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21828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ucy及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自然辩证法1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2学科性质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3研究对象 整体的自然界,即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即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4研究内容 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科技观(科技的性质,科技与

2、社会)5学科体系 总论、分论、历史构成的有机整体。*二 系统及其本质特征1定义 系统是指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整体。2本质特征 a整体性 系统各要素在整体中相互联系所带来的效果超过各要素孤立时的性质的总和 b开放性 系统与外界环境是有关系的 c动态性 系统和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联性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d层次性 系统处在物质的某一层次,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关系*三 自然系统的辩证关系一 系统与要素系统决定和支配要素 系统所具有的性质不是通过要素的简单相加获得的,而要素也对系统有反作用,它影响系统的存在和发展。系统和要素具有统一性 二者的规定具

3、有相对性,二者具有全息相关性,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系统和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 结构与功能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和联系方式;系统功能是指系统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殊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 对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功能的内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这种决定关系并不是单值的,一种结构可以决定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不是唯一地由一种结构所决定 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系统功能发生变化,要求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对功能的新要求。二者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关系表现了自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三 系统与环境环境

4、是系统与其要素虽有相互联系却并不属于该系统的其他要素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土壤,对系统有的发展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是通过环境显示出来的 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输入输出影响环境 系统与系统的作用 环境中有其他系统存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作用,如并存,相依,竞争。*四 演化的方向:进化、退化耗散结构理论揭示,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同时存在进化与退化两种不同的方向。进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退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两种方向既对立又统一,

5、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从系统自身看,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退化过程,同样的,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包含进化过程,单纯的进化和退化是极其罕见的2 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 从系统与环境的视野来看,系统的进化总是以环境或其它系统的退化为代价的,二者同存共生3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可以转入退化过程,退化过程也可以转入进化过程*五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有序化、组织化、系统化的过程。它是在开放背景下,系统自发形成内部有序结构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模式是内部自发产生的,不是系统外部输入的。自组织是自然系统演化的一般机制。1开放性 自组织

6、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得以形成和维持。系统要从无序走向有序就必须保持对环境的开放性。所谓开放,就是通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克服,抵消内部熵增。因此开放性是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2 非平衡状态 孤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熵达到最大值,系统的无序性最大。因此系统要想从无序走向有序,就必须远离平衡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3 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作用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只有系统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作用相互制约才能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导致系统旧结构瓦解,新的有序结构形成。3 随机涨落 系统不断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这种扰动会使系统在某种条件下形成宏观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偏离就是涨落

7、,涨落会使系统状态发生微小变化,通过非线性机制的反馈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所以随机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六 生态系统的三大规律一 闭路循环规律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多种多样,而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物质从物理环境中开始,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最终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了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又到简单无机物的循环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再生转化和多层次分级利用2 物质循环的基础上产生了能量流动,即能量流。它既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又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它是单向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闭路循环规律还表现为各生

8、命成分之间的的信息交换,即信息流,信息流是双向的循环总之,宏生态与微生态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复合,是生态系统表现为闭路循环的不断转化和无限过程二 反馈调控规律1 反馈是把系统的输出返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系统的目标要求。2 调控即调节与控制。调节是指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生物系统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是指环境的外在控制,环境条件对生物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3 反馈调控的层次性包括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的数量调节,系统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反馈调节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

9、制,它使复杂的生态系统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三 系统和谐规律系统的和谐状态体现在恰当的要素比例,稳定的层次结构,和美的外在形式,绵延的生机活力,精致的系统耦合等方面。实践意义:闭路循环规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系统和谐规律表现了生态系统的本然性态。这三大规律理应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七 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想保持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局面,离不开对生态三大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它指引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树立一种生态的伦理价值观,消除生态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冲突,实现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现

10、实意义:1 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1 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 2 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3 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 4 注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八 科学问题定义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和科学实践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意义 1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这是由科学研究本身的探索性决定的。2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因为确定了问题就找出了疑难所在,也就确立了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推动者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3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点,它所预示的解决

11、方向,对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并且科学问题的提法往往带有某种假说的成分,或以某种假说为前提,这也对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九 科研选题定义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重要性 1 科研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2 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工作。3 有创见的研究课题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原则 1 需要性(目标)科研选题必须着眼于科学实践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2 创造性(灵魂)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应是前人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并预期能出成果的科技问题 3 科学性(依据)科研选题必须要有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4可行性(条件)科研选题时必须考虑

12、完成课题所具备的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定科研课题步骤 1 问题调研,科学分析2 课题选择,精心策划 3 问题论证,集思广益 4 问题决策,胸有成竹*十 观察和理论 机遇一 观察和理论的辩证关系(观察渗透理论观点)1 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 2 观察陈述是以科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记载了来自客体的信息,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 3 理论在观察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同时有加工改造的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二 正确看待机遇定义 在进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偶然的机会,意外的发现了新的自然现象

13、,导致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这种意外的发现称为机遇特点 机遇具有偶发性和意外性两个特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外地发现了与原来研究目标完全不同的自然现象,加以研究,取得了与研究目标不同的新突破;一类是意外地发现了与原来预期不同的现象,经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从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原来的研究目标。机遇在科研中的作用 1 机遇给研究提供了先导,启发人们去探索机遇背后隐藏的自然界的新信息,导致做出科学发现 2 机遇给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导致技术上的重大发明 3 机遇为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启发人们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 1 从认识论高度正确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

14、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 2 提高及时识别和捕捉机遇的能力,这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的思维能力等。 *十一 科学实验的特点1 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2 可以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件 3 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4 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再现时过境迁的现象 5 可以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十二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定义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共同本质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或特殊事物的方法关系 1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指导。归纳出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演绎的结论往往

15、是归纳的指导思想 2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 二者相辅相成,属于一个整体*十三 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非逻辑思维是指创造主体在不遵循逻辑常规的前提下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 通过想象,联想,意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1直观地揭示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使一些高度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2形象思维的发散性有利于突破逻辑思维的局限性,使科学探索更广泛深入 3 在技术领域有更为突出的意义直觉思维 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1 它能超越一般的认识程序,迅速抓住问题要害,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直接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 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创造性思维 运用想象、灵感、直觉等触发新思想的产生,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逻辑性方法和非逻辑性方法的辩证统一。2 发散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综合优化*十四 科学假说定义 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特征 1科学性 2 假定性 3 简单性 4逻辑协调性和无矛盾性 5 可检验性 6 可变性作用 1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2 可以激发科学的创造性 3 不同假说竞争可以促进科学理论发展*十五 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