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编号2007 年度湖南科技学院精品建设课程申报表院 系 名 称 新闻传播系 课 程 名 称 传播学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课程类型 □ 理论课 (不含实践)√□ 理论课(含 实践)□实践(验) 课所属一 级学科名称 新闻传播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传播学课 程 负 责 人 潘雁飞课 程 网 址申 报 日 期 2007 年 4 月 8 日 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制二○○七年三月10填 写 要 求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 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 说明的,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11、 课程负责人情况姓 名 潘雁飞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 年 1 月最终学历 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746-6382919学 位 硕士 职 务 系主任 传 真所在院系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E-mailPanyanfei1786@通信地址(邮编) 湖南科技学院(永州)新闻传播系,4251001-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 文化传播、古代文学1-2教学情况承担的教学课程:1、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每周 3-4 学时不等,4 届,本科 9 个班,专科 5 个班,学生总数 700 人左右;2、 《古代文学》 (一)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每周 3 学时,1 届,学生人数 90人3、 《古代文学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每周 2 学时,2 届,学生人数 210 人左右4、 《红楼梦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每周 2 学时,2 届, ,学生人数 210 人左右5、 《寓言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每周 2 学时,2 届,学生人数 300 人左右承担的实践教学:1 指导学生教育实习:2 届,约 60 人;2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3 届,24 人;3 指导古诗词朗诵大赛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1、 主持 2001 年校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按文体史分科教学》 ;2、 参与 2002 年省九五规划课题: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并获三等奖;3、 2004 年参与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4、 主持 2004 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研究》 ;121-3学术研究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 《上古神话思维的人神逆动规律及其文化影响》 ,湖南省教育厅,2003-2005,主持人。
2、 《古瑶族史诗中的山水意识及其影响下之民族精神》 ,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2005-2008 年,主持人3、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多元整合研究》 ,湖南科技学院,2004-2005,主持人4、 《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参与人发表的学术论文:1、 《神人以和》 , 《船山学刊》 ,独著,2001 年 4 期;2、 《舜与礼乐教化与先进文化建设》 , 《广西社会科学》 ,独著,2002 年 6 期;3、 《想象——审美王国自由翱翔的翅膀》 , 《美与时代》 ,独著,2005 年 10 期;4、 《一种训诂、一种礼制和一章诗的意味》 , 《甘肃理论学刊》 ,独著,2005 年 10 期;5、 《论唐宋词的繁荣与音乐进退之二律背反关系》 , 《甘肃社会科学》 ,独著,2005年 6 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132. 主讲教师情况⑴姓 名 丁 陆 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11最终学历 本 科 职 称 高级实验师 电 话 6465179学 位 硕 士 职 务 主 任 助 理 传 真所在院系新闻传播系E-maildingluai@通信地址(邮编) 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2⑴-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 传媒经济2⑴-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传播学》、专业基础课、周 3 学时、两届、 130 人;《电视摄像》、专业基础课、周 2 学时、四届、 205 人;《影视制作》、专业必修课、周 3 学时、四届、 205 人;《广告策划与创意》、专业必修 课、周 3 学时、一届、 41 人。
教学获奖:2002 年获第二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004 年获第四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2002 年获零陵学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2004 年获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2006 年获湖南科技学院文科讲师组教师比赛一等奖2⑴-3学术研究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参与了孙文清老师主持的省教育厅课题《广告沟通——广告传播与广告关系研究》;参与了杨增和老师主持的院级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之研究》;主持了院级课题《高校传播媒介应用研究》学术论文:(1)、《高校新闻专业非线性编辑 系统选购策略》,湘潭 师院学 报 06 年第 5 期;(2)、《结合新闻专业特点提高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大学 时代 05 年 11 月;(3)、《关于高校非线性编辑实验 室的管理与人才培养》,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6 年第 2 期;(4)、《创建开放型的非线性编辑实验 室》,当代生态农业社科 论丛 2006 年第二期;(5)、《关于 RT2000 套卡非编系统的安装设置及常见问题解决》,零陵学院学报03 年第 2 期;(6)、《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现代技 术教学中的应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06 年 5月;(7)、《香港无线的退却和执着》 ,广播影 视 06 年第二期142. 