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73021674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议记录的整理及会议简报的写作方法篇一: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一、新闻稿的六要素和五部分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学生会新闻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影响 三段标题 落款 二、报道新闻的文体新闻稿、通讯稿、评论稿 实例剖析 1、晚19点15分A、精确到时 B、晚七时or19点 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学生会去掉“校” 3、校学生会我校学生会 4、开头如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会”则其他组织也应用全称,例“共青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等 5、领导介绍头衔人名,例“北京

2、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刘淑艳,副院长李建军、陆晨、赵文祥、李绍勋,学生工作处处长李明刚,学生工作处处长助理、代团委书记唐洪刚” 6、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副部长不要出现人名。主席团包括主席、副主席、常务副秘书长。各部部长8人;副部长除办公室、权益部、文体部、外联部2人外,学习部、女生部、网络部、宣传部均1人,共12人。 7、严禁出现错别字 8、常用称谓A、教学楼 B、报告厅一 C、化工楼 D、机车楼 E、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处、学生工作处、后勤产业处 、保卫保密处、教务处 F、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羽乒中心 H、第一(二)饭堂 9、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表逻辑 第一、第二、第三、第

3、四表并列 特点: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2)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3)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

4、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写法: 1.标题 (1)多行标题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 (2)单行标题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1)叙述式。 (2)提问式。你见过四千多人共同用手语演绎歌曲爱的奉献吗?本周日,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操场上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诞生。 (3)描写式。一盆盆

5、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共同庆祝三八妇女节”。 (4)评论式。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 (5)引用式。“我考取职业技术认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北理工珠海学院的刘同学如是说。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主干突出。 (2)内容充实。 (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

6、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

7、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新闻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新闻,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公文写作大全 (1)如何撰写新闻稿 (一)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1.基本要求准确、客观、清楚 第一,面向大众的知识面和接受能力,使读者易于理解; 第二,文字使用应切合一般人的阅读水平,避免过于个人化和自我缩小读者群效应; 第三,简明扼要,选择最关键、最能吸引注意力和最能说明主题要点来写; 第四,注意多运用与众不同的叙事角度和观点分析。 2.新闻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Why,How 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8、原因、经过(和结果)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信度高。但应注意的是,每篇新闻要向公众传达的信息不同,因而侧重点也不同,若平均处理这六个要素,会使新闻主题不够鲜明。所以,在撰写新闻稿时应该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二)新闻稿的组成 1.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只要能够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 (1)新闻标题的结构新闻标题由主题、引题和副题组成。主题是对新闻中最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引题和副题则是用来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任务的。如果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引题和

9、副题也可以省去。 (2)新闻标题的要求 第一,应用简明扼要且能吸引读者的句子来概括新闻的重点和主体; 第二,句中最好避免词汇的重复; 第三,阅读断句不产生歧义,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价值判断、夸张渲染的词汇; 第四,熟悉的名字可用缩写代替以减少字数。 (3)新闻标题的拟写方法 第一,拟写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没有导语的新闻,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将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第二,拟写引标题时,我们要把目光锁定在新闻的背景中,因为背景是介绍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原因和目的,引标题正是要告诉读

10、者这些信息。所以,要注意“在?下”和“为了?”等表明事件背景或行为目的的词语,或者注意从新闻中筛选出体现这些信息的关键词语,连缀成大致的引标题。 第三,拟写副标题时,应把目光锁定在结束语部分,这是因为结束语是交代新闻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的,而副标题的作用就在于此,所以结束语中的关键词句是构成副标题的重要来源。 2.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即新闻稿首段,是新闻事件的浓缩版,应以扼要和简洁的语句,叙述新闻的要点和事件的轮廓,使读者迅速了解其性质和内容,并吸引他们进一步读完全文。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应注意:导语里的事实必须是最重要、最新鲜的;导语必须简明扼要、短小精悍。 3.正

11、文 正文是新闻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将导语中提及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叙述,使读者深入了解;有时也补充一些导语中未提及的资料,如,事件的背景说明等。 4.其他补充 第一,图片:可令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新闻稿件有补充及说明的意义; 第二,图表:可帮助理解资料性的内容,也容易看到重要的需突出的部分; 第三,插图:多用于杂志文稿中,大部分为编辑自己制作,使文章更加生动。 (三)新闻稿的叙事结构 在撰写新闻稿时,一般都采取“倒金字塔式”,即按内容的重要性来安排段落的次序。 (四)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稿 1.用语准确 词不达意、用错词语等,会使内容有所偏差。 2.语句清晰

12、使用简单的句子,少用从句或复句,因为过于复杂的语句,会使读者误解或难以理解内容的意思;保证语法结构的正确。 3.报道客观 切勿加入个人的主观意见和评论,并避免使用带有价值判断的语句,除非是确定事实,否则不宜写在新闻稿中。 4.用词庄重得体 尽量使用一些庄严和文雅的字词。 5.善用数字资料 在标题中运用数字可突出新闻价值及卖点,但在运用的同时要写明背景及第三方出处 (2)怎样写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如实记录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中的报告、讲话、发言、决定、决议、议程以 篇二:会议纪要、会议简报、会议决议、会议记录的写法 会议纪要、会议简报、会议决议、会议记录的写法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

13、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中规定,党政机关公文种类有15种,纪要是其中的一种。新条例规定,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纪要作为党政机关的法定文种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会务管理活动之中,较好地发挥了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指导工作的作用。然而,因纪要在名称、适用范围方面均有所变化,加上以往会议纪要的法定效力存在模糊和不确定状态,特别是新条例没有对纪要的形式要件、生效程序、效力范围等做出更明确的说明,这就直接导致在撰写纪要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情况。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和写作实践,简要分析纪要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认清文种嬗变之“源”

14、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首先需要确认该选择哪个文种。不同文种有不同写法,同一文种,由于历史嬗变的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文种名称、适用范围、内部分类、内容要素及写法技巧等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鉴于此,写作者理应了解各文种的来龙去脉,以便从中进行“你从哪里来”的哲学观照,从而更能在本质上把握该文种写作的精神内核。纪要的“纪”通“记”,是记载、记录的意思。我国古代公文中,没有“纪要”这一公文名称。“纪要”产生于现代应用文体的会议记录。我国把纪要作为正式公文是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公文处理办法。在这之前,纪要实际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只是未被列为正式公文。 1993年11月修订前的纪要,是用于“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文种。修订后一直到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从以上纪要流变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新条例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纪要”取代“会议纪要”,其法定性未变,但名称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纪要的主要用途是“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故此,从办文的角度来看,纪要更多的是作为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