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30225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法治信仰和法制建设满分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 东 临 沂 】 法 治 信 仰 与 法 制 建 设 试 卷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1、通过无数次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效果的正向循环互动,达到稳定和巩固法律意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地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矗立起崇法和信法的(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法治思想B、法律信仰C、信仰思想D、法治信仰2、法治信仰同时也是构成人们法治思维的恒久动力源泉,通过( )而使人们自觉地进行利益调整活动。(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客观能动B、主观能动C、意识能动性D、自觉能动性3、“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无常行,法无常弛,君敬法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出自( )(本题分

2、数:2 分) 存疑A、焚书.答耿中丞B、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C、说苑.立节D、潜夫论 .述赦4、( )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对法律应当怀有敬畏和戒惧,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遵守道德B、道德信仰C、信仰法律D、法律权益5、谈及法制建设的落实,一个关键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必须要落到实处,那就是全民的( )的建设问题。(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宗教信仰B、民族信仰C、尊法信仰D、尊法意识6、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人心向背B、社会风气C、思想道德D、文化理念7、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

3、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后,便有了( ),就生出力量。(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信仰B、灵魂C、思维D、追求8、随笔 谈习惯与教育是( )在 1612 年写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弗兰西斯.培根B、罗尔斯C、黑格尔D、波普尔9、(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人民幸福与尊严得以实现的前提。(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社会风气B、社会道德C、社会制度D、社会信仰10、 “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是汉朝人刘向在说苑.立节中引用的( )的话。(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子贡B、孔子C、子路D、孟子11、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

4、意义的人生。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希望B、前途C、地位D、未来12、 2014 年 9 月 5 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 )的关系问题,强调指出: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领导意志与权利B、领导意志与法制C、党政意志与法制D、领导权威与权利13、 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 提出申诉的,案件必

5、须要重新审理。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周朝B、汉朝C、三国D、唐朝14、 崇法和信法的意识,一定要从( )入手;培养法治精神也得“从娃娃抓起”。(本题分数:2 分)存疑A、教育B、习惯C、行为D、道德15、 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如:“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这段话出自(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论语B、资治通鉴C、孟子D、吕氏春秋 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把( )作

6、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本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本题分数:2 分)存疑A、法律法规B、全民普法和守法C、强制执法D、法制宣传17、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见解出自(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D、英国哲学家培根18、 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以下哪个不属于四个方面的事( )(本

7、题分数:2 分) 存疑A、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B、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C、增强纪律和法制教育D、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19、 苏格拉底的弟子克里同是( )的赞同者。(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恶法亦法B、诡辩C、治罪惩罚D、恶法非法20、 罗斯福在 正义论中指出: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一个被设计来发展它的成员们的善并由一个公开的正义观念有有效地调节者的社会。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肯定着人们的自律并且支持他们所考虑的正以判断的(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A、主观性B、过程性C、客观性D、社会性二、多选题(多选题) 共 5 题21、 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8、明确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A、内心拥护B、内心追求C、社会氛围D、真诚信仰22、 信仰法律,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对法律应当怀有敬畏和戒惧,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同时,要求人民在行动上能够(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A、遵守法律B、认识法律C、远离法律D、依法办事23、 法律的 ( )在于实施,法律的( )在于实施。(本题分数:4 分) 存疑A、生命力B、权威C、权利D、权限24、 国家通过普及( ),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本题分数:4 分) 存疑A、理想教育B、道德教育C

9、、文化教育D、纪律和法制教育25、 人是主观的高级动物,己所不欲,则别人奈何?人们如果不崇法不信法,自然也不可能做到(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A、依法守法B、自觉守法C、自觉用法D、维护法律三、判断题(填空题) 共 20 题26、 没有牺牲精神的法治信仰,必然是伪信仰。(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27、 近代英国分析法学代表人物奥斯丁认为惧怕制裁是人民之所以守法的首要因素。(本题分数:2 分)存疑1、错 2、对28、 法治信仰是人们基于对法治价值的信赖和寄望而产生的尊崇感,是人们对和谐秩序的内心追求。(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29、 家长 “言传身教”的功效,对

10、于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0、 从法制信仰的高度看,忠实地履行法院裁判,就是尊重和践行法律,就是在为法制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1、 从伦理和责任的角度看,为国家尽忠和在家尽孝共存是理想的选择,如果不能双全则孝为先。(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2、 信仰之于个人,乃立身处世之指针;信仰之于民族,乃发达奋进之精神。(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3、 古今中外,理与德也好,法与令也好,诏与敕也好,村规家法也好,都是规则。(本题分数:2 分)存疑1、错 2、对34、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被判有罪的

11、人来说,即使确信对其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的制裁一定正当。(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5、 真正的信仰意味着坚持不懈和矢志不渝,真正的信仰意味着坚守不弃和控制欲望,真正的信仰意味着割舍利益,甚至是流血牺牲。(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6、 对于 “学+习=能力”的道理。儒学专家杜维明先生在某大学的演讲中有过精彩的表述:文化能力不能通过知识的膨胀来取得。(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7、 现代化背景下,任何文明国家都应当注重现代公民的培养问题,即如何通过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围绕人格与能力去造就合格的社会分子。(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

12、、对38、 任何信仰如果仅止于头脑中知晓或内心里确信,但却不积极地付诸实践,那么,此等信仰有同于无。(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39、 信仰法律,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对法律应当怀有敬仰和戒备,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触、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0、 “运动思维”中最突出的又是“权大于法”的习惯思维,这对于人民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好习惯,实在是有利而无弊。(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1、 善恶本身是相对的,而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创造出终极性的“善法”。(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2、 中国人讲的“家”是个既内敛又外放的概念,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3、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树立。(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4、 苏格拉底的弟子克力同认为,雅典的法律是公正的,因此有遵守的义务。(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45、 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法治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找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本题分数:2 分) 存疑1、错 2、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