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睢》读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3119279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睢》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睢》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睢》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睢》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睢》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睢》读后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睢读后感诗经开篇之作关雎是一首表达纯情的好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睢读后感,欢迎阅读!关睢读后感1首先我们来重温一下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诗经中第一篇便是关雎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十分明确,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如此从容的诗句,

2、真如行云流水,读来仿佛处在春天三四月间,春风吹拂,杨柳依依,这时,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小伙子看着它们在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胶着在采荇女身上,雎鸠的鸣叫阵阵,小伙子的眺望痴痴,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那诗中的君子淑女,相互爱慕,种种复杂的感情也都体现了出来,对美丽的“窈窕淑女”的仰慕,因为相思之苦而“辗转反侧”,为求得佳人芳心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渴望着,失望着,幸福着,煎熬着,纯情小伙子热恋中的种种都在其中表露的淋漓尽致。诗中的描写自然,感情纯洁朴实,细细的刻画出诗中小伙子从心底涌出来的情感,真情甚是动人,让人很是欣喜的陶醉其中。当然,关雎此诗除

3、了情感动人之外,它为后世的影响也甚为深远。诗中的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义,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已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很多句子也为后人所引用,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那句“孤灯极尽难成眠”就与此诗中的“辗转反侧”甚为相似。 读诗经能让我们更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让自己更富有文化气息,益处甚多也。关睢读后感2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特殊的位置。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论语中多次提到诗,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首,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曰:“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

4、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古代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着很深刻的道理。第一,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第二,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夫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和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于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影响力也要大得多,因此,孔子感叹道

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所以,一切克制和修养,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时,首先会出现极为严厉的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导致旧有道德规范崩坏时,也首先会出现恣肆放任的情形。关雎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单纯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德行的绝好教材。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

6、人往往各取所需,加以引申和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常打着关雎的旗帜,来争取满足个人情感需求的权利。譬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被锁深闺、为怀春而痛苦时,其父为她请了一位迂腐的老先生来作家教。这位迂腐的老先生只知道关雎是宣扬“后妃之德”、“宜室宜家”、“有风有化”等伦理道德的,与封建礼教制度完全相称,于是,他给杜丽娘讲的第一课就是关雎。出人意料的是,聪明的杜丽娘并没有按照父亲和老先生的教诲去读关雎,反而认为这是一首古老而美丽的恋歌,从中找到了个性解放的理论武器,最终促成了她大胆追求爱情的行动。关雎流传之久远、之深入、之广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记得还在“文革”时期,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起他农村老家的一些轶事,其中说到办婚礼时,居然还要专门请人来高声吟唱关雎,在场的许多人也跟着齐声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简直就是一场公开上演的关雎大合唱,真是不可思议!无论从社会进步的意义上看,还是从文学发展的意义上看,关雎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朽诗篇,不愧为诗经的开篇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