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18312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草坝乡天麻种植业发展及产业前景展望卯升璠(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2008034113) 指导老师:王林摘要:小草坝天麻品质优良,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发展较为落后。为使小草坝天麻产业尽快发展为品牌产业,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走访等途径对小草坝天麻种植进行了研究。发现小草坝乡具有发展天麻综合型的品牌产业的良好条件,小草坝乡天麻种植业面积、产量已初具规模,但管理、技术较欠缺,麻农种植仍存在盲目性。通过分析近年来小草坝种植产业和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对小草坝天麻种植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前景做出了展望。关键词:小草坝 天麻 种植产业 发展前景天麻(Gast rodia elsta

2、Bl.f.elatar)又名箭麻、明天麻、离母、合离草、定风草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茎单一,直立,圆柱形,株高30150厘米,无绿叶,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无根须。地下块茎肥厚为名贵中药1。天麻属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省的重要生物资源。其药用成分为天麻素、天麻多糖、氨基酸等。在我国主要产于西南,主要品种有乌天麻( Gast rodia elsta Bl. f.glauca)、黄天麻(Gast rodia elsta Bl.f.flavi da)、红天麻( Gast rodia elsta Bl.f.elata)、绿天麻( Gast rodia els

3、ta Bl.f.vi ridis)4种2。云南省昭通市是我国公认的地道天麻药材产地, 郑虎占在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中说道:“传统认为天麻主产我国西南诸省,东北,华北也有分布。以云南昭通产者最为著名3”。各县区均产天麻,尤其彝良县小草坝所产的天麻品质最为优良。小草坝天麻个头大、肉质肥厚饱满、色泽半透明, 质实无空心,品质优良,是昭通天麻的代表, 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 素有“云天麻”之称。据记载:在大清乾隆50年( 1785年) , 四川宜宾知府就曾派专人前来小草坝采购天麻,作为贡品向乾隆皇帝祝寿,以此来邀宠4。曾育麟1956年报道中提到:“云南昭通专区一带天麻多生于高山密林中,以镇雄县产量最高,小

4、草坝所产质量最好5”。 1994 年,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中医学院和昭通市药检所共同对昭通小草坝天麻质量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为:小草坝天麻中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3%;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对脑神经和肝脏有补益作用的氨基酸含量为:天冬氨酸0.92% 、谷氨酸0.91%、精氨酸0.30%;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锰、镍、钼、硅、锶、锗、硒、铬、钒、锡、钴14 种,其它元素钠、钾、钙、硫、镁、磷6 种。尤其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锌、锰、铜其含量分别为:28.96mg/g、37.17mg/g、10.54mg/g【6】。说明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具备天然优势。

5、天麻可以进行深加工,制成天麻粉、天麻蜂蜜、天麻酒等系列产品。20世纪末小草坝人民开始用无性繁殖的方法种植天麻,近年来,天麻农们开始采用有性栽培技术种植天麻,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深加工系列产品逐渐增多,产品销量也逐年增加。小草坝天麻这一品牌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1 小草坝乡地理气候条件概况小草坝乡履属昭通市彝良县的一个乡镇,位于昭通市彝良县的北边,距县城35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905米,最高海拔2226米,平均海拔1810米,东高西底 7。为云贵高原常见的山间小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农业乡。地处乌蒙山脉尾端,南面以横断凉山山脉作屏障,东西两面属乌蒙山区和五连峰山区。是一

6、个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农业乡。土壤类型主要是山地黄棕壤,其次是山地棕壤,PH值范围为5.5-6.4,为弱酸性,含丰富的腐殖质,质地均匀,土壤湿润、通气、透水、保肥8。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四季变化不大,干湿同季,冷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24。受特殊的“昆明准静止峰”气候类型的影响,当冷空气从四川盆地到达彝良时被周围一批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所阻,小草坝所受影响很小。年均降水量988.4毫米。多雾,年均日照小于1320.3小时,相对湿度80-90%。常年阴雨绵绵,阴、雨日占全年2/39。植被类型为亚高山落叶阔叶林, 木本植物100

7、多个科,400多属,2000多种。其中壳斗科植物种类最多,有青冈、麻栎、栓皮栎等10。此外还有禾本科草本植物,苔藓、蕨类植物等,为天麻和蜜还菌提供了凉爽、隐蔽、湿润的环境条件。这些植物的枯枝落叶腐烂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为天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2004年、2005年、2006年昭通市环境监测站对彝良县小草坝天麻种植基地进行环境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远远优于种植农灌用水的国家要求标准,并且除总磷含量外,其余理化指标均优于国家I类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水质的要求【11】.天麻属阴生植物,须与蜜环菌共生,常用天麻种植菌材有壳斗科,桦木科、蔷

8、薇科的植物,宜生长在水分多略偏酸性的黄棕壤中, 适宜种植海拔1 4002 800米,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15,最适湿度805%,对比天麻生长条件小草坝全乡范围内的气候、地理环境都适应天麻的生长种植。2 小草坝乡天麻种植业的发展及现状小草坝乡是昭通天麻种植业的发源地。在周铉的调查曾提及:每年野生天麻茎芽出土的季节,山民们纷纷上山采挖天麻,在采挖过程中,人们会将无用的初生球茎重新埋入土中,或带回家埋在家附近的树桩下,且人们发现次年能生长的多是在竹子下或麻栎树下的。积久成习,采挖天麻的人家就慢慢开始种植天麻。至于这种活动起于何时,现在无法考证了13。云南省昭通专员公署商业局出版的昭通专区中药材生产手册

