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20961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4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及其治疗 糖尿病是至古就有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 。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一、糖尿病病理及类型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

2、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 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如导致尿毒症、视网膜剥离、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2、糖尿病的病理及分型 (1)胰岛素与糖尿病 在人体“胰腺”组织中有一种细胞,被称为b细胞,它可以分泌一种降低血糖水平的物质,人们将这种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DM)。,(2)糖尿病的类型 当人体胰腺b细胞被破坏时,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丧失,将导致1型

3、糖尿病的发生。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上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人多肥胖,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人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另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 2型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分泌治疗。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现或首次诊断的糖

4、耐量异常的疾病,发生率为0.1512.3,易造成巨大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这部分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3、胰岛素(Insulin) 1型糖尿病患者或者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以补充自身胰岛素的不足或者缺失。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物质,不能口服,只能注射给药。胰岛素功能如下。 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抑制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从而减少ATP转化为cAMP,同时加速cAMP的分解。,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加快葡萄糖磷酸化、氧化及糖元合成

5、,起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与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制成复合制剂,用于治疗消耗性疾病。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生成,使乙酰辅酶A增加,有利于脂肪合成;通过促进氨基酸活化,也增进蛋白质合成。,二、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对健康的最大危害,是高血糖导致的可怕的并发症。” 糖尿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足部病变甚至截肢等。 研究表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几年或十几年后,逾50%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2%将完全失明;约30%患者会出现蛋白尿,其中10%会恶化成终末期肾病;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正常人的24倍和10倍。,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

6、合并感染:发病率高,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2)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3)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死亡率高。 (4)低血糖昏迷: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并不低于2.8mmoL/L,称之为低血糖反应;有低血糖症状并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最常见的原因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过量;或进食量明显减少。 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多变,轻者有饥饿感、全身乏力、心慌、出冷汗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2、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并发症

7、: 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以冠心病较为多见。 下肢血管: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2)微血管并发症: 肾脏:尿毒症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功能不全; 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3)神经并发症: 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 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

8、可萎缩; 植物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3、糖尿病病变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 75% 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 15 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 50% 以上。,(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DN有30-80%患者发展为临床期DN,此时伴有肾小球滤过

9、率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 DN为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症。,(3)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因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最后有的需要截肢。这些足部的病理变化,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具有严重致残、致死性,但遗憾的是,目前该病还不能根治,只能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控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儿童一旦患病,将面对数十年的带病生存。个人健康、婚姻、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均会受到影响,患儿家庭也将

10、因此背上沉重负担。,三、 我国糖尿病现状 2010年3月份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10%,另有16%的人已处在患病的边缘。过去30年的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目前已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这一结果与美国11%的患病率已十分接近。是世界最大的糖尿病人群。 1980年这个比例仅仅是1%。,2004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000万人,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并且每年还以150万200万人的幅度递增,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患病率已高于5.0;60岁以上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为12;年轻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上升。到2025年,我国的发病人数将达到1个亿。,10年前临床上10

11、0个糖尿病人中仅七八个是小孩儿,且几乎都是与先天遗传相关的1型糖尿病。可是现在几乎每5个糖尿病人中就有1个是儿童青少年,而且以2型多见。 近5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小胖墩分别增长了1倍和4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儿比例高达1/5;而每4个肥胖儿中就有1人患2型糖尿病,逾85%的2型糖尿病患儿是小胖墩儿。,糖尿病治疗费用高:中国内地年糖尿病治疗费用已达173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是同龄同性别无糖尿病者的9倍。,“氢化油”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发病率1994年为2.5%,2002增长为5.5%,到2008年达9.7%。目前,

12、大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0%。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中国普遍使用植物奶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 抽检食品中87%的样品含有植物奶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也含有;约90%的冰淇凌、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均检出含有植物奶油。,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表现为“三高三低”现象。所谓“三高”是指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发症发病率高、并发症治疗费用比例高;“三低”是指知晓率低、诊断治疗率低、控制达标率低,这是我国目前糖尿病防治的真实写照。 我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仅为30%-40%,诊断率不足4

13、0%,控制达标率更是不足20%。,四、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任意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餐后血糖升高者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是正常人的100倍。在餐后血糖升高人群中,年龄超过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超重者和生育巨大胎儿(4千克以上)的妇女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耐量试验:空腹食入葡萄糖100克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50毫升,然后隔半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分别测定血糖含量。 服后若血糖略有升高,2小时内恢复服正常浓度为正常。若服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

14、-3小时内不能恢复服前浓度则为异常。 如血糖轻度升高,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称之为糖耐量减低。,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是67.8mmol/L,无糖尿。空腹血糖浓度3.9-6.1mmol/L。 如果血糖浓度超过7.8mmol/L,称为高血糖。正常人肾排糖阈值为8.9 mmol/L,超过这个浓度就出现糖尿。 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脑组织首先对低血糖出现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出冷汗以及饥饿感等。如果血糖持续下降到低于2.5 mmol/L,就可发生低血糖昏迷。,五、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1、糖尿病人的中医诊断 糖尿病人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

15、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表现,即“三多一少”。这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表现,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1)糖尿病的早期表现往往是低血糖。,(2)皮肤疱疹:酷似灼伤性水泡、内含透明浆液,好发于指、趾、手足背部或底部边缘。 (3)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炎症。 (4)瘙痒难忍: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 (5)面孔发红 (6)感觉异常:皮肤和四肢麻木、触痛、常有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7)足部坏疽(ju):足部疼痛、温觉消失,干燥易裂、创口溃疡、坏死、愈合困难。 (8)出汗异常:多汗(上肢和躯干)或少汗 (9)黄色瘤:四肢曲

16、侧、臀、颈、膝等处皮肤可见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瘙痒感。,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就其发病机制而言,多属元气虚损。经云:“邪之所腠,其气必虚”。糖尿病是由于五脏亏虚,特别是肾精亏损而发病。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外感六淫,毒邪侵害;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内经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dan)”之说。消渴病:初期多属阴虚燥热,中期多属气阴两虚,后期多属脾肾两虚,总之不离一个“虚”字。 倘若肺能布津,脾能藏荣,肾能藏精,何致上渴下消而肌消肉损如此?,3、糖尿病的中医分类 (1)虚证糖尿病 不分男女,体重在60公斤以内,患病后两年内消瘦10公斤,辩为虚证。 四肢疲乏、心悸头晕、面容憔悴、表情苦闷、口干唇红、舌面无苔、呼吸短促、语音低微、脉沉而细数,辩为虚证。 背部脱皮流黄色脓水、极为消瘦、颈椎和胸椎突出为虚证晚期。 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膏脂、一小时左右一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