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平衡.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73013599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际关系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际关系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际关系平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际关系平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平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关系平衡篇一:处理人际关系的十大黄金法则 处理人际关系的十大黄金法则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除了工作,很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那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如何让人际关系不破坏工作和生活状态,甚至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具体讲,是十大法则: 一,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则。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观察问题,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一厢情愿,从上述角度观察事物,常常很难瞭解他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切双边的、多边的人际关系冲突几乎都是这样。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常常完全不理解对方。那么,想处理好自己和

2、他人的双边关系,最大的飞跃就是改变从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观察事物。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如此处理双边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不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就没有别开生面的新人际关系。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原则是对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首要注释。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来都适用的民主精神。不懂得这一点,才会有那么多的一厢情愿,才会有那么多的无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对同事,对部下,对朋友,对合作夥伴,对恋人,都该遵循。不懂得这一点,往一般了说,很难成就自己,往高了说,很难成为伟大人物。每个人都可能伟大。谁能融会贯通地实施

3、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就可能造就自己的成功与伟大。 三,不求取免费的午餐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懂得这一点,与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条相关。 人们并不愿意给不相干的人提供免费午餐,然而,事情反过来针对自己时,往往就不明白道理了。别人有成就了,我应该分享。别人有钱了,我应该沾点光。别人有名声有地位,似乎都该瓜分。孰不知无功受禄、不劳而获古往今来都令人厌恶。 心中生出求取免费午餐的念头,常令人生萎缩、心灵低劣,没有出息。有的人即使没有索取免费午餐的行为,但同样的心理活动连绵不断。各种各样的嫉羡和天上掉馅饼的白日梦充斥大脑。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平衡与恶毒的攻击性更使他备受折磨。 放下索取免费午

4、餐之心,就多了清静和坦然,也多了自信与奋进之心。 四,己所欲而推及于人 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就该懂得己所欲而推及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他人。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做到了这一条,人生状态就相当高级了。 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好状态既来自于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 五,永远不忘欣赏他人 这条原则是对己所欲而推及于人的首要注释。 每

5、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与欣赏,得到欣赏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与奋斗的很大动力。小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孩子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成年了,社会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每个人都既坚强又软弱。在渴望欣赏这一点上,很天才的人其实都很软弱。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 六,诚信待人 诚信被人们谈了又谈,这里绝非人云亦云。因为我们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诚信待人不仅为了在别人那里造成一种印象,也不仅为了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这种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 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

6、,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罣碍。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智慧,有状态,有条件。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诚信也常常造就最杰出的成功。 七,和气宽仁 古人讲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两个货摊卖同样的东西,一个摊主拉长着脸,一个摊主一脸和气,后者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得多。仅从经济学角度讲,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这么一看,和气也是含金的。和气也是商品。 和气待人与和气待

7、己是一回事。和气待人,必然宽容。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仁地对待整个世界了。这个道理对朋友们自然勿庸多言。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实践中体验。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仁,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只要一点点做起来,就好像做一种精神操, 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仁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于是,你会进一步和气宽仁。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 八,不靠言语取悦于人,而靠行动取信于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恨不能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说其拙劣低下,因为它是一种虚假。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聪明不差多少,短期效应的手法有

8、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按照正确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自然的流露,是我们长期的准则。 相信别人总会理解和信任自己。即使有不理解不信任,也无所谓。这就是永远不怕半夜鬼敲门的境界。 九,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要尽力帮助。当别人顺风扬帆时,不必随大流凑热闹。这是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自然行为逻辑,是诚信待人的自然表现。 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在生活中,有人有恩德于你,有人因伤害过你而有冤仇于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德和怨?以德报德,该是没有疑义的。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自然要回报人家。对于怨呢?一种方式是“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要同等报复他。还有一种态度是“以德报怨

9、”。别人伤害了我,我反过来还要给他笑脸和各种利益关照。 这两种态度摆在面前,你取哪一种?你可能会先在理性上删去以怨报怨。那么,“以德报怨”是否很好的态度呢?当你抉择不下时,我们就可以说出古代圣人孔子的回答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就是孔子的回答。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所以,孔子的结论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别人有恩德于我们时,自然要回报恩德。当别人伤害侵犯了我们,既不以怨报怨,因为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与别人的错误做法对等混战;我们也不以德报怨,因为那会使得这个世界没有是

10、非,甚至可能助长罪恶。 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怨恨。以直报怨,这里包含着道义的谴责,包含着不降低自己水准与对方混战的尊严,包含着既正义凛然又克制的沉默,还包含着一如既往诚信待人的基本信条。 2013-07-20 篇二: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卷(85分)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85分)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包括()、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B) (A)自我实现需要 (B)本能需要 (C)情感需要 (D)利益需要 2. 长寿学者胡兰夫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和夭折的是( A)

11、 (A)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B)身体的疾病 (C)睡眠的质量 (D)习惯的好环 3.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说明( A) (A)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B)心理健康标准的绝对性 (C)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性 (D)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部性 4. 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补偿 (B)分离 (C)幻想 (D)升华 5. 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6. 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C ) (A)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

12、解决的 (B)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C)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随时都可能发生 (D)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很快的 7. 吸烟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中不包括(A) (A)自制力变差 (B)注意力涣散 (C)记忆力减退 (D)反应迟钝 8. (B)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生物反馈疗法 (D)认知疗法 9.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人际关系是(A) (A)父母 (B)同学 (C)师生 (D)同事 10. (A)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A)挫折 (B)书本 (C)金钱 (

13、D)努力 11. “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A)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12. 自卑心理的表现不包括(A) (A)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意 (B)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C)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 (D)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13. 一触即发、暴跳如雷,是(B)的典型特征 (A)迟钝型 (B)暴躁型 (C)迁怒型 (D)转移型 14. 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 A )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罗素 (C)马克思 (D)赫尔巴特 15. 有的人游刃有余,人际关系和谐;有的人到处碰壁,人际

14、关系紧张的原因是(A) (A)沟通能力的强弱 (B)人缘的好坏 (C)人品的好坏 (D)朋友的多少 16.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C)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创造力 17.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B) (A)社会交换论 (B)行为主义 (C)需要层次理论 (D)精神分析论? 18.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 (B)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C)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 (D)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 19. 以下( B)人格类型的人不容易引起挫折感 (A)心胸狭窄 (B)乐观 (C)急躁 (D)偏颇 20. 司马迁负刑后作史记,孔子受处置而著春秋,这些都堪称心理(C)的佳话 (A)表同 (B)文饰 (C)升华 (D)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