联系,在屈曲分析中怎么考虑移动荷载的影响?需将活载按最不利的加载位置求出来,再作为静力荷载加入。 (幸亏 MIDAS 有一个移动荷载追踪器的功能,上面有一按钮,可直接将最不利荷载存成文本文件,然后,另存为一个项目,导入这个文本文件就有了新的静力工况了,里面的荷载就是最不利的荷载。值得注意的是: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布置后,是没有考虑冲击的。不好意思,纠正一下,可能是我记错了,前二天用 6.71 版的做了一下,发现保存的文本文件中已经考虑了冲击系数,特此更正!在采用梁单元模型进行建模的时候,如何模拟横桥向多个支座,

5、来进行抗扭验算。我采用了横向建立节点后,与主梁采用钢接,这样计算的扭矩结果好像同不采用直接计算扭矩的值时一样的,这样好象在 PSC 设计的时候抗扭计算总是不能通过。横向的支座一般就是按您这样设置的。但是,这主要是对支座反力的影响,对梁本身应该是没什么大的影响的。抗扭通不过可能还得想想其它方面的5.土的模拟基底和挡土墙侧向土用受压弹簧模拟,桩周土用一般弹簧模拟,是否是这样,弹簧的弹性系数应怎么取?计算宽度*土层高*地面至土层平均距离*m 可不可以用土的压缩系数乘单元面积(与土的接触面积)按弹簧的物理意义填也可以的。就是变形单位长度所需的力。你说的弹簧系数计算宽度*土层高*地面至土层平均距离*m,

6、我不甚理解。能给个例子嘛?桥梁抗震范立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P931、在线帮助中关于“方向”和“投影”的说明,我看了,但是一直没弄懂。整体坐标我明白,但是局部坐标是否指的是每个单元的局部坐标,如果单元在整体坐标中是斜向的,就可以用局部坐标,是这样吗? 2、“投影”:“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它与“沿梁长方向有什么区别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吗?3、“车道”和“车道面”的问题:假如我采用的是梁单元,那么是否说我就一定要采用车道,而不能采用车道面呢?4、我计算运行以后,向查看车道影响线,但是对话框中的车道/选择项里面没有车道/车道面名称,也就无法选择,这是怎么回事啊?

7、1、可以这么理解。2、是挺难理解的,碰到类似这样的说明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小例子来理解:同一模型里二根梁,分别按投影与不投影加载,算一下后,看反力的结果就知道了。原来不投影是按斜长加载的,而投影是按作用方向垂直线所占的长度加载的,举一个例子,一根梁起点是(0,0) ,终点是(3,4) ,则梁长为 5,如果作用方向为整体坐标系 X 方向,作用的集度为 1KN,则 X 方向的反力为:选中投影时为 4KN,选中不投影时为 5KN。3、是的4、同 3 影决定梁单元荷载是沿整个梁长作用还是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该功能仅用于荷载类型为均布荷载或梯形荷载且荷载方向是在整体坐标系下时。 是:梁

8、单元荷载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 否:梁单元荷载沿整个梁长作用。 三、在图形显示时,弯矩或扭矩显示的是双箭头,按右手法册,大姆指指向双箭头的方向,四个其它手指的方向即弯矩或扭矩的方向。四、车道是作用在梁单元上的,输出的是影响线;车道是作用在板单元上,输出的是影响面。五、一般要定义,定义后可以计算与时间相关的作用如徐变,也可以计算体系转换等施工过程6.讨论一下长期组合和短期组合的桥规第 6.3.1 条强制性条文注(1)条:“本条规定的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系指结构自重和直接施加于桥上的活荷载产生的效应组合,不考虑间接施加于桥上的其他作用效应;”桥规第 2.1.7 条 解释“作用”术语,

9、“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活分布力如汽车、结构自重等,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等,统称为作用。前者为直接作用,也可称为荷载;后者为间接作用(不宜称为荷载)”那么根据 6.3.1 条的规定,长期荷载组合的分项力就不应该有“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温度、基础不均匀沉降,那么收缩、徐变、预应力也是由约束变形才有次内力,那么这些力就不组合了吗?还有就是,短期效应组合是不是所有的力都要组合?规范上没有说,偶然荷载组合吗?MIDAS 在做类构件的抗裂验算时在采用的长期荷载组合中自动屏蔽了其它活载的作用。哦,midas 是这样处理的。我的疑惑是:长期组合到底组不

10、组合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的二次力?根据“长期效应组合”的字面上理解,既然是长期,那是要组合的,可是这些力实际上也是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我觉得桥规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模糊,另外,我查看了一些新桥规的计算示例,上面只有对于简支梁的计算,在进行长期效应组合时,只考虑了自重、二期恒载、汽车和人群,未计温度、收缩、徐变、预应力二次力等,我想是因为对于简支梁来说,这些力是不会引起二次力的,但是,对于超静定结构(如连续梁),这些力引起的二次力很大,对于结构来说,有的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到底需不需要组合这些力,对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我的理解是与 MIDAS 实际采用的应该是一样的。我认为不计入,而且,对于抗裂验算

