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124584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实习报告》word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实 习 报 告 2015 年 7 月 2 日 2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矿区概述矿区概述.3 第一节第一节 矿区概述矿区概述3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条件外部条件4 第三节第三节 资源整合条件综合评述资源整合条件综合评述5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32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34 第二节第二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井筒位置的确定34 第三节第三节 开拓系统的综述开拓系统的综述141 第四节第四节 采区划分采区划分141 第五节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井底车场及硐室141 第三章第三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39 第一节第一节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39 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巷

2、道及生产系统采区巷道及生产系统47 第三节第三节 巷道掘进巷道掘进49 3 第一章 矿区概述 第一节 矿区概述 一、 交通位置 本矿区位于娄烦县城北赤土壑、辽庄、新舍科一线以北,行政区划隶属静游镇, 其井田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142471114524, 北纬 380935381152。 该矿北距岚县县城约 14km,南距娄烦县城约 11km,东南距古交市约 48km,乡级 柏油路通过本井田,东距太(原)岚(县)公路约 4km。交通比较方便。 交通位置详见图 1-1-1。 二、 地形、地势及河流 1、 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的东麓,地表呈侵蚀中山地貌,井田内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 最高点位

3、于井田西部边缘,标高为 1384.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角的龙泉河谷,标 高为 1215.2m,最大相对高差 168.8m。 2、 河流、水系 井田内河流不发育,黄土冲沟发育,主沟多沿北东向发育,支沟一般为北西向和 南东向,井田南部有龙泉河自西向东流过,在雨季汇集沿途冲沟内洪水向东排入汾河, 天旱时一般干涸。 三、 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短而燥热,冬季长而寒冷。平均年降雨量为 464.3mm,雨水少,且降水量集中在 7、8、9 月份。年蒸发量平均为 1762.1mm,为降 水量的近 4 倍。年平均气温为 8.3,最高气温为 36.4,最低气温为-30.5,每年 10 月底结

4、冰,翌年 3 月底解冻,冰冻期为 160 天以上。最大冻土深度 0.851.17m。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 ,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最大风速 16m/s,平均风速 为 2.1m/s,风力一般为 5 级,最大可达 8 级。 根据山西省地震局资料,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强震,据 GB18306-2001“中国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本区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四、 县区经济发展概况 区内地下资源丰富,有煤、铁、大理石、硅、钨、铜金、石灰岩、石膏等,工业 基础薄弱,现有煤炭、铁矿、冶金、建材,农作物以土豆、莜麦、豆类为主。 4 第二节 外部条件 一、 外运条件分析 该矿

5、北距岚县县城约 14km,南距娄烦县城约 11km,东南距古交市约 48km,乡 级柏油路通过本井田,东距太(原)岚(县)公路约 4km。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外 运条件较好。 二、 电源、水源情况 (一) 电源条件 珠烽矿采用 10kV 供电,2 回路 10kV 电源分别引自马家岩矿区 35kV 变电站不同 母线段。选用导线:LJG-300,线路长:22.5km。 (二) 水源条件 本矿井供水水源采用娄烦县静游镇辽庄村自来水,并已取得供水协议,生活用水 供水量为 200m3/d,可满足本矿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需要。 三、场地征地情况 本矿矿井工业场地为利用原巨海煤矿工业场地,已有部分土地使用

6、手续,新增用 地及风井场地需要新购土地。 四、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矿井所需钢材、木材、水泥、各种设备市场上能够满足建设需求;砖、石、砂及 石灰等本地可满足需求;当地劳动力较充足;本次扩建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该矿建设, 因此矿井建设各种条件都比较好。 第三节 资源整合条件综合评述 该矿经兼并重组后井田资源的开发具有下列优越条件: 一、一、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扩大了生产能力。 二、合理利用原巨海矿工业场地,扩建矿井生产能力,用较少的投资,提高矿 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储量丰富,顶底板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有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 5 四、外运条件

7、、水源及电源等外部条件均已具备,均能满足生产需要。 综上所述,资源兼并重组后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珠烽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内资源可 靠、地质条件简单、交通运输方便、矿井水源和电源可靠、工业场地征购地容易、产品 煤市场需求旺盛,具备建设中型矿井的资源条件和外部协作配套条件。 6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第一节 概述 一、 影响井田开拓开采的主要因素 本矿井设计开采的三层煤赋存稳定平缓,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 属自燃煤层;井田已发现三条断层和一个无陷落柱,无岩浆入侵现象,地质构造属简 单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为较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较好。井田内原各矿开采区主要集中 在西南煤层露头的前部,已形

8、成较大面积的采空区,整合后资源储量主要是东北部煤 层深部。所以井田原有的开采范围,采空区现状对开拓布置影响较小,地质构造及井 田村庄是影响井田合理的开拓开采布置的主要因素。 二、 矿井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 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依据煤层赋存条件,地面地形地势条件,并考虑兼顾开采全井 田的各个煤层,应尽可能减少井巷开拓工程量保证矿井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 根据整合后的井田范围,井田位于吕梁山脉的东麓,地表呈侵蚀低山地貌,井田 内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井田南部有龙泉河自西向东流过,龙泉河两岸河滩和两岸台 地地势较低,地面较为平坦,适合布置工业场地;龙泉河以北地势逐渐变高,地面沟 谷纵横,难以布置工业场地;再者

9、矿井龙泉河以南资源已被小矿采矿破坏,可采资源 主要集中在龙泉河以北,因此在龙泉河北岸布置工业场地是比较合理的。经过现场勘 查,确定辽庄村西侧井田的东南部 5 号拐点附近,原山西巨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娄烦 辽海煤矿工业场地和井田西部赤土壑村以东的台地两块场地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接近 矿井储量中心,适合布置工业场地。现将两场地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方案一:工业场地选择在龙泉河北岸、赤土壑村以东的台地上(原机械化升级改 造初步设计选择工业场地) 。 优点: 1、工业场地比较平坦,挖填方工程量较小; 2、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南北向中央附近,便于井下开拓巷道布置开拓井田内的主要 储量中心,即井田东北部的三角部分;