主讲教师情况⑵姓 名 谭世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6.6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 称 讲师 电 话 6462628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所在院系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E-mailtsplove@通信地址(邮编) 湖南科技学院(永州)新闻传播系,4251002⑵-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 传播学理论2⑵-2教学情况承担的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3 课时,2 届,学生 65 人《中国新闻史》,专业课,每班每周 3 学时,3 届,学生人数 205 人《企业文化》,专业课,每班每周 3 节,1 届,学生人数 33 人《全球新闻传播史》,专业基础课 ,每周 3 学时,1 届,学生 89 人《大学语文》,公共课,每周 3 学时,1 届,104 人实践性教学:指导学生“挑战杯” 论文大赛;指导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教学表彰:2005 年,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 赛三等奖;2005 年, “爱我校园,我为学校添光彩”征文比赛二等奖;2⑵-3学术研究研究课题:主持 2007 年校级课题《永州媒介形象分析》参与王衡霞主持的 2003 年校级课题《哈利·波特研究》,现结题参与王衡霞主持的省教育厅课题《影视作品鉴赏研究》科研论文:1.《信息传播念好“ 农”字经》,青年记者 2006 年 10 期,独著2.《信息传播与新农村建设》,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06 年 10 期,独著3.《发展生物能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年第 8 期,第二作者4.《论邹韬奋永远立于大众立场 的报刊思想》,零陵学院学 报 ,2004 年第 1 期,独5.《知识经济时代秘书工作的四化特征 》,零陵 师专学报 2002 年第 2 期,独著6.《在审美活动中提高主体感受能力的探索》,菏 泽学院 2005 年 5 期,独著152. 主讲教师情况⑶姓 名 肖智成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03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07466383362学 位 硕士学位 职 务 传 真所在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E-mailXiaono111@通信地址(邮编) 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邮编:4250062(3)-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 影视传播,现当代文学2(3)-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和完成的教学工作情况如下:1、 讲授课程:《传播学原理》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2 学时, 1 届,学生人数 30《新闻学原理》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2 学时, 1 届,学生人数 30《新闻写作》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2 学时, 1 届,学生人数 50《中国新闻事业史》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2 学时, 1 届,学生人数 50《外国新闻事业史》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2 学时, 1 届,学生人数 50《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课,每班每周 3 学时, 3 届,学生人数 4302、实践性教学:指导两届学生教育 实习的试教,人数 20 左右;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学生 总人数 18 人3、教学研究论文:《论影视改编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使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4、教学奖励:2006 年 12 月被评为优秀教研究室主任,优秀共产党员;2005 年 11 月在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院文科组二等奖;2004 年 6 月在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中荣获系一等奖,院文科组二等奖;2004 年 12 月在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系一等奖,院文科组三等奖;2004 年 12 月在湖南科技学院教师年度工作考评中,被评为汉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2004 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优秀个人;2(3)-3学术研究学术论文:1.《试析人类学影视片信息传播的特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08 .2.《浅谈红色文学的理性向度及价值》 《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23. 自学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08 (参编 3 万字)4.《阿 Q:象征与批判的符号》 《零陵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4 年 01 期5.《论文学创作中环保意识的缺失》 《零陵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4.5.科研课题1. 《人类学影视专题片的理论研究》 湖南科技学院 2004-2005 科研项目( 主持)162. 《区域传播资源与永州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永州市 2006-2008 科研项目( 主持)3. 教学队伍情况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潘雁飞 男 1966.1 副教授 古代文学 学科带头人,主讲文化传播、学生课程论文指导丁陆爱 男 1971.11 副教授 传播学 主讲基础理论、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谭世平 男 1976.6 讲师 传播学 主讲基础理论和全球传播、国家形象传播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肖智成 男 1974.3 讲师 传播学 主讲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理论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 构、学 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授课队伍主要由四名教师组成,他们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十分合理。
1、 学历结构:2 人为硕士,2 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2、年龄结构:50 岁以上的没有,40 岁以上 1 人,30 岁以上 3 人,是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学队伍3、学缘结构: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4、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都担任本科生的教师,师生比为 1:20 左右,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双向互动的密切联系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 十项)2003 年潘雁飞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