11、,只有 A 类构件才进行长期效应的计算。对于其他地方的长期效应组合,我认为应该还是按通用规范上的规定,应该考虑。7、请教实体单元和梁单元的连接问题,还有实体单元是不是不能加预应力? 我现在建一个模型,是个异型块的 . 一部分使用粮单元,一部分使用实体单元. 但是图纸上这是一个整体,我应该怎么连接他们 ? 主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耦合的问题,实体每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而梁有六个,直接相连,相当于绞接,所以,得用局部的虚拟梁来实现。 2、实体上加预应力,还是得模拟出预应力的等效荷载。这个等效荷载就是预应力的效应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值。一般可以在实体的模型中设置出很多桁架单元,桁架单元之间用连起来的样子就是

12、预应力的形状,每段预应力加一个初拉力(或一个等效的降温效果) ,而这个初拉力就是预应力扣除损失后的值。 实体与预应力之间怎么连?以前的一般思路是实体分实体的网格,预应力分预应力的单元,然后将预应力的节点与最近的实体的节点之间耦合起来(加一个刚臂) 。怎么求最近的节点,分别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坐标输出,然后用一个小程序自动找。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在分实体网格时,直接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位置分得一样,这样就是自动耦合了。这时得感谢 MIDAS,现在有了 FX+,用 FX+就能很容量实现这个功能。 8、求教 Midasl 里面抗扭问题的计算 进行 PSC 设计时,需要输入抗扭钢筋,其中间距

13、为横向箍筋的间距,Awt 为单支箍筋的面积,Alt 为四周所有纵向钢筋的面积,这里的纵向钢筋不包括顶、底板的钢筋,对于单箱多室的箱梁来说不知道是否应该包括所有腹板的纵向钢筋还是只包括周边的纵向钢筋。另外 Midas 里面对于单箱多室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是如何计算的,采用什么公式? 规范上没有明确说明啊。得看个人的理解了。我个人认为,这二者应该分开考虑的。 这里的 Ixx 的计算是按定义来计算的。 9、midas 荷载组合和规范中的冲突 我在用 midas 进行自动组合时,发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midas 没有区分长期和短期组合,但是规范规定的长期和短期组合作用项目是不同的,长期组合不组合如沉降、

14、温度等的间接作用,那么用 psc 设计检算的东西就不是很可*。谢谢您的提醒,MIDAS 在设计时自动考虑,程序是按活载的组合系数来自动判断的。 另外,组合的“一般”选项卡下,可以看到列出的长期与短期的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想看长期或短期的组合结果,可以手动加二项包络。 1 在用 MIDAS 计算时,选 用车道布置荷载时,能不能固定点布置? 2 在使用节点荷载时,有没有什么可要注意的地方?3 使用板单元或使用梁单元,在模拟桥面板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1、 如果要进行固定点布,直接用静力荷载即可,如果用的是梁单元,可用 “梁单元荷载“来输入,里面可以选择是“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 2

15、、注意荷载工况的类型,影响到组合。 3、建议您从结果(特别是“移动荷载追踪器” )来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 本人目前在搞一个弯梁桥,遇到一个有偏心(横桥向)的桥墩,且为墩梁固结,请问是否可采用虚拟梁的方法来处理?即在梁单元节点至偏心处设一个虚拟梁,桥墩由此虚拟梁的节点向下建模?可以用10、屈曲分析 类似情况还请附上模型大家探讨一下,您说的步骤基本没问题,影响特征直的三个因素质量刚度边界都可能需要讨论哦 江老师,你好,我做了一个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柱子的屈曲分析,接着和 Ansys 结果对比了一下,发现特征向量(即模态)样子差不多,但是特征值差的太远了,我做屈曲分析的步骤是:建模,加边界条件和荷载

16、,填屈曲分析控制数据,运算。您看我是不是步骤错了?现在的版本的屈曲特征值的含义是:1*不变+N*可变= 临界荷载时,N 就是给出的特征值。是不是与您用的 ANSYS 的有点不一样啊?特别是多种荷载时11.拱桥主拱圈计算问题 我现在要做一拱桥主拱圈的静力分析,只取裸拱圈为分析对象,请问该怎么把汽车荷载加上去? 车道加到拱圈上就可以了。如果不方便,请先将拱圈单元排好顺序,在车道中输入按顺序的单元号。 江老师,还想问您一个问题,我要分析的这座桥是一座双曲拱桥,主拱圈由倒 T 形的拱肋和预制拱波,现浇拱板组成,这种截面在 Midas 的截面库里面没有,该怎么办?我想用截面输入里面的数值输入,把面积和惯性距输进去,可该选哪种截面作为数值输入的基础截面了? 建议使用 SPC 计算器计算后导出为。SEC 文件。比较方便。 我在拿 Midas/civil 6.7 算一个连续梁桥的地震力作用,用反应谱理论,发现在这个界面中有一个放大,其中有放大系数和最大值两项,放大系数应该填多少,因为规范上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