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125946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8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0八年四月编制项目承办单位:*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公司总经理)项目编写单位:*项目缩写人:*(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料提供单位:*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2.1、项目原料52.2、国内种植情况52.3、*木薯的种植状况6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第三章市场分析83.1、木薯深加工前景分析9

2、3.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11第四章建设条件134.1、项目区选择依据134.2、项目区建设条件13第五章 基地建设与原料供应165.1基地建设与规划165.2 基地服务与扶持175.3 产品购销与原料供应18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186.1 建设任务和规模186.2 项目规划及布局196.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206.4、工程技术方案276.5 项目实施进度28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9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97.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337.3 经营管理措施337.4 技术培训337.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3第八章 环境保护358.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358.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368.

3、3 污染物综合利用与治理388.4 绿化398.5 环境管理及监测40第九章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409.1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409.2 消 防4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610.1 估算依据4610.2 建设投资估算4610.3流动资金估算4610.4资金筹措46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4711.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择4711.2折旧和摊销计算4711.3财务费用4711.4工资及福利4711.5其他费用4811.6总成本费用估算4811.7销售收入4811.8财务分析4811.9财务评价49第十二章不确定性分析4912.1盈亏平衡点4912.2敏感性分析5012.3借款偿还能力分析51第十三

4、章社会效益分析5213.1 社会效益分析5213.2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5313.3 综合评价53第十四章研究总结论5414.1技改项目的特点5414.2研究结论5514.3 建议56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年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及3.5万亩木薯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私营企业1.1.4 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县八布乡江东村民委和和平村民委交界处建设规模:年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及3.5万亩木薯基地建设建设期限:建设期

5、为一年建设内容:a、建(构)筑工程:2700m2。b、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年产12000吨木薯淀粉生产线1条。c、其它基础配套设施及3.5万亩木薯基地建设。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a、项目投资定额2029.8万元。其中:建设性投资1561.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8.4万元。b、生产总成本费用2622.9万元。其中:固定成本费用406.5万元。可变成本费用2216.4万元。经营成本费用2484.9万元。c、销售收入及分配销售收入 3360万元税利总额 737.1万元利润总额 491.1万元国家税金 344.2万元企业利润 311.4万元d、财务评价及社会效益投资利税率 27.45%投资利润率

6、18.29%盈亏平衡点 45.29%社会积累率 41.38%社会贡献率 53.27%贷款偿还期 4.96年(含建设期1年)全部投资项目四期7.78年(含建设期1年)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b、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c、国务院20053号文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d、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55号;e、*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f、中共*省委、*省人民政

7、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云发20035号);g、*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5141号);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a、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后集基地建设、旅游观光、科研考察、生产加工、学术交流为一体,将是边疆景区的一个旅游亮点;将木薯进行系列化加工是*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b、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采取了政策倾斜,条件优惠,鼓励和吸引外资到西部各省区进行投资发展,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省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更是制定了多项扶持的

8、优惠政策。*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将农业综合开发当成促使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木薯产业作为当地努力发展壮大的特色产业。政策环境对本项目的建设是极其有利的。c、技术先进性本项目利用先进的淀粉加工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技术,同时把喷雾干燥、沸腾干燥、瞬时高温灭菌等现代技术应用到淀粉生产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和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使产品符合现代食品的要求。d、经济合理性: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3360万元,年利税为737.1万元,年利润491.1万元, 投资利润率18.29%,投资利税率27.45%,税后内部收益率18.16%,财务三率均保持在国家同行业基准

9、指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e、环境评价: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为八布河,生产原料是新鲜木薯,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原料,故不存在重大污染源。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项目的建成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1.3.2论证结论 a、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b、项目业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淀粉加工技术实力; c、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d、项目原材料、动力有保障;e、项目辐射带动能力显著;f、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g、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结论为:项目可行。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a、新鲜木薯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淀粉深加工品的质量,如何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以保证

10、木薯的绿色产品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业主应将基地建设当成企业的第一车间,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木薯种植,以保证企业原料质量。b、尽管本项目生产工艺和技术目前属较领先水平,但项目业主仍应加强与更多科研机构的联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加企业经济收益。c、项目业主应加强市场营销,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原料木薯,别名为木番薯,树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世界上木薯已有近五千年的栽培历史,现栽培面积1500万公顷,年产鲜薯1.6亿吨,是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木薯作为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与马铃薯、

11、红薯并列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据统计,1999年世界木薯种植面积1658万公顷,鲜木薯总量1.66亿吨。世界上木薯产量最大的国家是尼日利亚,达3300多万吨,其次为巴西、泰国、印尼、刚果(金) 2.2、国内种植情况我国种植木薯的省份有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和*等省区,约占世界木薯总产量的3.5%。广西是我国种植木薯的最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十一五”期间,广西将大力推进木薯栽培的良种良法,促进木薯特色产业发展,使全区木薯鲜薯产量达到1800万吨,实现广西木薯产业年产值超100亿元。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和鲜木薯产量均占全国总

12、产量的60左右,目前,加工业生产的木薯淀粉、乙醇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和12万吨,分别占木薯类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由于广西木薯产业受到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加工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深加工缺乏等瓶颈的制约,极大地影响了全区木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专家称,广西木薯产量仍有30%以上的增长潜能。据悉,广西将在桂中南、桂南、桂西南、桂东、桂西北建立80100万亩以上、产量180220万吨以上的木薯高产基地中心示范片。2.3、*木薯的种植状况木薯是热带亚热带作物,一年有9个月以上的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木薯终年生产的适宜产区,目前每年木薯种植面

13、积近10000亩,全县适宜发展木薯面积区域广阔;种植木薯投入少产出大,容易增产增收。工业和商业可形成庞大的产品加工和营销体系。企业得利,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增效,可增加财税收入。发展木薯产业,可联动农业、工业、运输及服务业,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2.3.1 种植历史悠久。木薯属我县地方传统栽培作物,农民有种木薯的习惯,原来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总产量2万吨左右,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超过了2万亩。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调减。悠久的种植历史,为进一步发展木薯生产奠定了基础。2.3.2 栽培范围广泛。我县耕地中,旱地占90,且坡地多、坪地少,薄地多、肥地少,旱灾频繁,适合木薯栽培。2.3

14、.3 重点产区突出。我县木薯主要集中在八布、杨万、六河、及周边的越南等地。各乡的木薯主要分布在半山区、低海拔地区。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为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木薯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在工业上的开发利用,用途极其广泛。在农业上,木薯块根是禽畜、鱼类的优质饲料,同时又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工业上,木薯可以加工生产出淀粉糖类、淀粉类、酒精类、有机化学品类、精细化学品类等五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各个方面。木薯是不可多得的再生能源作物,是养殖业和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种好木薯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据测算,建设年产1.2万吨的木薯加工淀粉项目,每年需加工消耗4.8多万吨鲜木薯或2.4万吨干木薯片,年销售收入336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可为农民直接创收1960万元,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可为社会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形成年运输量1.2万吨以上。以木薯加工淀粉,有利于环境保护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木薯发芽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