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23690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低碳厦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010-10-11厦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概况1.经济与能源概况“十一五”以来,厦门市紧紧抓住海西建设的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厦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特别是2009年在中央一系列以投资拉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厦门市正确判断经济形势,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全力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使经济保持住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GDP)从2005年的1006.58亿元增加到1737.23亿元,现价增长72.6%,年均

2、递增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9亿元,比2005年现价下降2.2%;第二产业增加值821.03亿元,比2005年现价增长48.7%;第三产业增加值895.71亿元,比2005年现价增长106.7%;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2.1:54.9:43调整为2009年的1.2:47.3:51.5。“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节能降耗目标定为刚性约束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各省市后,能源问题受到全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福建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的节能任务,到2010年厦门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末降低12%,即每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57吨标准煤。

3、按“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 GDP增长率为15%推算,要完成节能目标,则“十一五”期间厦门市总节能量约为120万吨标准煤,节能降耗的任务仍然艰巨。2009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952.44万吨标准煤,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737.23亿元,实现了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单位GDP能耗0.579吨标准煤万元,为全省单位GDP能耗0.811吨标准煤万元的71,4%,比上年下降3.38%,下降率较“十一五”期间全市2.52%年均计划节能率高0.86个百分点,目前厦门已完成“十一五”计划降耗任务的87.5%。2.工业足厦门经济的支柱,也是厦门最大用能主体“十一五”以来,第二产业中的

4、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下同)作为厦门经济的支柱,保增长、促出口、强财政、增就业,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厦门工业实现增加值68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占全市GDP的比重39.5%,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同时,工业也是厦门最大的用能主体,2009年厦门工业消耗能源489.3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3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4%。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51.4%,工业能耗水平对全市能源消费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厦门工业能源消费的品种以原煤、电力、热力、石油制品为主,以实物量计,2009年全市工业消费原煤4

5、40.74万吨,比上年下降0.2%,原煤消费主要用于制造二次能源,其中火力发电投入和供热投入分别为361.37万吨和55.55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82%和12.6%。消费电力64.4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3%, 电力是厦门工业企业生产的最主要动力,也是反映厦门工业生产状况的晴雨表。消费热力947.40万百万千焦,比上年下降10.3%。消费燃料油、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等成品油合计消费量为22.42万吨,比上年下降5.9%。工业是厦门经济的支柱,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也是最大用能主体,左右着厦门能源消费的走势,因此,推动工业节能降耗是实现低碳经济、低碳厦门的最直接方式。3.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6、,能耗水平低位运行“十一五”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逐年提高,成为厦门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6.3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51.5%,成功超越二产成为全市GDP占比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增加值340.0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8%: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该行业是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

7、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均以消耗能源为基础实现生产和运营。据初步统计,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10%,能源消费的品种主要是汽油、柴油、燃料油等石油制品。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国家对清洁石油制品的强制推广,石油制品的使用受到价格因素的钳制,近三年来厦门的石油制品消耗出现缓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大、产出高、耗能低,能够直接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因此,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降低单位能耗水平、实现低碳厦门的最优选择。4.重点用能单位是建设低碳厦门的关键2009年,厦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

8、单位共153家,其中,年综合能耗超过10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有51家,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10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45家,年综合能耗在2000吨标准煤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57家。147家终端用能单位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31.3%,占工业总用电量的54.8%。这153家综合能源消费总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是厦门能源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厦门抓好节能降耗、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点。厦门市实现节能降耗成因分析建设低碳厦门的积极尝试2009年厦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厦门经济最大的组成部分,三次产业结构成功实现由“三一二”向“三二一”的优化转变。厦门市委、市政

9、府根据厦门的产业结构,提出要紧抓历史机遇,着力于二三产业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以消耗更多能源作支撑,届时能源供需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消费总量将随之不断扩大,能源消费速度将保持较快增长,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有可能出现反弹。2009年厦门市单位GDP能耗0.579吨标准煤万元,是全省单位GDP能耗的71.4%,是全国单位GDP能耗的62.7%,能源单耗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难度较大。为保住当前这来之不易的节能成果,根据厦门耗能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等生产性行业的