10、3、工业场地附近在井田范围内地势较高,不受龙泉河洪水威胁; 4、该场地已经获得环保部门批准。 缺点: 1、场地位置属基本农田,征地困难,场地平整工程量大。 2、场地位置处于煤层露头附近,有老窑开采多年,开采范围不详,老空区会对地 面建筑产生影响,增加投资。 3、工业场地压煤量大。 4、地势较高,井筒长度长。 方案二:工业场地选择在辽庄村西侧原山西巨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娄烦辽海煤矿 工业场地。 优点: 7 1、重发利用原巨海煤矿场地,减少新征地面积,且周边均为河滩荒地,征地容易; 2、地势较低,井筒长度短; 3、与村庄公用保护煤柱,场地压煤资源少; 4、地势平坦,场地平整工程量少。 缺点: 1、地

11、势低,受龙泉河洪水威胁; 2、离村庄和高速公路距离短; 3、场地较为狭小。 综合比较,方案二较方案一有征地简单,地势平坦,场地压煤量小的优点,虽然 有地势低,场地较为狭小的缺点,但只要适当填高场地,合理布置地面设施,做到地 面功能分区集中、明确,就可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赤土壑村以东的台地上(原机械化 升级改造初步设计选择工业场地)已经环保部门批准,但该场地一直未施工和办理相 关用地手续,另外根据业主和娄烦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设计综合确定推荐方案二,即 矿井工业场地的选择在辽庄村西侧原山西巨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娄烦辽海煤矿工业场 地。 第二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一、 井筒数目及用途 本次设计共布置三个井

12、筒,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各井筒特征分述如 下: 主斜井:净宽 5.0m,净断面 16.32m2,钢筋混凝土砌碹/锚网喷支护,斜长 472.9m,井筒装备一部带宽 B=1000 的大倾角强力带式输送机,担负全矿井的煤炭运 输任务,架设一部架空乘人器,担负全矿井人员升降任务,敷设综合管线,并做为矿 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斜井:净宽 5.0m,净断面 17.32m2,钢筋混凝土砌碹/锚网喷支护,斜长 354.2m,井筒铺设一条 30kg/m 单轨,担负全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敷设综合管线, 并做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井筒直径 6.0m,混凝土砌碹,垂深 325.0m,井筒内装备梯

13、子间,担负 全矿井的回风任务,敷设黄泥灌浆管路,并做为矿井的安全出口。 二、井壁结构 根据井田内各钻孔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预计,各井筒施工时所穿各岩层岩性良好, 无流砂层、破碎岩层和强富水性含水层等不良地层,设计初步确定新建的主、副斜井 和回风立井井筒表土段及基岩段均采用普通凿井法施工。 各井筒井壁结构详见图 4-2-1、4-2-2、4-2-3、4-2-4、4-2-5。 井筒特征详见表 4-2-6。 表表4-2-14-2-1 井筒特征表井筒特征表 名称 特征 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 西安 804226830.94226858.94226986.9井口 坐标 (m) 纬距 X 北京 54422694

14、1.84226907.04227035.0 8 西安 8019564553.819564581.819565602.2 经距 Y 北京 5419564624.019564652.019565672.4 井口+1240.0+1240.5+1255.0标高 (m)井底+1070.5+1100.0+930.0 井筒倾角()212390 方位角()122122 井筒长度(m)472.9354.2325.0 净断面(m2)16.3217.3228.27 井筒净宽/直径(m)5.05.06.0 支护方式钢筋砼碹/锚网喷钢筋砼碹/锚网喷混凝土碹 支护厚度(mm)400/150400/150800/400 井

15、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单钩串车梯子间 井筒用途 煤炭提升 安全出口 综合管线 辅助提升 安全出口 综合管线 回风 安全出口 黄泥灌浆 备注新掘新掘新掘 第三节 开拓系统的综述 1、 开拓方式选择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开采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范,以矿井资源开采条 件为基础,合理开采。 (2)采用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资源回收率。 (3)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4)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机械化水平、简化开拓系统。 (5)矿井的初期巷道布置及采区位置避开采空区和村庄。 2、 开拓现状 井田内原各矿均集中在煤层浅部露头附近开采,远离新井田的储量中心,且断面 小,布置不规范,支护差。2

16、006 年以来各矿均已关闭,大部井口已经封闭和回填,部 分井筒长期受水淹浸泡已经坍塌。因此原各矿井筒无利用价值,本次设计均不予利用。 3、 开拓方式方案比选 设计从表土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产状以及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 本矿井工业场地附近煤层埋深一般在 100150m,适合于斜井开拓方式。结合矿井井 型、煤层赋存条件、井筒提升设备、井下开拓布置和回采面装备水平等因素,考虑了 两个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现分述如下: 方案一:斜井开拓方式,详见图 3-3-1、3-3-2、3-3-3。 利用辽庄村西侧原山西巨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娄烦辽海煤矿工业场地,在工业场 地北侧的山坡上新建主斜井和副斜井两个井筒,在工业场地东约 1.0km 的井田边界附 近新建回风立井,整合前各矿井口全部关闭。副斜井按确定的井口位置,以 122方位 9 角向西北方向布置,倾角 25;副斜井至 4 号煤层布置一车场,并在+1100 水平布置一 水平车场,在一水平车场与 4 号煤轨道运输大巷连接处西侧布置一段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