9、(1959年),记述了野生天麻采挖和加工的方法,还在栽培方法,既:“选在树下腐烂疙瘩边及竹林中有蕨草之地”。这是昭通树兜栽培天麻的最早记录;在麻种一项记载:“一种是萌麻、白头麻、麻米,另一种是将已出土的天麻,苗不超过五寸时把苗摘弃,利用周围长出的麻米和白头麻作为麻种”着实际上是灭箭法制种的应用13。这说明在20世纪50年代昭通人民就能利用“腐烂疙瘩”进行天麻的无性繁殖,且懂得用灭箭制种法制种选种。自1911年日本学者野俊助首先发现了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才开始研究人工栽培天麻。直到1979年以徐锦堂为首的科学家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才发现天麻种子需紫萁小姑等萌发菌浸染才会

10、萌发。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天麻栽培方法。20世纪末期小草坝部分村民开始种植天麻,当时主要是无性繁殖的方法种植,且由于技术原因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直到1998年,小草坝人工仿野生天麻种植面积409.1公顷。到2002年,昭通市科技局开始实施天麻规范化种植(GAP)300亩基地的建设,经历三年时间,完成了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研究,小草坝天麻变异类型研究,“两菌”及人工菌材的研究等7个方面的内容,2005年全部工作完成,到2006年小草坝天麻种植面积达到666.67公顷,年产水天麻65万kg以上14。根据昭通天麻研究所和彝良县农业局资料,小草坝乡1998-2010年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见下表1:表

11、1 小草坝乡历年天麻种植情况表种植面积/hm2年产量/万kg种植户年均收入/千元初加工附加值/万元深加工附加值/万元1998409.132.532.55.61.492000418.634.33.26.941.982002451.8239.263.819.132.862004456.640.534.6319.85.132006666.6765.915.6510302008675.4369.68.76653612010690.5384.5616.969101102002年以来小草坝天麻发展较为迅速,先后有云南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昭通天源医药公司、昭通市雄风药业有限公司、云南天昭药业有限公司企业对

12、小草坝天麻进行开发和深加工。到2011年参与小草坝天麻初加工企业17家,深加工企业8家,研发单位4个。2011年小草坝共有麻农3125户,GAP生产基地2个,种植面积703.6hm2,年产天麻突破100万kg,初产品附加值突破1000万元。深加工产品附加值116万元,带动彝良县天麻种植乡镇13个,解决长期用工5万余人次,短期用工7万余人次增加用工收入610万元,麻农年人均6000余元,整个产业为国家创造税收近1000万元 15。小草坝乡天麻种植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种植模式,正在朝天麻酒、天麻美食、天麻蜂蜜、天麻保健品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发展。图1 小草坝乡天麻种植产业情况

13、趋势图 上表1和图1表明近十年来小草坝乡天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尤其2004年到2006年扩增幅度最大达210.07公顷,年产量、种植户收入等也不断增长。且增长最显著的是种植面积和初加工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很慢。农户年均收入也处于增长缓慢状态。年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赶不上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说明小草坝乡天麻产业在总体不断地发展,但麻农收入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发展缓慢。天麻产品的生产在数量、规模和种类上都有待进一步发展。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草坝乡天麻产业快速发展为在综合型产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3.1种植基地建设问题 由于农户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的影响,推行GAP种植和走“公

14、司+农户+科技+基地”的产业化道路难度很大。加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还不成熟,种植许可证制度推广难,盲目种植现象仍然存在,规模难以控制从而使种植基地分散,加大了产业的成本投入16。3.2种植产业的破坏性和落后性至今仍有一些麻农采用七十年代的种植模式,甚至有少数麻农还采用“砍伐一片,火烧一片,种植一片”的原始方法。结果破坏了大量的生态林,导致良好的天麻种植地废弃。使资源不能可持续发展。在种植中,不少有经验的麻农懂得无性繁殖,有的甚至能很好的利用“蕨草须根法”但为了保住“手艺”不轻易与被人交流,固步自封,没有统一的技术栽培规范。因而多年来小草坝天麻种植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麻农年均收入增长困难。3.3

15、关于萌发菌、蜜环菌的应用及菌材天麻生长靠两菌,两菌需菌材。天麻的生长离不开萌发菌、蜜环菌,然小草坝天麻种植中只对蜜环菌应用较好,对萌发菌的研究和应用比其他地区落后许多。目前,小草坝使用的长效菌材主要是壳斗科的麻栎、栓皮栎、板栗、丝栗、滇石栎、高山栎、白栎、水青冈、峨眉栲和蔷薇科野樱桃等,然这些都是迟生树种,又多在生态保护林里。与天麻种植需大量菌材有一定矛盾。现在小草坝天麻种植面临:怎样既发展天麻产业又保护环境和生态林?怎么加速优质菌材的发展?怎样寻找新菌材?怎样做到林业和天麻产业的共赢?这些问题有待解决17。3.4其它问题 就目前小草坝发展来看,除上述所述问题还存在引进或组建大型天麻加工厂、天麻种子培育、栽培技术的提高、病虫害和鼠害的防治等一系列问题。4发展小草坝乡天麻种植业的建议及展望4.1整合科研力量, 提高天麻附加值在2005年完成天麻规范化种植(GAP)300亩基地的建设前,小草坝天麻种植几长期以来乎都是由各种植户凭经验零星、分散种植,出售主要是水天麻及少数初加工产品。现在彝良县有关部门应组织科技人员对全区的气候、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加强天麻菌材林及替代材料的开发, 解决“两菌”的生产及应用问题,全面推广天麻栽培技术, 举办天麻栽培技术培训班, 让麻农都能掌握最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