10、特点,厦门市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厦门为基本目标,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1.完善能源制度,推动依法节能降耗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并结合厦门实际情况推进本地的节能立法工作,先后出台厦门市节约能源条例、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厦门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法规制度,为厦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一系列法律保障,并使节能降耗成为一项常规、长效的工作机制。此外,厦门市还精心组织编制了节能示范项目推广案例汇编、节能扶持政策汇编、日本节能管理经验汇编等资料,广泛分发工业企业参考学习,普

11、及节能法规和节能知识,推广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重视降耗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厦门市始终重视通过技术节能降耗,不断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009年厦门市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酒店业、商贸业五大行业,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改造、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作建设,并在2008年推出36个示范项目的基础上,2009年再次推出20个节能示范项目,包括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项目、粉煤灰纤维纸浆项目、电机变频节能项目、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和空气源热泵替代燃油锅炉项目等,既为企业带来节能效

12、益,同时又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截止2009年底,厦门市共推广节能灯108万只,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省用电约1.9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厦门市重视促进工业企业设备改造,降低中间损耗,不断提高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厦门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活动涉及3种类型:火力发电、供热、热电联产。2009年厦门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投入322.02万吨标准煤,其中,火力发电投入能源282.4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44.23%,与上年基本持平,比2007年提高6.61个百分点;供热转换效率82.74%,比上年提高5.42个百分点。3.加强监督指导,紧密跟踪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事关厦门的节能大局,是实

13、现低碳厦门的关键点。2009年,厦门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指导,组织重点用能单位上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紧密跟踪用能动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电子报送系统及能源利用监测平台,加强填报规范,加大审核力度,确保能源数据的真实准确。同时,组织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小组对市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通过“节能工作组织领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节能投入和重点工程实施、节能技术进步、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行业节能目标、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节能基础工作”等7个方面,综合评定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和节能实效。4.节水不忘开源,打造国家节水型城市与大多数人口稠密的沿海港口城

14、市一样,厦门的淡水资源相对匮乏,城市日常用水近80%取自市区外的九龙江,用水紧缺成为困扰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厦门市在高度重视城市供水工作的同时,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城市节水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城市节水“三同时”的规定:二是改进和规范城市计划用水管理;三是强制推广应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四是在计划用水单位强制开展水平衡测试;五是强化环保监测,促进工业用水的循环再利用;六是利用海水交换工程,以海水作为淡水资源的有效补充,缓解淡水资源的紧张。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城市用水的效率和效益,使厦门市在2009年的评比中, “城市节水规划、地下水管理、节水三同时制度、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价格管理”等

15、10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被住建部授予第四批“全国节水型城市”。5.加大检查力度,从基层规范引导节能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大力推动公共机构、商贸企业节能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机构及旅游饭店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推广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同时积极组织评选了厦门市公共机构及旅游饭店节能技术改造示范工程,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可供参考的节能示范案例以及节能信息支持与交流。开展能源效率标识专项检查。主要对全市各大卖场、超市的空调、电冰箱、洗衣机、节能灯等加贴能源效率标识的情况进行检查,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楚、方便选取节能产品。开展公共建筑空调温度专项检查。根据国家关于“夏季室内空调

16、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的规定,组织人员对政府机构、宾馆酒店、机场码头、大型超市等44个单位公共场所的空调温度设置情况进行了专项节能监察,责令违规单位立即整改。建设低碳厦门的建议尽管厦门对低碳发展模式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要在目前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实现建设低碳厦门的目标,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国际金融危机后高耗能行业刚性需求的释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体系的建设与完备,国内现有低碳技术的相对落后,全社会践行低碳生活存在困难等,低碳厦门的建设尚需时间与经验的积累。当前,发展是第一要务,而环境保护又攸关子孙后代,孰为轻重难以取舍,这就需要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降耗,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